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学术思想概述--兼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发展历程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I0001-I0007,共7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成立于2013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室。经过40年的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所已经成为一个以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疾病为研究重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成立于2013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室。经过40年的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所已经成为一个以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疾病为研究重点,以中药药理学为核心,涵盖生化、免疫、细胞、分子生物、病理、药代、组学以及药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所。研究所名誉所长为李连达院士,所长为刘建勋首席研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术思想 心脑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名誉所长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免疫炎症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董一蕾 李珺媛 +1 位作者 张业昊 姚明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7,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局部缺血缺氧,继而激活血管内炎症反应,最终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反应,在脑损伤和神经修复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中性粒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具...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局部缺血缺氧,继而激活血管内炎症反应,最终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反应,在脑损伤和神经修复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中性粒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双重作用,既能释放炎症介质加重脑损伤,又能释放神经营养物质和抗炎因子产生脑保护作用。通过整理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内炎症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机制,以及中医药对相关免疫细胞的干预作用,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证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 神经保护 免疫 胶质细胞 中性粒细胞 双重作用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3/TRIM72蛋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进 杨丽丽 +2 位作者 康静 刘建勋 李磊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MG53(mitsugumin 53)蛋白,是E3泛素连接酶多功能三结构域(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又被称为TRIM72。MG53是一种细胞膜修复蛋白,广泛表达于心肌和骨骼肌,可在膜损伤部位快速积累,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修复中发挥重要作... MG53(mitsugumin 53)蛋白,是E3泛素连接酶多功能三结构域(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又被称为TRIM72。MG53是一种细胞膜修复蛋白,广泛表达于心肌和骨骼肌,可在膜损伤部位快速积累,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MG53可以参与缺血预适应和缺血后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MG53在许多器官中均有表达,促进细胞膜修复。然而MG53过表达则会导致泛素依赖的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进而导致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性心脏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G53的生理功能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重组人MG53(recombinant human mitsugumin53,rhMG53)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53 TRIM72 E3泛素连接酶 心肌细胞 骨骼肌细胞 细胞膜修复 糖尿病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模型构建与机制研究
4
作者 梁晓 李昂昂 +2 位作者 彭勍 刘建勋 李军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8-857,共10页
目的肺纤维化的进展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后临床上常见的预后问题,本实验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多次打击筛选构建模拟临床上ALI后肺纤维化的模型,观察急性肺损伤后到肺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并探索介导炎症损... 目的肺纤维化的进展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后临床上常见的预后问题,本实验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多次打击筛选构建模拟临床上ALI后肺纤维化的模型,观察急性肺损伤后到肺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并探索介导炎症损伤向纤维化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1、2、4、8 mg/kg不同剂量的脂多糖不同次数经鼻腔滴入造成急性肺损伤,分别于造模后7、14、21、28、35、42 d,通过观察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胶原蛋白-1(collagen-1,Col-1)的表达,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比较不同造模方法肺组织纤维化形成过程及纤维化程度,检测各节点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纤维化形成的机制。结果以1、4、4 mg/kg LPS连续3 d进行打击的M-1组小鼠可以构建稳定的ALI后肺纤维化模型:M-1组小鼠肺组织中α-SMA、Col-1的表达、HYP含量和胶原纤维沉积从7 d后开始随时间依赖性增加,造模后21 d肺组织间质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第28、35、42 d纤维化指标持续显著性升高。其余不同剂量、不同打击次数的各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YP含量、胶原纤维表达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没有增加或增加不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1组小鼠肺组织中的TGF-β1在打击后的14 d开始表达逐渐增加,到28 d显著高于对照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第7天(急性期)均显著增加,TNF-α的表达至观察的28 d持续增加,IL-1β则在第7天急性期后表达逐渐下降。其余未形成纤维化的各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在急性期后表达均持续降低。结论LPS以1、4、4 mg/kg剂量连续3次打击可成功构建ALI后肺纤维化模型,其机制主要可能与TNF-α持续高表达调控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与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纤维化 脂多糖 炎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8
