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排模式下地铁共建管廊综合井渗流规律研究
1
作者 张国军 李明宇 +3 位作者 罗庆斐 臧加浩 余海波 王峥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2,共8页
以深圳市地铁14号线共建管廊为工程背景,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研究不同透水盲管渗透系数下综合井的渗流规律.同时,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综合井渗流模型研究透水盲管渗透系数,并通过对比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 以深圳市地铁14号线共建管廊为工程背景,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模拟研究不同透水盲管渗透系数下综合井的渗流规律.同时,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综合井渗流模型研究透水盲管渗透系数,并通过对比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研究不同透水盲管管径下综合井的渗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透水盲管渗透系数对应的孔隙水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减小速度先快后慢.在相同时间段内,随着透水盲管渗透系数的降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量为1.87~1.96kPa.此外,孔隙水压力随着透水盲管渗透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增大幅度为0.01~1.27kPa.当透水盲管渗透系数大于1.192m/s时,侧墙外孔隙水压力并未减小;而当透水盲管渗透系数小于或等于1.192m/s时,侧墙外孔隙水压力降幅为0.001~0.012MPa.随着透水盲管管径的增大,孔隙水压力减小速度先快后慢,并且在靠近排水系统的侧墙处孔隙水压力变化最大.综上,建议透水盲管管径为0.10~0.1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综合井 渗流规律 透水盲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改性砂土工程性质及其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梅源 田新宇 +3 位作者 胡长明 刘建国 杨云飞 朱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87-14092,共6页
砂性土因黏聚力小、摩擦力大、结构松散等性质常造成诸多工程风险,在盾构施工中一般采用改良剂对砂性土进行处理,但由于对改性砂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不足,仍存在刀具磨损大、压力舱堵塞、出土不畅等问题。为了研究膨润土泥浆改良富水砂层... 砂性土因黏聚力小、摩擦力大、结构松散等性质常造成诸多工程风险,在盾构施工中一般采用改良剂对砂性土进行处理,但由于对改性砂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不足,仍存在刀具磨损大、压力舱堵塞、出土不畅等问题。为了研究膨润土泥浆改良富水砂层过程中土体渗透系数、抗剪强度、塌落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对富水砂层土体开展了膨润土泥浆配合比试验、膨润土泥浆改良土体试验及掺合料增效试验,并结合典型工程应用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1)相同质量分数下钠基膨润土泥浆粘度和密度优于钙基膨润土,当膨润土泥浆质量分数大于11.0%时,泥浆粘度随膨化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大,膨润土泥浆最优膨化时间为16~18 h;(2)土体渗透系数随泥浆注入比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及塌落度与泥浆注入比呈线性关系,其中改良砾砂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泥浆注入比变化最为敏感;(3)膨润土泥浆膨化过程中掺入纤维素钠能改善泥浆性能,在砂土改良过程中掺入Q 3黄土能显著提高土体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富水砂层 土体改良试验 膨润土泥浆 现场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614PMX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城市浅埋石砌三联拱桥施工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谯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8-90,共3页
西安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段玉—洒盾构区间主要风险点为穿越市区玉祥门外浅埋石砌三联拱桥,盾构穿越前对穿越的石砌三联拱桥进行三维建模计算,采用必要的加固措施以及设置试验段掘进并优化施工参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邀请专家... 西安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段玉—洒盾构区间主要风险点为穿越市区玉祥门外浅埋石砌三联拱桥,盾构穿越前对穿越的石砌三联拱桥进行三维建模计算,采用必要的加固措施以及设置试验段掘进并优化施工参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邀请专家对方案进行会审、把关。穿越期间采取有效控制土仓压力、刀盘转速、刀盘扭矩、调整注浆压力、加大注浆量和盾尾油脂用量、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加强桥基沉降监测频率等技术措施,确保了玉—洒盾构区间安全顺利地穿越了浅埋石砌三联拱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砌三联拱桥 加固 盾构掘进 监测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物损伤预测模型及其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梅源 李雅丽 +3 位作者 张亮 张宗明 朱军 赵加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8,共8页
基于结构物风险评估理论,构建结构物损伤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隧道施工的研究中,以解决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引起地上建筑损伤预测的技术难题。将数值模拟与模糊数学隶属度相结合,形成对结构物在隧道工程施工状态下的损伤预测模式,并以西... 基于结构物风险评估理论,构建结构物损伤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隧道施工的研究中,以解决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引起地上建筑损伤预测的技术难题。将数值模拟与模糊数学隶属度相结合,形成对结构物在隧道工程施工状态下的损伤预测模式,并以西安地铁某区间盾构下穿高铁涵洞为算例,提取相应的智能监测数据对该预测模式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模糊数学隶属度相结合的结构物损伤预测模型计算效率高,便于操作,适用于隧道工程施工时对地上建筑物的安全评估,能有效解决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引起地上建筑损伤预测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下工程减灾 模糊数学 隶属度 数值模拟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