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中国中铁快速协调发展房地产业的若干战略问题
1
作者 姚桂清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房地产业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一部分。国有大型建筑龙头企业介入房地产业,对其结构布局和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中铁副总裁姚桂清通过本文充分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房地产业所... 房地产业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一部分。国有大型建筑龙头企业介入房地产业,对其结构布局和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中铁副总裁姚桂清通过本文充分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房地产业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对企业总体发展的影响,进一步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发展房地产业的总体思路——"打造一个品牌、调动两个积极性、面向三个市场、达到四化要求、实现五大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目标,并相应地提出了实现该战略目标的"五大战略",即资源战略、管控战略、品牌战略、"走出去"战略和人才战略。本刊特此刊出,以供业界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铁 房地产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宇亮 李澳华 +3 位作者 邢浩 李丽华 宋宣儒 杨果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和三维数值仿真手段实现不同强度的地震动激励工况模拟,得到可液化地基超孔隙水压力和桩身应变;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研究地震动激励下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孔隙水压力、超孔压比、桩身内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地震动强度对群桩加固地基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到不同地震动持时下群桩加固地基的液化区域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的地震激励下,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响应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减小;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沿地基深度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地基土液化区深度逐渐加大;地基液化主要发生在地震动激励强烈的时段;当地震结束时,大部分地基土体单元从液化状态转变为非液化状态;在高强度地震动激励下,加固桩的桩身弯矩变化显著,但桩身内力分布合理,其值在允许范围内,桩身不会遭到破坏。可将群桩加固地基方案应用于可液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群桩 地基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液化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刚度均匀化的9号道岔区动力特性研究
3
作者 曾志平 王正超 +3 位作者 张东风 田春雨 郭无极 吴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40-2550,共11页
为探究扣件刚度分段设置作为岔区轨道刚度均匀化措施的可行性,以城市轨道交通主型9号固定型道岔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道岔-基础刚柔耦合模型。通过调整岔区扣件的垂向刚度,分别设置了刚度在转辙器区和辙叉区降低的方案1,刚度在转辙器... 为探究扣件刚度分段设置作为岔区轨道刚度均匀化措施的可行性,以城市轨道交通主型9号固定型道岔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道岔-基础刚柔耦合模型。通过调整岔区扣件的垂向刚度,分别设置了刚度在转辙器区和辙叉区降低的方案1,刚度在转辙器和辙叉以外区域逐级过渡的方案2,计算地铁A型车在2种方案下以100 km/h直逆向和35 km/h侧逆向通过9号道岔的动力学指标,并对比2种方案的优劣性。研究结果表明:1)列车侧向过岔相较于直向过岔更为不利。侧逆向过岔时,轮轨垂向力的峰值出现在转辙器和辙叉处,2种方案分别使轮轨垂向力最大值降低4.27 kN和1.87 kN,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2) 2种方案的钢轨垂向位移最大值分别为1.01 mm和0.89 mm,轨道动态变形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3) 2种方案的轨道刚度均在辙叉区出现最大值,2种方案分别使轨道刚度最大值降低38.52 kN/mm和提高4.82 kN/mm,轨道刚度变化率最大值分别降低1.70 (kN/mm)/m和5.87 (kN/mm)/m。4)方案2的减振效果为0.95 dB,方案2不利于减振,使总振级提高0.58 dB。5) 2种方案在轨道动态变形、刚度均匀化效果上接近,方案1在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减振效果、降低轨道刚度峰值上优于方案2,建议使用方案1。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道岔区刚度均匀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岔 轨道刚度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刚度均匀化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元匹配的隧道图纸解析与三维建模方法
4
作者 王卫东 阿茹娜 +4 位作者 葛含章 肖淳钟 吴昕芃 王劲 邱实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铁路隧道领域由于原始图纸复杂性导致的人工解析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以及自动化建模过程中精度与细节表达无法满足要求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元匹配的隧道图纸三维解析建模方法,旨在快速实现二维图纸向三维模...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铁路隧道领域由于原始图纸复杂性导致的人工解析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以及自动化建模过程中精度与细节表达无法满足要求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元匹配的隧道图纸三维解析建模方法,旨在快速实现二维图纸向三维模型的高效、自动转化。研究结论:(1)提出基于霍夫变换的图元特征提取方法,有效提取二维图纸中的关键图元数据,并显著简化解析过程;(2)通过构建七项几何约束条件,精确表征隧道构件的核心参数关系,确保三维模型的高度一致性和完整性;(3)开发基于WebGL+Three.js的参数化建模平台实现了隧道模型的高效动态可视化,提升了建模的灵活性与效率;(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隧道设计、施工管理及数字化运营,推动基础设施工程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建筑信息模型 图纸解析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地应力隧道开挖卸荷围岩能量计算方法及演化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可跃 施成华 +3 位作者 娄义黎 贾朝军 雷明锋 杨益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7,共13页
