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1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马任驰 李艳 +2 位作者 陈华 郝军辉 阎海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70.0±11.4)岁。分为冠心病心衰组36例,其余53例为冠心病组,均进行核...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70.0±11.4)岁。分为冠心病心衰组36例,其余53例为冠心病组,均进行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功能参数LVEF、PER、PFR、MFR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功能各参数水平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心衰组患者年龄偏大,并在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BNP水平上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衰组较冠心病组的左心功能参数LVEF、PER、PFR、MFR水平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并且冠心病心衰组中LVEF、PER、PFR、MFR水平两两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01)。结论应用放射性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可有效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参数水平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早期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联合CT、B超、MRI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艳 郝军辉 +2 位作者 季颖 刘京华 胡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联合传统显像(CT、B超、MRI)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07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并联合CT、B超、MRI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结果 107例患者...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联合传统显像(CT、B超、MRI)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07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并联合CT、B超、MRI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结果 107例患者最终确定复发及转移共29例。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与传统显像诊断均为阳性的15例患者中,传统显像检出病灶20个,符合线路SPECT显像检出病灶26个。传统显像检出3个符合线路SPECT显像未发现的转移病灶,而符合线路SPECT显像检出9个传统显像未发现的病灶。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9.3%、89.7%和86.9%;传统显像的诊断效能分别为62.1%、88.5%和81.3%;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分别为89.7%、92.3%和91.6%。二者联合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优于传统显像(P<0.0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联合CT、B超、MRI在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复发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和^(18)F-NaF示踪剂在大鼠经脉的microPET显像
4
作者 张卫方 张彦彦 李艳 《同位素》 CAS 2017年第3期200-203,共4页
探讨利用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micr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ystem,microPET)显示示踪剂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后沿经脉走行的循经迁移线。分别将0.03~0.1mL 200~300uCi的^(18)F-氟化钠和^(18)F-FDG注入大鼠足三里穴位,分别进行mi... 探讨利用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micr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ystem,microPET)显示示踪剂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后沿经脉走行的循经迁移线。分别将0.03~0.1mL 200~300uCi的^(18)F-氟化钠和^(18)F-FDG注入大鼠足三里穴位,分别进行microPET图像和CT图像采集,将micro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并重建融合后的三维图像。结果表明:^(18)F-FDG与^(18)F氟化钠均能显示循经迁移线,但^(18)F-氟化钠的骨骼摄取明显,^(18)F-FDG优于^(18)F-氟化钠在经脉中的显像,表明^(18)F-FDG更适合用于经脉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18F-FDG 18F-氟化钠 MICROPET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