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3+)掺杂双钙钛矿Sr_2CaMoO_6橙红色荧光粉的结构特征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乐 鲁加加 +3 位作者 刘金秋 李月 王丽熙 张其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36-2042,共7页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配位法制备一系列组成的(Sr1-xEux)2CaMoO6橙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荧光光谱研究不同Eu3+离子掺杂浓度下Sr2CaMoO6∶Eu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掺杂位置、形貌及其光致发光性能。Rietveld全...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配位法制备一系列组成的(Sr1-xEux)2CaMoO6橙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荧光光谱研究不同Eu3+离子掺杂浓度下Sr2CaMoO6∶Eu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掺杂位置、形貌及其光致发光性能。Rietveld全谱拟合结果表明:掺杂后样品为(Ca/Mo)O6八面体少量倾斜的空间群为P21/n的正交双钙钛矿结构,随着Eu3+离子共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晶胞体积减小;Eu3+离子取代八面体间隙的Sr2+位置致使双钙钛矿的T2g(1)拉曼振动模发生蓝移;在近紫外区宽而强电荷迁移带和蓝光激发下,该荧光粉分别发射以Eu3+离子5D0-7F1磁偶极跃迁为主的橙光和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的红光,组成为(Sr0.98Eu0.02)2CaMoO6的荧光粉具有最强的橙红光发射强度,是一种潜在的适用于近紫外LED芯片的光转换红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 红色荧光粉 拉曼光谱 光致发光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上输料通道对浅圆仓仓壁和通道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巍巍 冯君 +3 位作者 朱建平 张栩东 易建荣 王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59-266,共8页
为揭示地上输料通道对浅圆仓仓壁和通道受力的影响,开展了不同高径比、不同偏心率的缩尺筒仓模型装卸料试验,并将测试结果与筒仓标准GB 50077—2017有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装料试验结果表明,通道的存在影响了仓壁底部的侧压力分布,仓壁... 为揭示地上输料通道对浅圆仓仓壁和通道受力的影响,开展了不同高径比、不同偏心率的缩尺筒仓模型装卸料试验,并将测试结果与筒仓标准GB 50077—2017有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装料试验结果表明,通道的存在影响了仓壁底部的侧压力分布,仓壁侧压力在通道高度范围内明显小于筒仓标准预测值。整个卸料过程可以归纳为一个倒锥不断下切的过程,倒锥的顶点位于卸料口的正上方。卸料试验中没有观测到超压系数随着卸料偏心率增大而增大的现象。高径比在0.69以下时,仓壁和通道上超压系数普遍较小;高径比接近1.0时,仓壁和通道上超压系数迅速上升。当通道依据标准GB 50077—2017判定为深埋时,通道压力预测值明显小于测试值,偏于不安全。主次通道顶壁及侧壁的静载压力依据本文提出的浅埋公式计算更加合理,其中贮料高度应取为通道计算点的实际贮料高度。建议浅圆仓设计时适当考虑通道的顶壁和侧壁超压系数,可取1.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 试验 压力 通道 超压系数 高径比 偏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硅橡胶酸性热解残渣热解馏出物组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明贤 吕春丽 张奉尧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在不同温度下对废旧硅橡胶酸性热解残渣进行热解,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馏出油的组分进行分离与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为180℃时,馏出油组分相对较单一,主要是低沸点硅油类物质,可再次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当热解温度为... 在不同温度下对废旧硅橡胶酸性热解残渣进行热解,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馏出油的组分进行分离与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为180℃时,馏出油组分相对较单一,主要是低沸点硅油类物质,可再次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当热解温度为340℃时,馏出油组分多且复杂,主要为高沸点硅油类物质,还有硅油类物质氧化和高温热解后的产物,再利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热解残渣 回收 硅油 气相色谱 质谱 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CO_(2)气氛下水泥生料分解过程的试验和特性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越 钟文琪 +5 位作者 周冠文 陈曦 赵小亮 辛美静 陈翼 朱永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3-445,共13页
为掌握水泥生料在高浓度CO_(2)气氛中的分解特性并给出最佳操作建议,构建了水泥生料分解试验和分解特性评价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气氛、反应温度、水泥生料质量分数对分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进行特性评估.基于试验数据开展... 为掌握水泥生料在高浓度CO_(2)气氛中的分解特性并给出最佳操作建议,构建了水泥生料分解试验和分解特性评价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气氛、反应温度、水泥生料质量分数对分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进行特性评估.基于试验数据开展了水泥生料分解特性评估.结果表明,CO_(2)生成曲线峰值、排放总量和分解时间都随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当气氛由21%O_(2)/79%CO_(2)转变为25%O_(2)/75%CO_(2)时较为明显.较高的分解温度和煤粉含量延长了水泥生料分解的时间,有助于提高CO_(2)的生成率和总量,增加分解产物中CaO的质量分数至71%以上.水泥生料在30%O_(2)/70%CO_(2)气氛下分解特性最佳,且较有利于CO_(2)捕集.当温度为1005℃时水泥生料分解特性评价指数最佳.水泥生料质量分数为94%时,燃料用量和分解特性处于最优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减排 水泥生料 分解特性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建模的水泥生料分解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戚子豪 钟文琪 +5 位作者 陈曦 周冠文 赵小亮 辛美静 陈翼 朱永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39-2051,共13页
为掌握水泥分解炉运行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机理建模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泥分解炉一维特性模型,并结合工业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地计算炉内温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基于所... 为掌握水泥分解炉运行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机理建模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水泥分解炉一维特性模型,并结合工业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地计算炉内温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基于所提出的模型,研究了炉内各状态参数的稳态分布特性。此外,对喷煤量、生料下料量、喷氨量以及高温风机转速等操作变量进行阶跃实验,分析上述操作变量改变时分解炉出口温度及出口NO_(x)含量的动态响应情况。研究所得相关动态特性规律可以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分解炉 混合模型 动态仿真 神经网络 多相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