深部高地应力隧道开挖卸荷后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受能量的驱动,其本质是输入能超出围岩储能极限后耗散和释放的结果。既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弹性卸载条件下深部圆形隧(巷)道围岩弹性应变能的计算,很少有学者对弹塑性卸载下深部圆形隧道... 深部高地应力隧道开挖卸荷后围岩的变形破坏过程受能量的驱动,其本质是输入能超出围岩储能极限后耗散和释放的结果。既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弹性卸载条件下深部圆形隧(巷)道围岩弹性应变能的计算,很少有学者对弹塑性卸载下深部圆形隧道围岩的能量计算和能量演化开展理论研究。首先根据岩石的能量演化过程,明确了弹性应变能、塑性耗散能和塑性释放能的定义;然后基于弹塑性理论和Hoek-Brown强度准则,考虑岩石的峰后应变软化特性,提出半径增量法计算围岩的卸荷应力路径;最终,建立了基于卸荷应力路径的深部圆形隧道围岩能量计算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峰值强度下深部圆形隧道围岩的能量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能量从远处围岩输入,弹性阶段输入能全部转化弹性应变能,越靠近隧道洞壁弹性应变能密度越大。塑性阶段能量持续输入,弹性应变总能继续增大,但靠近洞壁的围岩达到储能极限,产生塑性区,且受应变软化行为影响,塑性区的储能极限降低,围岩的耗散能和释放能呈指数增加;峰值强度越大的深部岩体,在高地应力环境下开挖后以能量释放为主,硬岩岩爆源于能量释放机制。对于峰值强度低的深部软岩,在高地应力环境下开挖后以能量耗散为主,软岩挤压大变形源于能量耗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隧道 卸荷应力路径 能量演化 能量耗散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的铁路线路优化
6
作者 王光辉 蒲浩 +3 位作者 宋陶然 李伟 张洪 胡光常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方法是实现高效线路优化的关键。现有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强于局部计算,缺乏对后续未知及全局态势的感知能力,导致线路智能搜索算法出现“智能”不智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铁路线路优化的强化学习-蒙特卡洛... 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方法是实现高效线路优化的关键。现有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强于局部计算,缺乏对后续未知及全局态势的感知能力,导致线路智能搜索算法出现“智能”不智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铁路线路优化的强化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RL-MCTS)融合方法,构建一种蒙特卡洛树搜索线路优化框架,提出先广度优先-后深度优先的选择方法以权衡线路的全局与局部利益;为准确评估线路的全局利益,定制一种强化学习模拟方法,为RL-MCTS提供线路优化的大局观。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铁路案例,相较于人工方案,RL-MCTS生成的优化线路方案工程造价降低8.2%,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优化 强化学习 蒙特卡洛树搜索 时变选择方法 全局奖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线性分段表示的钻进参数围岩分级特征提取方法
7
作者 何永义 王明年 +5 位作者 凌学鹏 易文豪 夏覃永 李泽星 童建军 赵思光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依托来自宜昌—郑万高铁联络线隧道工程的1 765份钻进参数样本,在分析钻进参数时序曲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贝叶斯置信区间检验方法、动态线性分段表示方法、卡尔曼滤波方法和线性分段均值处理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线性分段表示的钻进参... 依托来自宜昌—郑万高铁联络线隧道工程的1 765份钻进参数样本,在分析钻进参数时序曲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贝叶斯置信区间检验方法、动态线性分段表示方法、卡尔曼滤波方法和线性分段均值处理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线性分段表示的钻进参数围岩分级特征提取方法;对比该方法处理前后掌子面钻进参数样本的离散性和差异性,以及采用该方法处理前后6种不同机器学习算法下的围岩分级模型准确性,验证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钻进参数时序体现出明显的纵向分段、区间波动和随机离散特征;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相同围岩级别下的样本数据标准差平均降低28.72%~82.68%,不同围岩级别下的样本类间距离均值提升66.79%~77.37%,6种机器学习算法下围岩分级模型得到的分级准确率由85.3%~88.8%提高到88.1%~89.9%。作为一种基础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各种非地质因素对围岩分级精度的影响,较好地体现了钻进参数和围岩质量间的良好响应关系,并提升了具体实践中的围岩质量评价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分级 钻进参数 时间序列 动态线性分段表示 贝叶斯置信区间检验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耐高温性能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庆霞 曹万智 +2 位作者 薛海儒 周茗如 苏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26,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轻骨料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并与普通混凝土做比较,从残余强度入手,分析高温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并给出了建议的计算公式;用有限元方法对轻骨料混凝土耐高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统计给出的高温后轻骨料混... 通过试验研究了轻骨料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并与普通混凝土做比较,从残余强度入手,分析高温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并给出了建议的计算公式;用有限元方法对轻骨料混凝土耐高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统计给出的高温后轻骨料混凝土残余强度曲线的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②全轻骨料混凝土耐高温最好,砂轻骨料混凝土次之,普通骨料混凝土最差。③高温后轻骨料混凝土颜色发生改变,质量发生损失。该结论为轻骨料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高温作用 残余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盾构隧道横断面连续提取及变形分析方法
