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古开新的书法实践意义
1
作者 刘灿铭 《书画艺术》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2023年11月29日,我的个人书法展在淮安市美术馆举行,主题为“借古开新”。“借古开新”是我个人对书法的态度、愿望和期待,也是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实践的思考。在当代艺术发展中,书法最为突出、蓬勃。通过创作与展览,产生了不少具有时代... 2023年11月29日,我的个人书法展在淮安市美术馆举行,主题为“借古开新”。“借古开新”是我个人对书法的态度、愿望和期待,也是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实践的思考。在当代艺术发展中,书法最为突出、蓬勃。通过创作与展览,产生了不少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由于社会信息、文献资源不断共享,当代书法的同质化、雷同化、趋同化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这是摆在每一个书法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有担当的书家要去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当代艺术 雷同化 文献资源 书法实践 美术馆 书法展 趋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的形式构成
2
作者 胡抗美 《书画艺术》 2012年第2期4-11,共8页
沈鹏先生在《书法,在比较中索解》中通过对诗、书、画的比较,提出了"书法是纯形式的,它的形式即内容"的重要论断。由此,我认为,书法的形式就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及其组合关系。一方面,书法的形式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一般讲书法的造型... 沈鹏先生在《书法,在比较中索解》中通过对诗、书、画的比较,提出了"书法是纯形式的,它的形式即内容"的重要论断。由此,我认为,书法的形式就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及其组合关系。一方面,书法的形式是笔墨和空白的造型。一般讲书法的造型就是点画和结体,我认为还不够。从图式的角度来看,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不仅有笔墨,即点画和结体,而且还有被笔墨所分割出来的空白。笔墨和空白是书法作品中最大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形式构成 造型元素 法的形式 组合关系 书法作品 相对独立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涛书法的求变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灿铭 《书画艺术》 2023年第5期35-37,共3页
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且影响深远。其书法题款颇多,与画作相得益彰,其隶书及兼隶意的楷书、行书尤为世人称道。客观地说,石涛书法最终没有达到“思想”的高度,但有求变意识。本文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阐明石涛书... 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且影响深远。其书法题款颇多,与画作相得益彰,其隶书及兼隶意的楷书、行书尤为世人称道。客观地说,石涛书法最终没有达到“思想”的高度,但有求变意识。本文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阐明石涛书法的求变意识:一是“书画同源”的思想,“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观点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全新绘画理念;二是选择、综合和画法的书法实践。石涛在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经典理论,为当代书法传承发展提供了一些路径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书法 求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宏卫书法作品 文质相含 意趣相谐——我的学书观
4
作者 刘宏卫 《书画艺术》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文为书法的载体又为思想之表现,而文之格局、立意、情怀又为书者重要修养,文也者,有文字、文章、文学种种,作书必借文而抒怀。技也者,识器之谓也,即用笔用墨和结字之能力,技术学习是当自己先为手艺人识得工具之用以追物化之境界。书之道... 文为书法的载体又为思想之表现,而文之格局、立意、情怀又为书者重要修养,文也者,有文字、文章、文学种种,作书必借文而抒怀。技也者,识器之谓也,即用笔用墨和结字之能力,技术学习是当自己先为手艺人识得工具之用以追物化之境界。书之道者,技之极也,臻于忘我,则近于道。故所谓书法,即以运用笔墨,而达于对人、物、境相和谐的自然之体悟,忘我之境,是为人之心与天地相融合,此际为书文质品格能自然流露于毫端,情感亦自由于法度之中则神采必然显见。刘熙载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亦言人之修为对书法的格调、境界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结字 文质 自然流露 手艺人 刘熙载 笔墨 忘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问至深 书道至臻
5
作者 徐利明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9期1-,共1页
