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铁路施工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单智 梁雨灵 +2 位作者 陈辉华 豆豪磊 周景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3,共9页
从绿色、技术、信息互联3个层面,分析智能铁路施工监测的监测需求。同时,基于文献分析,从研究的数量趋势、主题分布、应用方向3个维度,阐述国内外文献研究概况,识别出北斗卫星导航、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 从绿色、技术、信息互联3个层面,分析智能铁路施工监测的监测需求。同时,基于文献分析,从研究的数量趋势、主题分布、应用方向3个维度,阐述国内外文献研究概况,识别出北斗卫星导航、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AR/VR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按照监测设备与通信技术、数据识别与分析方法、监测管理平台三大应用方向,分析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然后,基于关键技术特点,展开分析智能铁路施工监测关键技术赋能机制,从基础研究薄弱、融合深度不足、工业化范例缺乏等方面指出关键技术应用障碍,并基于技术发展趋势展望智能铁路施工监测发展。结果表明,智能铁路施工监测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在我国已初具雏形,并仍在深化基础研究和促进成果转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铁路 施工监测 技术协同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智能建造技术体系构建 被引量:20
2
作者 熊浩 伍军 蔡国庆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1,共6页
研究目的: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智能建造体系运转的业务协同逻辑,梳理关键智能建造技术,构建基于设计、生产、施工阶段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模式提供方向和思路。研究结论:(1)管控平... 研究目的: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智能建造体系运转的业务协同逻辑,梳理关键智能建造技术,构建基于设计、生产、施工阶段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模式提供方向和思路。研究结论:(1)管控平台作为智能建造体系的中枢,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统一管理,解决业务阶段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2)参建各方资源很难协调一致,需要保持产业链利益分配持续动态优化,才能更好地实现精细化智能建造;(3)智能建造体现了系统集成下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应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融合,促进全产业链协同;(4)本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智能建造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漫滩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浩 伍军 蔡国庆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7,共8页
针对因长江漫滩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降水环境影响特征认识不清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南京长江漫滩地区某悬挂式帷幕地铁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基坑开挖降水耦合作用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基坑降水开挖耦合变形的一般特征以及地连墙插... 针对因长江漫滩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降水环境影响特征认识不清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南京长江漫滩地区某悬挂式帷幕地铁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基坑开挖降水耦合作用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基坑降水开挖耦合变形的一般特征以及地连墙插入比对环境影响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漫滩基坑降水具有明显的流固耦合效应,地表总沉降由土体固结以及渗流引起的围护结构侧移导致的地表沉降组成,流固耦合作用下地表沉降量和沉降范围大于非流固耦合作用;流固耦合模式下降水施工前期引起地连墙悬臂形侧移增量,后期引起地连墙类似于踢脚形的侧移增量;非流固耦合模式下,满足基坑结构稳定后,地连墙深度继续增加对其峰值侧移和地表沉降影响甚微,而流固耦合模式下地连墙侧移峰值则先减小后增大,且坑外地表峰值沉降在地连墙一定插入深度范围内呈线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降水 长江漫滩 悬挂式止水帷幕 地连墙插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