5
作者 李磊 刘建勋 +1 位作者 任钧国 付建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疾病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疗效评价及中药作用机制等研究中。本文梳理了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研究中常见的思路方法以及...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疾病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揭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疗效评价及中药作用机制等研究中。本文梳理了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对中医药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研究中常见的思路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为建立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疾病动物模型 证候 病证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建勋 孙明谦 +1 位作者 任钧国 林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78,共6页
中药复方的功效代表了复方的整体效应,该效应是中药复方特定化学成分在特定病理条件下对机体发生作用进行调整和整合后的生物效应表达,而这些化学成分就是中药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受多种条件限制,开展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较少,... 中药复方的功效代表了复方的整体效应,该效应是中药复方特定化学成分在特定病理条件下对机体发生作用进行调整和整合后的生物效应表达,而这些化学成分就是中药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受多种条件限制,开展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较少,多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这就造成与中医药理论的脱节,很难对中药复方的功能主治进行科学阐释。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力争通过多学科、多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技术体系,进而阐释中药复方功效的产生的化学成分,为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功效 物质基础 病证结合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候表征生物学的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孟硕 苗兰 +5 位作者 林力 孙明谦 彭勍 张颖 任钧国 刘建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5-842,共8页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多以辨证论治,其用药方式多以复方为主,中药复方又多以功效来表述。因此,中药复方的功效既包括了对疾病的治疗,也涵盖了对证候的作用。目前对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多围绕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及发挥作用的药效成分开展研究...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多以辨证论治,其用药方式多以复方为主,中药复方又多以功效来表述。因此,中药复方的功效既包括了对疾病的治疗,也涵盖了对证候的作用。目前对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多围绕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及发挥作用的药效成分开展研究,而对证候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中药复方功效的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证候表征的生物学基础缺乏研究,影响了中药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基于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证候表征生物学”的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中医临床为依据、以病证结合为基础、以功效为导向,在尽可能全面明确中药复方功效的证候表征生物学基础后,整合网络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物信息学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解析、确证发挥功效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该研究思路突出了中医临床应用复方治疗疾病的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用药特点,期望为中医证候及中药复方功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表征生物学 功效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功效的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建勋 任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372-1379,共8页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中药复方功效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多味中药治疗作用的概括与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有机地阐释复方功效的科学内涵,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本文就中药复方功效...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中药复方功效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多味中药治疗作用的概括与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有机地阐释复方功效的科学内涵,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本文就中药复方功效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总结,极大地丰富了中药复方功效现代研究的内容,促进了中药复方的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功效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尤越 李玲美 +4 位作者 李磊 韩笑 孟红旭 付建华 刘建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108,共12页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促炎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发生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激活,伴随大量促炎症因子释放。细胞焦亡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Caspase-1介导的经典通路和Caspase-4、5、11介导的非经典通路。此外,Caspas...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促炎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发生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激活,伴随大量促炎症因子释放。细胞焦亡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Caspase-1介导的经典通路和Caspase-4、5、11介导的非经典通路。此外,Caspase-3和Caspase-8也可以分别通过裂解Gasdermin E(GSDME)和Gasdermin D(GSDMD)来诱导焦亡。