书法的最高境界应该达到高度的法度化、性情化。这两个高度,造就了历代的大家与大师。而决定这两个高度的,乃是学问深浅。于右任有一幅行书写的对联,我印象很深:'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气质的变化有赖于在学... 书法的最高境界应该达到高度的法度化、性情化。这两个高度,造就了历代的大家与大师。而决定这两个高度的,乃是学问深浅。于右任有一幅行书写的对联,我印象很深:'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气质的变化有赖于在学问深时才能实现,要多读书以提高学养。我们玩印石、玉石讲包浆。时间久了,它就退火了,没有燥气了,耐人寻味了,拿在手上把玩很长时间,琢磨不透,感觉这里面有无穷无尽值得品赏回味的东西。包浆越厚就越值得回味。在书法审美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素养 长长短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花
6
作者 胡秋萍 《中国书画》 2010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花的脸是永远向着太阳的。 花也会笑,也一定会有声音,只是你要用心听。当你不能静下心来时,你就一定听不到。因为,你仍在红尘的纠缠中无法与她的信号对接。天地间无论动物或是植物都是有心有灵性的。花会笑也会诉说,诉说她一世的才情,... 花的脸是永远向着太阳的。 花也会笑,也一定会有声音,只是你要用心听。当你不能静下心来时,你就一定听不到。因为,你仍在红尘的纠缠中无法与她的信号对接。天地间无论动物或是植物都是有心有灵性的。花会笑也会诉说,诉说她一世的才情,诉说她对阳光、空气、雨露、天地的眷恋和感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听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云论书
7
作者 张旭光 《中国书画》 2012年第6期70-72,共3页
古代留下的书法佳作,在结构、用笔上已经达到了巅峰,恰恰在线条上给我们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流行书风有成就,但肯定成不了主流,因为它轻视传统;同时有人反对,抵制流行书风,也依然成不了主流,这是因为他们对时代不敏感。
关键词 流行书风 书法 用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怀真情 下笔有神
8
作者 李木教 《福建艺术》 2006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书法创作 经典作品 审美原则 不自觉 赵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马研斋论书
9
作者 魏哲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0期63-63,共1页
今草源于章草,章草实为隶书之快速简写,则快简固亦今草之所秉承者。"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虽为文学之夸张,而正为状出一"快"字,惟其快,故"满座失声看不及"。作狂草如神枪手,枪响鸟落。观者但见其随意一挥,实则平日苦... 今草源于章草,章草实为隶书之快速简写,则快简固亦今草之所秉承者。"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虽为文学之夸张,而正为状出一"快"字,惟其快,故"满座失声看不及"。作狂草如神枪手,枪响鸟落。观者但见其随意一挥,实则平日苦练,纯熟之极,一挥之际,其落鸟者百无一误,已为必然之事。草书自不必慢作,然信手涂抹者自不在其列,亦如信手一挥不能落鸟者不得与于神枪手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草 今草 隶书 五声 狂草 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话语辑录
10
作者 刘洪彪 《书画艺术》 2013年第2期2-6,共5页
我确实想在形式构成上面有所发现和创新,有别于他人和古人,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一种样式。因为古代书法,实际上是以实用为主。虽说历代流传下来的碑帖都是精品、经典,但古人在书写时,根本没有创作的意识,他们当时都是写文稿、写... 我确实想在形式构成上面有所发现和创新,有别于他人和古人,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一种样式。因为古代书法,实际上是以实用为主。虽说历代流传下来的碑帖都是精品、经典,但古人在书写时,根本没有创作的意识,他们当时都是写文稿、写诗稿、写奏折、写告示、写碑文,实用是第一功能,是让别人识文断字的,其次才会有审美这个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辑录 话语 形式构成 古代书法 实用为主 附加值 古人 碑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家点评
11
作者 刘洪彪 常汉平 《书画世界》 2018年第5期75-77,共3页
看常畅的真人和他的书法作品有点“表里不一”的感觉,如果按照“字如其人”的标准,可能会发生判断误差。其人为山东大汉,小楷却写得精微秀美、气清格雅,特别舒朗、空灵,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的感觉,但其中夹杂了一些行、草及篆隶... 看常畅的真人和他的书法作品有点“表里不一”的感觉,如果按照“字如其人”的标准,可能会发生判断误差。其人为山东大汉,小楷却写得精微秀美、气清格雅,特别舒朗、空灵,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的感觉,但其中夹杂了一些行、草及篆隶的字法,不失“谐”趣也能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书法作品 协调统一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洪彪作品
12
作者 刘洪彪 《大学书法》 2019年第1期37-3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