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旭宽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共3页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总结井冈山斗争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经验,对于新时期我们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干部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旭宽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发祥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
关键词 井冈山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统一战线的操作实践
3
作者 魏清源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9期40-43,共4页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 井冈山时期 操作实践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 革命斗争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
4
作者 孙伟 黄文婷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0,共9页
井冈山革命时期走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时期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突破了当时的主流。这两条道路开创于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条件,却有着高度的内在同一性,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井冈山革命时期走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时期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突破了当时的主流。这两条道路开创于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条件,却有着高度的内在同一性,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发扬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井冈山道路的形成过程践行了坚持党的领导、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做法,为新中国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革命时期的实践准备。这两条道路是中国道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共同的内核和价值旨归,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中国道路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井冈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柳芳 孙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0-254,共5页
井冈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目前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状态,开发茶文化旅游能使井冈山的旅游更为多元化。当前的井冈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有:开发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茶与廉政"主题茶园、利用茶歌... 井冈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目前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状态,开发茶文化旅游能使井冈山的旅游更为多元化。当前的井冈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有:开发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茶与廉政"主题茶园、利用茶歌使茶名远扬、开发茶盐古道、兴建大井冈茶文化旅游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 茶文化 旅游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民政治参与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旭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也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毛泽东同志和边界党组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热情的政策,给我们以重大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也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毛泽东同志和边界党组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热情的政策,给我们以重大启示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民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一流法学院管理之研究——以东吴法学院与东吴大学之关系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7
作者 孙伟 高积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东吴法学院堪称近代中国一流的法学院,东吴大学也因东吴法学院而名扬天下。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从动态来看,大体经历了放任、支持、强化管理和脱离关系四个阶段;从静态来看,主要表现为前者对后者有较大的独立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隶属性,... 东吴法学院堪称近代中国一流的法学院,东吴大学也因东吴法学院而名扬天下。两者的关系比较复杂,从动态来看,大体经历了放任、支持、强化管理和脱离关系四个阶段;从静态来看,主要表现为前者对后者有较大的独立性,同时也有一定的隶属性,后者能长期有效地管理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吴法学院 东吴大学 独立性 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静型领导理论对中层干部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寒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6-47,共2页
一、沉静型领导的特质 沉静型领导是哈佛商学院小约瑟夫·巴达拉克教授在2002年出版的《沉静领导》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关键词 沉静型领导 干部工作 领导理论 中层 《沉静领导》 哈佛商学院 约瑟夫 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9
作者 黄国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117-123,共7页
中部地区在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分析了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 农民增收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国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的水土流失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国勤 李文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19,123,共4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危害和特点等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中亚热带地区水土流失具有面积大、范围广,原因多、危害重,历史久、发展快,以及治理难、恢复慢等诸多特点。对认识中亚热带地区水土流失...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危害和特点等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中亚热带地区水土流失具有面积大、范围广,原因多、危害重,历史久、发展快,以及治理难、恢复慢等诸多特点。对认识中亚热带地区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及采取有效防治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现状 原因 危害 特点 防治 中国中亚热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环境污染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国勤 李文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45-150,共6页
在对中国中亚热带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造成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应采取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环境污染 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亚热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发展研究Ⅱ——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30
12
作者 黄国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277-10280,共4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包括资源锐减、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农业灾害和生物多样性衰退等;二是农业可持续能力问题,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3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包括资源锐减、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农业灾害和生物多样性衰退等;二是农业可持续能力问题,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是粮食与食物安全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亟待研究对策和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生态与环境问题 粮食安全 食物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尚卿 刘玉清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28,共2页
当前,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建设农民新家园;二、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服务优势;三、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 当前,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建设农民新家园;二、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服务优势;三、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农村新经济;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发展研究Ⅰ——成就与代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国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806-9807,9810,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农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包括工业等相关产业)所付出的“生态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今后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即“可持续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之路、“循环农业”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巨大成就 生态代价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发展研究Ⅲ——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国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721-10724,共4页
为有效克服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资源、生态与环境等问题,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分析认为,我国今后农业的发展趋势应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优质化、多样化、综合化、高效化... 为有效克服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资源、生态与环境等问题,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分析认为,我国今后农业的发展趋势应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优质化、多样化、综合化、高效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同时还提出了应对这"十化"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趋势 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发展对策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与中国抗战——以万家岭大捷为例
16
作者 孙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3,共7页
苏联对日本侵略中国有两种态度,一方面希望稳住或不过分刺激日本,不给其过早侵略苏联的口实;另一方面,希望中国能尽可能长久地拖住日本,使之陷入中国的泥潭,无法入侵苏联。加之蒋介石频繁要求援助常态化,使得苏联以各种方式对中国正面... 苏联对日本侵略中国有两种态度,一方面希望稳住或不过分刺激日本,不给其过早侵略苏联的口实;另一方面,希望中国能尽可能长久地拖住日本,使之陷入中国的泥潭,无法入侵苏联。加之蒋介石频繁要求援助常态化,使得苏联以各种方式对中国正面战场给予了大量的支援,促使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显著增强。苏联对万家岭战役的关注与帮助有:战前的善意提醒、对前线驻军的改进建议、对军需物资的供给、对战役进程的关注。苏联对万家岭大捷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军民抗战的鼓励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中国 抗战 万家岭大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农户”经济组织模式的违约行为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荫 蒋寒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87,共3页
"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组织模式之一,但其在实际运行中,双方主体均存在大量的违约现象。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模式契约的形式,并重点对缔约环境及违约行为的原因进行... "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组织模式之一,但其在实际运行中,双方主体均存在大量的违约现象。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模式契约的形式,并重点对缔约环境及违约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 违约行为 龙头企业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12
18
作者 熊吉陵 张孝锋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9-71,共3页
中小企业除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外,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重要缺陷。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与挑... 中小企业除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外,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重要缺陷。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能否立足内外环境、结合其组织特点、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提出了可供企业选择的几种战略发展思路,如:中小企业集群化战略、以专配套的协作化经营和“小而特”的拾遗补缺、技术创新等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经营特点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旱稻品种在南方红壤地区抗旱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秀英 黄国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7,74,共10页
选择抗旱性不同的6个旱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多项田间生产性能指标和抗旱生理指标,探索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旱稻品种间的抗旱差异,并对其抗旱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及按抗旱力大小进行排序及分类。结果表明:(1)中旱3号和98-1抗旱力最强为第1类... 选择抗旱性不同的6个旱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多项田间生产性能指标和抗旱生理指标,探索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旱稻品种间的抗旱差异,并对其抗旱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及按抗旱力大小进行排序及分类。结果表明:(1)中旱3号和98-1抗旱力最强为第1类,绿旱1号为第2类,农选2号、中旱221和中旱215为第3类;(2)中旱3号生理生态适应性能表现最好,有必要作为选择目标进行多年多点试验,以期筛选出南方红壤地区既高产又耐旱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抗旱性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鄱阳湖区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欧一智 黄国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14-118,121,共6页
介绍了鄱阳湖区畜牧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畜牧经济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畜牧生态经济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鄱阳湖区 畜牧生态经济系统 SWOT分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