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衰、高血压、糖尿病性心肌病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近年来中医药调控细胞焦亡干预心血管疾病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发挥中医药优势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细胞焦亡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与网络药理学的生姜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萱萱 王心威 +4 位作者 李军梅 孟硕 任钧国 彭勍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62-2071,共10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对生姜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生姜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分...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对生姜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生姜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生姜传统功效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从而初步探索生姜的Q-Marker,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共分析得到生姜中48种化学成分,筛选后得到活性成分33个,以这33个活性成分为Q-Marker候选成分做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靶点基因508个,作用于157条信号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大鼠肉瘤蛋白(Ras)信号通路等。该实验初步探究了8-姜酮(8-gingerone)、6-姜烯酚(6-shogaol)、8-姜酚(8-gingerol)、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1-脱氢-8-姜二酮(1-dehydro-8-gingerdione)和(E)-4-(3,7-dimethylocta-2,6-dien-1-yl)-2-methoxy phenol等6个化合物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并预测为生姜的Q-Marker。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生姜传统功效的Q-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传统功效 作用机制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爽 温静 +1 位作者 范晓迪 李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一直以来,细胞器被认为具有各自特异的组成和结构,独立发挥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相邻的不同细胞器之间可以通过蛋白-蛋白或蛋白-脂质形成膜接触点,从而发生相互作用。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 一直以来,细胞器被认为具有各自特异的组成和结构,独立发挥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相邻的不同细胞器之间可以通过蛋白-蛋白或蛋白-脂质形成膜接触点,从而发生相互作用。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MAMs)是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相互接触的膜结构,多种蛋白富集在MAMs上,对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物质交流及二者的功能,起严格的调控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中,MAMs参与线粒体分裂、线粒体自噬、氧化应激、钙失衡等一系列关键的病理进程,对病情的发展、转归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治疗靶点。该文着重于MAMs的结构、功能和其对MIRI进程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个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器相互作用 内质网-线粒体微域 钙信号 内质网-线粒体接触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烯酚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水肿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心威 李军梅 +2 位作者 彭勍 朱萱萱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8-1084,共7页
目的:观察6-姜烯酚(6-SH)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水肿的治疗作用,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姜烯酚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鼻腔滴注LP... 目的:观察6-姜烯酚(6-SH)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水肿的治疗作用,探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姜烯酚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鼻腔滴注LPS构建ALI模型,对照组滴注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给予6-姜烯酚组灌胃(100 mg/kg);地塞米松组给予腹腔注射(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结束实验,收集样本。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肺系数;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病理评分;测定BALF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水通道蛋白(TLR4/NF-κB/AQP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损伤明显,病理评分、肺系数、W/D增加(P<0.01),白细胞计数、总蛋白浓度及TNF-α、IL-1β、IL-6的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6-姜烯酚组的肺系数和W/D降低(P<0.01或P<0.05),白细胞计数、总蛋白浓度以及TNF-α、IL-1β、IL-6的水平降低(P<0.01或P<0.05),AQP1和AQP5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TLR4、MyD88、NF-κB p65以及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6-姜烯酚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AQPs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炎作用和改善肺组织水液代谢与转运,有效缓解ALI小鼠的肺组织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烯酚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肺水肿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水通道蛋白通路 水通道蛋白1 水通道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调控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子珊 张业昊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3-1019,共7页
