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7
1
作者 朱立国 展嘉文 +4 位作者 冯敏山 王尚全 张平 于杰 王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54-557,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内服治疗,连续服用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VAS和ODI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3例患者治疗第1周有效率为8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内服治疗,连续服用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VAS和ODI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3例患者治疗第1周有效率为86.04%,治疗第2周及随访时有效率为90.69%;在VAS评分及ODI评分上,治疗第1周、第2周与随访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01),治疗第2周、随访与治疗第1周也有差异(P<0.05),但治疗第2周与随访时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椎间盘退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外用药局部不良反应评价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邻峰 刘玲玲 +7 位作者 董福慧 张军 张亚非 顾恒 蔡宏 温海 宋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皮肤外用药的局部不良反应并不少见,正确评价其不良反应对于合理使用皮肤外用药非常重要。本文报道了皮肤外用药局部不良反应评价专家共识,希望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 皮肤 外用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加拿大整脊疗法治疗成人颈痛循证指南解读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戌 朱立国 +4 位作者 李金学 高景华 王尚全 于杰 冯敏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9期157-160,共4页
为提高非特异性颈痛(又称机械性颈痛)的治疗水平,加拿大颈痛指南形成委员会2014年更新了整脊疗法治疗成人颈痛循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所评价的治疗方法中不包括针灸、外科手术、侵入性镇痛治疗、注射剂、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处方... 为提高非特异性颈痛(又称机械性颈痛)的治疗水平,加拿大颈痛指南形成委员会2014年更新了整脊疗法治疗成人颈痛循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所评价的治疗方法中不包括针灸、外科手术、侵入性镇痛治疗、注射剂、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指南共纳入全世界发表的41篇随机对照试验,同时参照相关24篇系统综述,通过严格的偏倚风险评估与证据强度分级,对11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给出了推荐建议。推荐强度分为:较强、中等、较弱、不推荐。具体意见为:使用颈椎扳动手法、徒手治疗、功能锻炼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慢性颈痛(较强推荐);单独使用运动锻炼方法,包括伸展运动、肌力锻炼、耐力锻炼治疗慢性颈痛(较强推荐);使用颈椎扳动手法、关节松动术联合其他形式治疗急性颈痛(中等推荐);使用关节松动术、按摩联合其他形式治疗慢性颈痛(中等推荐);单独使用功能锻炼治疗急性颈痛,单独使用颈椎扳动手法治疗慢性颈痛(较弱推荐)。此外,胸椎手法、扳机点治疗不推荐作为急性颈痛的治疗方法;经皮神经电刺激、胸椎手法、激光疗法、颈椎牵引不推荐作为慢性颈痛的治疗方法。指南委员会最后指出,临床实践表明综合疗法治疗颈痛能够获得更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颈痛 治疗方法 循证指南 整脊疗法 加拿大 成人 功能锻炼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玲慧 李凯明 +5 位作者 杨少锋 朱立国 王尚全 陈明 梁龙 展嘉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0期1521-1525,1531,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共培养体系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采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ADSCs及NPCs,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共培养体系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采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ADSCs及NPCs,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连续服用补肾活血方2周,分别于初次服药前和末次服药后1 h抽取静脉血,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以不同血浆干预培养,实验共分为5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RP)、贫血小板血浆组(PPP)、含药富血小板血浆组(M-PRP)和含药贫血小板血浆组(M-PPP)、胎牛血清组(FB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体系中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分别在干预24、48 h及72 h检测细胞增殖率;一周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表达情况;两周后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COL2A1、ACAN、SOX9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经原代消化分离、共培养体系中获得的细胞胞质体积略增大,形态由长梭形逐渐转变为短梭形或多角形为主,折光性较好。采用MTT法检测发现,与FBS组相比,PRP组及M-PRP组细胞增殖率显著提高(P<0.05)。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M-PRP组、M-PPP组及PRP组细胞的数量及阳性染色率均明显高于PPP组和FBS组,其中M-PRP组的作用最显著。RT-PCR结果显示,与FBS组相比,PRP组和M-PRP组COL2A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余组无明显变化(P>0.05);PRP组ACAN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RP组和M-PRP组SOX9 mRNA表达量维持不变(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可以提高共培养体系中ADSCs细胞增殖活性,上调COL2A1、ACAN、SOX9的mRNA表达,促进成软骨分化,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富血小板血浆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活性 功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与PRP对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玲慧 李凯明 +5 位作者 杨少锋 朱立国 王尚全 展嘉文 陈明 张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681-1685,1692,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共培养体系中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腰椎间盘退变行髓核摘除手术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运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建立ADSCs/NPCs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共培养体系中Ⅰ型胶原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腰椎间盘退变行髓核摘除手术患者的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运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建立ADSCs/NPCs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连续服用补肾活血方2周,分别于初次服药前和末次服药后1 h抽取静脉血各50 mL,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以不同血浆干预培养。实验共分为5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RP)、贫血小板血浆组(PPP)、含药富血小板血浆组(M-PRP)和含药贫血小板血浆组(M-PPP)、胎牛血清组(FB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Ⅰ型胶原活性变化;干预培养2周后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COL1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发现经过补肾活血方和PRP分组干预后的结果显示,与其余组别相比,M-PRP组及PRP组细胞轮廓更为清晰、折光度更好,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RP组和M-PRP组细胞数量较多,但单个细胞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FBS组。RT-PCR结果显示,PPP组、PRP组、M-PRP组和M-PPP组COL1A1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Ⅰ型胶原活性,抑制其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富血小板血浆 Ⅰ型胶原 活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凯明 李玲慧 +3 位作者 王尚全 张清 殷京 候晓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是从建库到2...