9
作者 奉建军 林元铖 +2 位作者 万晓燕 周斌 王新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年来被逐渐应用到地铁隧道变形监测领域,但由于缺少专业软件来连续提取隧道横断面及进行横断面轮廓的变形分析,所以应用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盾构隧道横断面连续提取及变形分析方法,采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年来被逐渐应用到地铁隧道变形监测领域,但由于缺少专业软件来连续提取隧道横断面及进行横断面轮廓的变形分析,所以应用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盾构隧道横断面连续提取及变形分析方法,采用优化的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来确定隧道中轴线和拟合隧道横断面轮廓曲线。优化了隧道中轴线向绝对坐标系XOY面、YOZ面投影过程,并处理了边界噪点对分析精度的影响。研发了相应的软件,实现了断面变形分析结果的实时输出和展示。以某地铁盾构隧道为例,将全站仪实测数据与本文方法得到的拟合数据进行了对比,实测长半轴与拟合长半轴差值小于2.0 mm的断面数占总数的93.3%,实测短半轴与拟合短半轴差值小于2.0 mm的断面数占总数的90.0%。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三维激光扫描 隧道变形监测 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 隧道横断面拟合 隧道中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全景分割综述
10
作者 滕书华 杨兰仕 +1 位作者 王仕果 张业忠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807,共10页
全景分割融合了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医学、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多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全景分割技术已成为主流方法,并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回... 全景分割融合了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医学、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多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全景分割技术已成为主流方法,并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回顾了深度学习在全景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全景分割的基本处理过程及相关概念,以及常用的全景图形分割数据集和评估指标;然后给出了基于网络结构进行分类的深度学习图像全景分割模型,举例说明了其图像全景分割在医学、自动驾驶、无人机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了现有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对全景图像分割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全景分割 语义分割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R⁃Net 的隧道衬砌厚度及钢拱架识别定位
11
作者 林元铖 奉建军 +1 位作者 周斌 厉成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1,共7页
针对传统地质雷达法在隧道衬砌厚度和钢拱架识别定位中存在的人工解译效率低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群体行为识别神经网络模型(Group Activity Recognition Net,GAR‑Net)。通过集成语义分割、目标检测和模板匹配三个子网... 针对传统地质雷达法在隧道衬砌厚度和钢拱架识别定位中存在的人工解译效率低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群体行为识别神经网络模型(Group Activity Recognition Net,GAR‑Net)。通过集成语义分割、目标检测和模板匹配三个子网络,实现了对隧道衬砌厚度和钢拱架间距的自动化识别与精准定位。其中,语义分割子网络用于从地质雷达图像中提取出衬砌厚度区域;目标检测子网络用于提取钢拱架对象;模板匹配子网络则通过与预先定义的模板进行匹配,来确定钢拱架的具体位置和衬砌的厚度。经过对特定数据集的模型训练和评价指标的严格测试,GAR‑Net模型对衬砌厚度识别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达到了97.1%,对钢拱架识别的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AP)达到了96.09%。可见,GAR‑Net模型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厚度及钢拱架识别定位方面具有良好的测试效果和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Net 隧道检测 地质雷达法 钢拱架间距 衬砌厚度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可钻性指标的钻爆法隧道掌子面岩石坚硬程度智能判识
12
作者 易文豪 夏覃永 +2 位作者 孙鸿强 何永义 王明年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9,共12页
岩石坚硬程度是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快速、便捷获取岩石坚硬程度是保障钻爆法隧道设计合理性和施工安全性的前提。为此,在我国西部山区的2座钻爆法隧道采集917份掌子面炮眼施作过程中形成的钻进参数和岩石坚硬程度样本数据;提出冲... 岩石坚硬程度是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快速、便捷获取岩石坚硬程度是保障钻爆法隧道设计合理性和施工安全性的前提。为此,在我国西部山区的2座钻爆法隧道采集917份掌子面炮眼施作过程中形成的钻进参数和岩石坚硬程度样本数据;提出冲击回转式钻机钻孔过程中岩石可钻性指标计算方法,并构建隧道掌子面钻进参数特征体系和样本数据库;采用堆叠泛化集成学习算法,以支持向量机、极限树和随机森林算法为基学习器,决策树为元学习器,分别构建基于4项原始钻进参数和基于54项掌子面钻进参数特征体系的岩石坚硬程度智能判识模型;以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平衡F分数(F1)作为模型评价指标,现场验证模型性能。结果表明:基于54项掌子面钻进参数特征体系的岩石坚硬程度智能判识模型性能较优;在预测集中,该模型的准确率为92.35%、召回率为92.01%、精确率为92.90%、F1值为92.45%;在现场验证过程中,该模型准确率为91.23%、召回率为91.11%、精确率为92.18%、F1值为9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子面 岩石坚硬程度 钻进参数 岩石可钻性指标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路信号显示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5-153,共9页