星形胶质细胞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拥有丰厚资源的天然药物,近年来针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天然药物研究逐年增多,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及思路。因此,该文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对神... 星形胶质细胞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拥有丰厚资源的天然药物,近年来针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天然药物研究逐年增多,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及思路。因此,该文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对神经修复的影响及机制,以及天然药物对该过程的调控从而促进修复的作用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修复 天然药物 缺血性脑卒中 中药复方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致小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的不同时间点进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林纳 马堃 +4 位作者 范晓迪 罗洁 高山凤 李佳妮 张涵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4,153,共11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相关指标的变化,确定采取干预措施的最佳时间点。方法将4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B、C、D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灌胃纯水14 d(0.01 mL/10 g),其余各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混...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相关指标的变化,确定采取干预措施的最佳时间点。方法将4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B、C、D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灌胃纯水14 d(0.01 mL/10 g),其余各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80 mg/kg,0.01 mL/10 g)分别连续灌胃1 d(A模型组)、3 d(B模型组)、7 d(C模型组)、14 d(D模型组),并分批次取材。称量各组小鼠体重、湿重子宫和双侧卵巢;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FSH、LH、E2、P、AMH、INH-B、T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各级卵泡、黄体的数量及发育状态;TUNEL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内凋亡面积;IHC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中VEGFA、CD34、EPO蛋白阳性表达;PCR法检测各组小鼠HIF-1α、SDF-1、CXCR4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模型组各指标变化不符合POI成模标准;B模型组小鼠卵巢指数、子宫指数、体重显著降低(P<0.01),C模型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D模型组卵巢指数明显下降(P<0.05);B、C、D模型组血清指标FSH、LH含量升高(P<0.05,P<0.01),E2、PROG、AMH、INH-B、T含量下降(P<0.01);B、C、D模型组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及黄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闭锁卵泡数量显著增多(P<0.01);A、B、C、D模型组TUNEL荧光染色凋亡面积明显增加(P<0.05,P<0.01);B、C、D模型组CD34、VEGFA、EPO阳性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A、B模型组HIF-1α、SDF-1、CXCR4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B模型组相比,C、D模型组相关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提示C、D模型较严重,趋向POF发展。结论B模型组是卵巢功能从受损状态POI发展到不可逆卵巢早衰(POF)的转折点,提示雷公藤多苷给药3 d是诱导POI疾病模型及药物有效干预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雷公藤多苷 颗粒细胞 血管新生 病理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的阿胶对血虚证小鼠的血细胞成分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国超 高云霄 +3 位作者 安峰鹏 程伟 任钧国 姜云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88-1898,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高压蒸汽提取工艺阿胶与传统常压提取工艺阿胶产品的补血作用,探究不同工艺阿胶补血药理机制。方法将7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阿胶常压工艺低剂量组(aL)、阿胶常压工艺高剂量...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高压蒸汽提取工艺阿胶与传统常压提取工艺阿胶产品的补血作用,探究不同工艺阿胶补血药理机制。方法将70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阿胶常压工艺低剂量组(aL)、阿胶常压工艺高剂量组(aH)、阿胶高压工艺低剂量组(AL)、阿胶高压工艺高剂量组(AH)、阳性对照药维生素B12组(VB12),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乙酰苯肼(Acetylphenylhydrazine,APH)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构建血虚证小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天,每天1次。治疗结束后,收集小鼠全血、肾脏及股骨组织。血液分析仪测定小鼠外周血象;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造血功能相关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造血功能相关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骨髓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骨髓组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工艺的阿胶均可显著升高血虚证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淋巴细胞含量,降低外周血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血液指标,显著改善血虚证小鼠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加等症状,增加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提高骨髓G-CSF及GM-CSF的蛋白含量,增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及GM-CSF含量,增加肾脏EPO蛋白表达,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与常压提取工艺生产的阿胶相比,高压蒸汽提取工艺生产的阿胶在提升血虚证小鼠外周血中血细胞含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提高骨髓G-CSF和GM-CSF的蛋白含量,提升血清中EPO和G-CSF含量,降低IL-6含量等方面的效果更显著。结论不同工艺的阿胶均可明显升高血虚证小鼠血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水平,高压蒸汽提取工艺的阿胶补血作用强于传统常压提取工艺的阿胶,其机制与上调小鼠血清中EPO、IL-3、GM-CSF、G-CSF等正向调控造血因子,提高肾脏EPO含量,增加骨髓GM-CSF、G-CSF的蛋白表达,降低TNF-α、IL-6等负向调控造血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血虚证 环磷酰胺 乙酰苯肼 造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动力蛋白受体2在心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峰 付建华 +1 位作者 张路 姚明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1407,共7页
心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前动力蛋白受体2(prokineticin 2,PK2)是新发现的一种分泌性蛋白,通过与其受体(prokineticin receptor,PKR)1或2结合,在许多生理... 心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前动力蛋白受体2(prokineticin 2,PK2)是新发现的一种分泌性蛋白,通过与其受体(prokineticin receptor,PKR)1或2结合,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PK2/PKRs相关的众多研究显示,该信号通路在心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PK2/PKRs将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动力蛋白受体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
