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科技应用探索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黎娜 袁磊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3-65,共3页
如何正确运用监管科技,更好提升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监测水平,已成为我国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以及行业自律组织亟需解决的新课题。从国内现实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领域内监管科技狭义上通常指系统平台,技术特质较为凸显,且依托数据的... 如何正确运用监管科技,更好提升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监测水平,已成为我国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以及行业自律组织亟需解决的新课题。从国内现实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领域内监管科技狭义上通常指系统平台,技术特质较为凸显,且依托数据的使用。然而,尽管有着科技的外衣,监管科技远非技术或数据的单一化,而是具有复杂内在逻辑的综合体。究其本质,监管科技应是监测理念或实践经验的工程化,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实现路径决定了其产品性能。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管理及风险监测的实践思考,监管科技的建设理念至少应包含宏观政策、业务属性、数据建模和技术路径四个维度。建议完善监管科技统分框架,推动监管科技标准建设,扩大监管科技成果应用,有效提升风险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科技 互联网金融 风险监测 合规科技 监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与规范发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东荣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共2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与风险逐渐暴露。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的特征。为此,应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业自...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与风险逐渐暴露。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的特征。为此,应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约束、自我规范,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金融风险 行业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肖翔 丁洋洋 王龙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6,共5页
近年来,部分经济体和国际组织积极研究出台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对策举措。本文对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新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监管政策、从业机构合规经营、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等方面提出了... 近年来,部分经济体和国际组织积极研究出台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对策举措。本文对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新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监管政策、从业机构合规经营、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消费者保护 数字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区域绿色创新协同发展何以推进——基于北京市46个垃圾处理案例剖析
4
作者 谢永乐 袁磊 王红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1,共12页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时代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共同体的重要引擎。基于协同治理与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构建“双碳”目标导向的“地区—系统—主体”绿色创新协同发展体系,通过Python爬虫、聚类统计与ArcGI...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时代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共同体的重要引擎。基于协同治理与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构建“双碳”目标导向的“地区—系统—主体”绿色创新协同发展体系,通过Python爬虫、聚类统计与ArcGIS拟合,探究北京市垃圾处理的进展、成效及问题。研究发现:根据设施“小聚居”特征与要素互动网络,已构建起市—区政府联动的网格化组织体系,推进垃圾处理—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工艺创新及应用,分类分级促动多元政策工具融合实施。同时,科学规划“融城”式垃圾处理点迁移及布局、健全设施“按需+按效”组合矩阵、完善嵌入型技术升级与应用机制、激发政策工具配备“帕累托”效应等有待深化解决。研究结论为推进市—区—街道—社区联动、落实生产者履责、优化科技赋能与智慧型管理等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色创新 协同发展 垃圾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黎娜 千慧雄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在垂直创新的框架下,构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模型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速度与金融服务效率正相关,与攫取效应负相关;创新项目代际幅度、创新抵达率、创新人员实际创新概率,这三个变量都能够通过提升创新价值来促进创新;最... 在垂直创新的框架下,构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模型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速度与金融服务效率正相关,与攫取效应负相关;创新项目代际幅度、创新抵达率、创新人员实际创新概率,这三个变量都能够通过提升创新价值来促进创新;最终产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竞争效应会抑制技术创新;区域人口增加可以通过劳动市场要素供给和产品市场需求拉动两个途径促进技术创新。另外,中国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技术创新,但风险包容性不高,且存在结构性差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金融服务效率较高且金融市场势力也更强。因此,为推进中国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多渠道提升金融效率,优化金融结构,增强金融系统的风险包容性;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市场改革,适度调控金融机构市场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服务功能 金融攫取功能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特征、渠道机制与非信任环境下的效应差异 被引量:100
6
作者 张黎娜 苏雪莎 袁磊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7,共17页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金融业态,其与企业微观主体生产创新行为有着密切关联。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对于不...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金融业态,其与企业微观主体生产创新行为有着密切关联。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对于不同属性企业而言展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效果。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与传递市场良好信号、缓释金融约束与加强财务稳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增大创新产出等三种路径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地,在社会非信任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展现出更大的弹性。建议加强培育供应链金融生态、强化供应链金融政策体系支撑、提高精准施策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场信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数字化转型 非信任环境 文本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市场的路径、方式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绪光 肖翔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2,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乃至金融市场都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金融科技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溢价、新兴主体与传统金融机构融合与竞争等五...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乃至金融市场都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金融科技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溢价、新兴主体与传统金融机构融合与竞争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市场的路径和方式,并据此提出了研究推动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主体的准入和日常监管、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主体间的合作竞争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公司 金融市场 监管 金融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肖翔 丁洋洋 王思纯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1,共10页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各国各地区金融竞争和资源布局的焦点领域。为掌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情况,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市场主体、金融科技业务发展、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5大领域共计30个具体指标的金融...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各国各地区金融竞争和资源布局的焦点领域。为掌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情况,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市场主体、金融科技业务发展、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5大领域共计30个具体指标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以二十国集团19个相关成员国为例(为便于比较,未列入欧盟数据),编制了二十国集团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对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二十国集团不同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金融科技发展总体好于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金融科技总体发展较为领先,但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最后,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实际与国际经验,秉持“扬长补短”的原则,从完善金融科技政策监管、提升金融科技产业竞争力、优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金融 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设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东荣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2期74-75,共2页
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获得性和满意度,是国家近年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正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当前,随着我国农村发展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金... 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获得性和满意度,是国家近年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正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当前,随着我国农村发展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进农村民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可获得性 满意度 农村 农村金融改革 普惠金融 金融业 金融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赋能传统金融的背景下,电子现金普惠推广研究
10
作者 张雨佳 屈博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6期82-84,共3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科技赋能传统金融已成为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为此,人民银行重点推出了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以期覆盖更多用户群体,并完成金融IC卡芯片化转移的重要一步。然而,电子现金自问世以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科技赋能传统金融已成为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为此,人民银行重点推出了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以期覆盖更多用户群体,并完成金融IC卡芯片化转移的重要一步。然而,电子现金自问世以来,与传统金融IC卡交易金额相比,使用比例仍然相对较低,用户接受度略显不足。因此,文章基于电子现金试点城市获取的4482条应答者数据,通过扩展的TAM模型,得出影响电子现金接受度的主要原因是其有用性、易用性及安全性,使用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弱,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电子现金 用户接受度 TA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