信号显示是信号所能表达意义的总称,包括地面信号显示和车载信号显示。以发展为脉络,首先介绍地面色灯信号的颜色、机构、显示含义的发展过程,阐述地面信号"速差制"显示制度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不同类型信号机构之间兼用的... 信号显示是信号所能表达意义的总称,包括地面信号显示和车载信号显示。以发展为脉络,首先介绍地面色灯信号的颜色、机构、显示含义的发展过程,阐述地面信号"速差制"显示制度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不同类型信号机构之间兼用的可行性,描述灯光配列原则与机构外形的变化,进而讨论地面信号显示制式应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车载设备、列控系统的发展,阐述车载信号显示制式的显示方式、内容,并分析其与地面信号显示制式之间的关系。结合不同等级列控系统的特点,讨论车载信号显示制式在部分等级应用的局限性。最后展望信号显示制度的宏观发展方向,初步探讨CTCS-1、CTCS-4级及ATO列控系统信号显示技术特点。下一代列控系统在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届时信号显示含义也将重新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信号显示 地面信号 车载信号 速差制 速度制 列控系统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卡机类型与应对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李建斌 鲁义强 贺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5-1440,I0004-I0019,共32页
为解决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在不良地质段卡机频发且严重制约施工效率的难题,基于典型工程案例的调研,根据卡机成因与TBM受力情况,将TBM卡机分为应力型卡机和重力型卡机2类,明确2类卡机的防控重点,并建立低、中、高3级卡机风险分... 为解决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在不良地质段卡机频发且严重制约施工效率的难题,基于典型工程案例的调研,根据卡机成因与TBM受力情况,将TBM卡机分为应力型卡机和重力型卡机2类,明确2类卡机的防控重点,并建立低、中、高3级卡机风险分级体系。针对应力型卡机,提出TBM扩挖、初期柔性支护等技术措施;针对重力型卡机,提出超前加固、扩挖同步防护和整体抗冲击性设计等技术策略。同时,创新研发双结构TBM、钻爆与掘进一体化的新型掘爆机BBM以及分步开挖的子母TBM等新型机型,显著提升TBM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安全性。上述技术可有效降低隧道掘进机卡机风险,提高施工效率,部分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黎贡山隧道等典型工程中,可有效应对软岩大变形与断层破碎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应力型卡机 重力型卡机 TBM扩挖 超前加固 同步防护 双结构T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段选址与上盖物业匹配性技术理念研究
15
作者 蒋志华 朱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17,223,共5页
[目的]在建设“上盖”的大量车辆段中,其上并未建设相关物业建筑,导致“上盖”工程闲置率极高,成为“城市伤疤”。需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优化改进建议。[方法]介绍了相关规范中对车辆段选址的技术性要求,并分... [目的]在建设“上盖”的大量车辆段中,其上并未建设相关物业建筑,导致“上盖”工程闲置率极高,成为“城市伤疤”。需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优化改进建议。[方法]介绍了相关规范中对车辆段选址的技术性要求,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车辆段选址于不同的接轨站,对列车运输组织、乘客乘降便利性、运营效益等的影响;分析了“上盖”对车辆段自身和车辆段所在的城市土地开发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果及结论]建议在相关设计规范中应补充明确性的车辆段选址在运输需求方面的功能性原则,即建议在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中增加“车辆段应优先在列车始发终到对数较多的车站或折返站接轨”,以及车辆段选址应“科学选址”、“上盖”应“谨慎上盖”的技术理念;对已建成但闲置的“上盖”宜进行活化路径研究和整治,实现既开源增效又美化城市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选址 上盖物业 折返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区段-MTQI三维网络模型的捣固决策优化
16
作者 邱实 葛含章 +3 位作者 阿茹娜 廖林勇 王劲 孙颖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2,共9页
列车提速及客货运输量逐年增长,导致轨道几何状态恶化速度加快,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由建设为主向建养并重发展,原有捣固决策模式已无法满足铁路安全管理需求。为实现铁路线路的合理科学检修,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区段-MTQI三维网络模... 列车提速及客货运输量逐年增长,导致轨道几何状态恶化速度加快,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由建设为主向建养并重发展,原有捣固决策模式已无法满足铁路安全管理需求。为实现铁路线路的合理科学检修,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区段-MTQI三维网络模型的捣固决策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良型大机捣固质量指数MTQI评估轨道质量状态,通过轨道状态恶化函数及捣固作业效果函数描述轨道状态在运营期内的变化,将轨道线路划分为200 m等长轨道单元区段,在维修计划规划时间范围内建立三维离散网络模型,通过赋给网络点弧权重将决策优化问题转化为最短路径问题,利用改进Dijkstra算法对模型求解,并以50 km线路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模型制定的大机捣固作业计划经济成本改善率为20.9%,全年平均MTQI改善率为11.3%,在满足作业区段连续性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捣固成本、改善作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捣固作业 综合决策 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卢春房 伍军 +4 位作者 王孟钧 李新生 刘勃 梁超 户晓栋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6,共8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形势和艰巨的国内发展任务,迫切需要开展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运用鱼骨图梳理了我国...