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是从建库到2019年1月。收集PKP与保守治疗OVCF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经X线、CT及MRI确定诊断为胸腰椎压缩骨折;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确定存在胸腰椎骨质疏松(T≤-2.5);年龄≥50岁,病程<3个月;术后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一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病椎Cobb角的变化及病椎前缘高度。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篇RCT研究,均为中文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5篇文献为4分及以上,1篇文献为3分。两组共计525例,其中PKP组共计267例,保守治疗组共计2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KP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10,95%CI(-2.25,-1.95),P<0.00001];在患者治疗后病椎Cobb角的变化方面PKP组与保守治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MD=-8.90,95%CI(-9.86,-7.94),P<0.00001];两组治疗后病椎ODI评分的变化及病椎前缘高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KP治疗OVCF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改善功能障碍指数(ODI),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恢复病椎丢失高度,矫正病椎Cobb角,降低邻近节段椎体再发骨折、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电刺激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功能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凯明 李玲慧 +5 位作者 梁龙 展嘉文 陈明 王尚全 谢瑞 林承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4期1872-187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电刺激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9年10月之前公开发表在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CBM、Cochrane数据库中关于经皮电刺激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电刺激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在2019年10月之前公开发表在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CBM、Cochrane数据库中关于经皮电刺激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者独立提取文献数据,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评价文献质量,最终采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7篇,共57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36例,对照组236例,比例1∶1;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SMD=0.60,95%CI(0.37,0.83),P<0.0000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评价表(HSS)评分SMD=0.94,95%CI(0.43,1.45),P=0.0003、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4,95%CI(0.28,0.67),P=0.0002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电刺激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术后肌力的恢复有很好的帮助,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电刺激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功能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介导Wnt信号通路调节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和功能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凯明 朱立国 +6 位作者 李玲慧 张清 杨少锋 王尚全 陈明 梁龙 展嘉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共培养体系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作用的机制研究。方法取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采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ADSCs及NPCs,建立...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共培养体系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增殖活性和功能表达作用的机制研究。方法取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及退变髓核组织,采用多次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ADSCs及NPCs,建立细胞共培养体系。纳入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连续服用补肾活血方2周,分别于初次服药前和末次服药后1 h抽取静脉血各50 mL,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以不同血浆干预培养,实验共分为5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RP)、贫血小板血浆组(PPP)、含药富血小板血浆组(M-PRP)和含药贫血小板血浆组(M-PPP)、胎牛血清组(FB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体系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RT-PCR方法检测WNT3A、CTNNB1和MMP3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显示,M-PRP组细胞以多角形或短梭形为主,细胞轮廓清晰、折光度较好。RT-PCR结果显示:与FBS组相比:PRP组WNT3A、CTNNB1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MMP3达量显著下调(P<0.05);M-PRP组CTNNB1、MMP3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RP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M-PRP组(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与FBS组相比:PRP组、M-PRP组和M-PPP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应用可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而发挥提高ADSCs细胞活性和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富血小板血浆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老苞根皮黄酮对H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被引量:3
9
作者 裴凌鹏 尹霞 +2 位作者 崔箭 李莉 朱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在H2O2胁迫下,研究刺老苞根皮(Aralia echinocauIis)黄酮增强MC3T3-E1成骨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为此用H2O2作用MC3T3-E1成骨细胞,建立自由基损伤细胞模型.培养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刺老苞根皮黄酮低剂量组(1×10-8mol... 在H2O2胁迫下,研究刺老苞根皮(Aralia echinocauIis)黄酮增强MC3T3-E1成骨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为此用H2O2作用MC3T3-E1成骨细胞,建立自由基损伤细胞模型.培养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刺老苞根皮黄酮低剂量组(1×10-8mol/L)、刺老苞根皮黄酮中剂量组(1×10-7mol/L)和刺老苞根皮黄酮高剂量组(1×10-6mol/L).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活性自由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ipid oxygen,LPO)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刺老苞根皮黄酮组细胞活力、SOD活性、细胞膜流动性均显著升高(P<0.01),而ROS含量、LPO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可以认为H2O2摄入会导致MC3T3-E1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而刺老苞根皮黄酮可以预防或降低此类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成骨细胞 自由基 刺老苞根皮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