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运华 李桂娥 +1 位作者 邱逾 高松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4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治疗 护理安全管理 病人需要 静脉给药 给药途径 临床应用 临床输液 护理人员 护理方案 静脉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中华 庄百溪 +4 位作者 陈学东 王育红 田磊 王仕华 姜福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结合支架植入术对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182例(210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或内膜下成形技术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38条肢...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结合支架植入术对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182例(210条肢体)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或内膜下成形技术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38条肢体在胫腓干植入冠脉支架。结果 195条肢体获得影像学成功(残余狭窄率〈30%),技术成功率为92.9%(195/210)。并发症主要有动脉穿孔(3例)、痉挛(4例)、管壁夹层(6例)及穿刺点血肿(5例),给予相应处理后缓解。182例术后肢体疼痛、麻凉感等临床症状均改善,踝/肱指数(AB I)由术前的0.40±0.11增至术后7 d的0.83±0.15(t=33.50,P〈0.0001)。术后6、12个月肢体血流通畅率分别为89.0%(187/210)和73.3%(154/210),术后12个月肢体保全率和存活率分别为91.4%(192/210)、93.3%(196/210)。结论腔内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肢率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膝下动脉 硬化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中华 田磊 +5 位作者 陈学东 庄百溪 杨晓冬 王世华 姜福亭 王育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248条肢体)接受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动脉病变28条,股、腘动脉病变76条,膝下动脉病变56条,多节段动脉病变88条,观察围手...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248条肢体)接受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动脉病变28条,股、腘动脉病变76条,膝下动脉病变56条,多节段动脉病变88条,观察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腔内治疗ASO技术成功率为92.74%(230/248);21例发生并发症(21/210,10.00%),包括穿刺处血肿6例,假性动脉瘤1例,心力衰竭2例,对比剂肾病1例,动脉穿孔及夹层各3例,再狭窄5例,均经相应治疗后缓解。结论腔内治疗下肢ASO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控制合并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正规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血管 外周动脉疾病 下肢 并发症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血管成形术后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危险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丹 杨淼 +4 位作者 张童 石波 马鲁波 于春利 严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9-663,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造影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的肾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造影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的肾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或/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连续性病例141例,分为糖尿病(n=91)和非糖尿病(n=50)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对比剂用量,测定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血糖、血脂谱和血肌酐水平以及术后48 h血肌酐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比非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大[分别为(71±9)和(63±17)岁,P=0.003]、血红蛋白浓度低[分别为(124±20)和(134±25)g/L,P=0.016]。在糖尿病组,基线肾功能减退亚组患者的对比剂用量比肾功能正常亚组少[分别为(48±15)和(57±18)mL,P=0.039)]。糖尿病组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7%和2.0%,P=0.26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浓度是对比剂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0.075,OR=0.928,95%CI为0.868~0.991,P=0.026)。【结论】采用有效预防措施、控制对比剂用量,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造影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后者是对比剂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该予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糖尿病 下肢动脉造影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入路治疗下肢动脉远端流出道闭塞性病变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章 马鲁波 +2 位作者 吴玉泉 李志刚 徐晓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逆行穿刺建立双向入路治疗下肢动脉远端流出道闭塞性病变的技术特点、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47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为顺行入路开通血管失败的腘动脉和远端膝下动脉闭塞,中转采用远端动脉逆...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逆行穿刺建立双向入路治疗下肢动脉远端流出道闭塞性病变的技术特点、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47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为顺行入路开通血管失败的腘动脉和远端膝下动脉闭塞,中转采用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建立双通路开通血管。结果技术总成功率为100%(47/47)。无死亡、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12.8%。术后6、12个月累计通畅率分别为70.5%(31/44)、43.2%(19/44)。结论在远端血管解剖条件允许下,双向入路治疗下肢动脉远端流出道闭塞性病变能提高血管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保肢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入路 膝下动脉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下肢动脉成形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反复发作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焕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75-76,共2页
对1例下肢动脉狭窄的高龄患者行下肢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迷走神经反射,分别于拔除动脉鞘管后20min、1h、术后8h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术前饮食护理、开放静脉通路、精神支持和术后病情观察、拔管配合、... 对1例下肢动脉狭窄的高龄患者行下肢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迷走神经反射,分别于拔除动脉鞘管后20min、1h、术后8h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术前饮食护理、开放静脉通路、精神支持和术后病情观察、拔管配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成形术 高龄患者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服药疾病相关知识及运动现状调查
7
作者 刘焕萍 杨萍 裴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4期36-38,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行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的服药、运动情况及疾病知识状况,为患者出院前健康指导和出院后针对性的跟踪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服药依从性Morisky问卷、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对99例糖尿病足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患...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行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的服药、运动情况及疾病知识状况,为患者出院前健康指导和出院后针对性的跟踪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服药依从性Morisky问卷、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对99例糖尿病足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后坚持服药率92.9%;坚持门诊定期复查率仅33.3%;糖尿病知识水平(11.3±2.1)分,其中糖尿病知识掌握差者占74.7%;患者每周运动时间(20.2±24.5)min/d,出院后复查率33.3%。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糖尿病知识掌握较差。为了保证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效果维持和肢体康复,应加强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前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出院后随访管理工作,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出院患者 服药 运动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