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动脉疾病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庄百溪 于春利 +2 位作者 马鲁波 杨淼 石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疾病(PAD)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情况。方法回顾我院PAD介入治疗52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12例发生VVR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VVR患者均为混合型,发生在术中2例,术后10例。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未发生不良...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疾病(PAD)介入治疗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的情况。方法回顾我院PAD介入治疗52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12例发生VVR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VVR患者均为混合型,发生在术中2例,术后10例。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PAD介入治疗中应重视VVR,一旦发生应及时发现、处理,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 介入治疗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的闭塞性病变 被引量:28
2
作者 庄百溪 石波 +3 位作者 张童 于春利 杨淼 马鲁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初步总结其技术要点与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4月期间收治的51例以膝下动脉病变为主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有患者的膝下段病变动脉均采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 目的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初步总结其技术要点与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4月期间收治的51例以膝下动脉病变为主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有患者的膝下段病变动脉均采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该组51例患者中,技术成功44例,成功率86.3%;临床成功47例,成功率92.2%。术后平均随访4个月(2~8个月),临床成功的患者中除1例术后2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膝下段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近期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术 气囊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远端严重肢体缺血28例报告 被引量:25
3
作者 庄百溪 杨淼 +3 位作者 马鲁波 于春利 张童 石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15-616,624,共3页
目的 观察小球囊扩张远端血管对膝下缺血性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4月对28例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使用小口径球囊(直径≤3 mm)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成功对85条病... 目的 观察小球囊扩张远端血管对膝下缺血性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4月对28例膝下动脉狭窄或闭塞使用小口径球囊(直径≤3 mm)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成功对85条病变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无严重并发症。20例有效,6例显效,有效率92.8%(26/28),2例无效,其中1例术后2个月病情恶化行膝下截肢。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78.6%(22/28),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27±0.24升高为术后3 d 0.65±0.38(t=10.559,P=0.000);术后3个月未发现治疗血管再狭窄〉50%。结论 小口径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远端严重缺血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 严重肢体缺血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