17
作者 梁双琴 徐少君 +1 位作者 张金艳 李贻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邪为湿邪,湿性黏滞,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缠绵难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余邪未清,正气不足,余邪则为湿、热、痰、瘀、燥、寒等邪气,正虚表现为气虚及阴虚。在身体虚弱以及情绪的影响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易出现失眠。与普通失眠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失眠患者有感邪病史,且身体虚弱,因此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故使用补气及滋阴药物以扶正,祛/化/利湿、清热、化痰、散瘀药物以祛邪;最后同普通失眠治法相同,使患者身体阴平阳秘,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阴交于阳,改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新冠病毒感染 恢复期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龙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峰杰 李贻奎 +6 位作者 何萍 郝新梅 李超华 赵乐 郝伟 余丞浩 张金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索双龙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双龙方5 g生药/kg组、双龙方2.5 g生药/kg组、双龙方1.25 g生药/kg组。各组大鼠在造模前连续灌胃5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 目的探索双龙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0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双龙方5 g生药/kg组、双龙方2.5 g生药/kg组、双龙方1.25 g生药/kg组。各组大鼠在造模前连续灌胃5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同体积蒸馏水。给药结束后,对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进行结扎,假手术动物只穿线不结扎。结扎后4 h,实施再灌注。再灌注4 h后,采用小动物高分辨率超声影像系统对各组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肌声学造影;超声检查结束后,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cTnT、CRP、CK、LDH水平;大鼠取血完毕后,取出心脏,切片,分别用硫磺素S和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评估心肌无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双龙方组的心肌无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小(P<0.01或P<0.05);心脏B超显示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左心室前壁缺血区厚度明显增加,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和容积明显降低,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明显提高(P<0.01或P<0.05);心肌声学造影显示心肌血液灌注明显改善,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血流速和血液灌注量明显增加(P<0.01或P<0.05);心肌损伤相关的血液学指标未见明显改善,血清cTnT、CRP、CK、LDH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双龙方可以明显减小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和无复流面积,可明显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无复流,改善受损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 无复流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肌声学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介导Elovl6/Echs1/Acot1通路调节脂肪酸代谢减轻H9c2细胞OGD/R损伤
19
作者 曹策 宋鉴书 +5 位作者 杨丽丽 李浩然 刘子馨 李磊 付建华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抗H9c2细胞氧糖剥夺/再复(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机制。方法CCK-8筛选SalB对OGD/R损伤H9c2细胞保护浓度;试剂盒检测SalB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抗H9c2细胞氧糖剥夺/再复(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机制。方法CCK-8筛选SalB对OGD/R损伤H9c2细胞保护浓度;试剂盒检测SalB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影响;转录组测序探索SalB对OGD/R损伤H9c2作用机制;分子对接检测SalB和差异蛋白结合情况;ELISA法检测脂肪酸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孟德尔随机化验证SalB作用靶点与HF因果关系。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alB可保护OGD/R损伤后H9c2细胞,且明显降低CK、LDH和AST含量;转录组筛选差异基因100个,涉及脂肪酸延长、癌症中心碳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分子对接显示SalB与差异蛋白具有良好结合能;核心基因Elovl6、Echs1、Acot1 mRNA和蛋白表达与转录组一致;SalB可降低OGD/R损伤后脂肪酸含量;孟德尔随机化表明SalB可调节脂肪酸代谢,降低HF风险。 结论 SalB下调Elovl6、Echs1、Acot1表达水平,通过脂肪酸代谢通路保护OGD/R损伤后H9c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H9C2心肌细胞 OGD/R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证侯诊断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磊 林成仁 +3 位作者 任建勋 史跃 马彦雷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研究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中医证侯诊断指标及方法。方法: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4周,2周时采用介入技术球囊损伤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小型猪冠心病模型。测定30点体表心电图、体... 目的:研究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中医证侯诊断指标及方法。方法: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4周,2周时采用介入技术球囊损伤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小型猪冠心病模型。测定30点体表心电图、体重指数、采集舌象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采集股动脉脉搏图像,分别对胸痹心痛的主症、兼症、舌象及舌下脉络和脉象进行标准化评分,分析舌象RGB及HIS数值变化,对脉搏图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的主症、兼症、舌象和脉象均有明显的改变,此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模型组舌象图像R分量下降,红色饱和度降低;模型组动物在实验2周时表现出脉搏图h3/h1改变。结论:证候客观化评分方法在实验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研究中有较好的稳定性,规范化的舌象图像采集有助于评价疾病变化,而脉搏图评价复合因素造模实验动物的脉象的方法还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病证结合 冠心病 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