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形势和艰巨的国内发展任务,迫切需要开展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研究。本文在分析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运用鱼骨图梳理了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创新、文化和品牌建设、项目管理、专业化建设、产业链整合等。从管理机构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建议与措施:管理机构应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绿色建造相关标准及政策,加强行业治理;建筑企业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品牌软实力,整合产业链优质资源,深化核心业务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企业 高质量发展 核心竞争力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轻型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导则》发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慧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77,共1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18年4月发布了《轻型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导则》(T/CAMET 04001—2018),该标准将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轻型跨座式单轨是一种可布设在大中城市主要客运通道或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次要客运通道上,单向高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18年4月发布了《轻型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导则》(T/CAMET 04001—2018),该标准将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轻型跨座式单轨是一种可布设在大中城市主要客运通道或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次要客运通道上,单向高峰小时运量为1万~3万人次,适合以高架敷设方式为主的经济实用、环境友好型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交通设计 交通协会 城市轨道 轻型 导则 标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精品工程 智能京张”对新时代中国铁路建设的深远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蒋伟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京张高铁既是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保障线,也是中国智能铁路的1.0版和高速铁路的2.0版,是一条集中国铁路设计、建设、制造与管理先进技术之大成的智能高速铁路。同时,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智能新时代,提出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的... 京张高铁既是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保障线,也是中国智能铁路的1.0版和高速铁路的2.0版,是一条集中国铁路设计、建设、制造与管理先进技术之大成的智能高速铁路。同时,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智能新时代,提出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的新时代工程建设新要求,践行了站城融合的设计新理念,打出了铁路建设史上第一张文化名片;实现了绿色畅通的建设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高铁 精品工程 智能铁路 绿色铁路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模式创新
20
作者 李倩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研究目的:当前,国际矿产资源行业正在经历2000年以来的一个低谷期,国际矿业环境随着世界宏观经济的下滑而震荡调整,为我国积极参与海外矿业投资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国企业在试水海外矿业投资的过程中并非顺风顺水,初期的投资效... 研究目的:当前,国际矿产资源行业正在经历2000年以来的一个低谷期,国际矿业环境随着世界宏观经济的下滑而震荡调整,为我国积极参与海外矿业投资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国企业在试水海外矿业投资的过程中并非顺风顺水,初期的投资效果也差强人意。近些年来,伴随对国际矿业市场认识的深化和正反经验的总结,中国企业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创出了一些新的投资模式。本文旨在从中国企业矿业投资的现状和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传统投资模式的弊端和模式创新的方向,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论:(1)中国企业依靠传统投资模式投资海外矿业存在缺陷,暴露了诸如投资效果打折、项目难以如期进行甚至终止等风险;(2)投资模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分散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收益;(3)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应充分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与行业、既往投资经验等优势有侧重性地进行投资模式创新;(4)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企业实施海外矿业投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 矿业 投资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