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
1
作者
乔雪
邱模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261-6267,共7页
为总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8...
为总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8月21日公开发表的CKD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提取相关信息。采用WPS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文献基本特征、证型及证素出现的频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共纳入文献126篇,涉及CKD患者45382例;涉及证型129种,证素37种(其中病性证素23个,病位证素14个),证候要素组合形式7种。频率>5%的6个证型依次为脾肾气虚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病性证素:包含实性证素16个,虚性证素7个。频率>5%的6个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湿、阴虚、血瘀、热、阳虚。病性证素组合分布形式共61种,频率>5%的7种组合为气虚、血瘀、湿+热、阳虚、湿、阴虚、气虚+阴虚;病位证素:频率>5%的3个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病位组合分布形式共23种,频率>5%的3种病位证素为脾+肾、肾、肝+肾;证候要素组合形式: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证素7大类,以二证素组合为多(46.36%)。关联分析显示脾-胃支持度最高,湿-热-脾、经络-筋骨、脾-水停-气虚、脾-胃-湿置信度最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4个聚类组。可见CKD证候表现为虚实夹杂,脾肾气虚证是CKD最常见的证候类型。CKD病位主要在肾、脾、肝,气虚、湿、阴虚、血瘀、热、阳虚是常见病性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证型
证素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代茶饮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鹏
邱模炎
+8 位作者
段瑶
李楠
尉万春
王绍华
栾洁
闫二萍
刘晓丽
康羽
李晓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48-2551,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代茶饮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治疗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新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合并湿浊血瘀证的血液透析口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价中药代茶饮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治疗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新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合并湿浊血瘀证的血液透析口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渴时口服小包装中药饮片代茶饮,对照组口渴时饮水缓解,观察4周。结果:观察组(中药代茶饮组)XQ(口渴程度评分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XQ评分较治疗前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X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口渴严重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透析充分性以及血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均值±标准差中的均值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中药代茶饮可有效改善血透患者的口渴症状;可减轻口渴程度;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有下降趋势;对于血透患者的血钾、透析充分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口渴
中药代茶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灸法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葆青
邱模炎
+2 位作者
李楠
王绍华
栾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观察灸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纸管贴穴灸疗器艾灸足三里、三阴交(两穴左右交替选用)及关元。比较两组透析相...
目的:观察灸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纸管贴穴灸疗器艾灸足三里、三阴交(两穴左右交替选用)及关元。比较两组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症状性低血压发生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期第3个疗程,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差异持续至随访期第2个月;治疗期和随访期治疗组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疗可以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起效缓慢,但作用持久,同时可以增强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耐受性,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疗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容川“中西汇通”肝脏理论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尉万春
李成卫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58-1661,共4页
唐容川是早期倡导中西汇通的著名医家,在西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产生巨大冲击的历史背景下,唐容川立足中医基本理论,借鉴西医学重要生理病理学机理,重新诠释了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功能,是中西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脏腑结...
唐容川是早期倡导中西汇通的著名医家,在西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产生巨大冲击的历史背景下,唐容川立足中医基本理论,借鉴西医学重要生理病理学机理,重新诠释了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功能,是中西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脏腑结构决定功能,有相应的形质才会产生相应的气化功能,并且对"肝藏血,主疏泄"这一肝脏功能有独特的认识,这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象理论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立足学术历史演变,阐释唐容川在中西汇通视角下肝脏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唐容川所构建的肝脏理论结构和学术特点,为今后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容川
肝理论
形质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
1
作者
乔雪
邱模炎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
望京
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261-626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503003)。
文摘
为总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8月21日公开发表的CKD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提取相关信息。采用WPS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文献基本特征、证型及证素出现的频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共纳入文献126篇,涉及CKD患者45382例;涉及证型129种,证素37种(其中病性证素23个,病位证素14个),证候要素组合形式7种。频率>5%的6个证型依次为脾肾气虚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病性证素:包含实性证素16个,虚性证素7个。频率>5%的6个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湿、阴虚、血瘀、热、阳虚。病性证素组合分布形式共61种,频率>5%的7种组合为气虚、血瘀、湿+热、阳虚、湿、阴虚、气虚+阴虚;病位证素:频率>5%的3个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病位组合分布形式共23种,频率>5%的3种病位证素为脾+肾、肾、肝+肾;证候要素组合形式: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证素7大类,以二证素组合为多(46.36%)。关联分析显示脾-胃支持度最高,湿-热-脾、经络-筋骨、脾-水停-气虚、脾-胃-湿置信度最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4个聚类组。可见CKD证候表现为虚实夹杂,脾肾气虚证是CKD最常见的证候类型。CKD病位主要在肾、脾、肝,气虚、湿、阴虚、血瘀、热、阳虚是常见病性证素。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证型
证素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Key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yndrome
syndrome element
data mining
literature research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代茶饮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鹏
邱模炎
段瑶
李楠
尉万春
王绍华
栾洁
闫二萍
刘晓丽
康羽
李晓娟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北
京
中医
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生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48-2551,共4页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级课题(WJYY2014-YY-046)
文摘
目的:评价中药代茶饮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治疗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新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阴两虚合并湿浊血瘀证的血液透析口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渴时口服小包装中药饮片代茶饮,对照组口渴时饮水缓解,观察4周。结果:观察组(中药代茶饮组)XQ(口渴程度评分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XQ评分较治疗前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X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口渴严重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透析充分性以及血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均值±标准差中的均值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中药代茶饮可有效改善血透患者的口渴症状;可减轻口渴程度;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相对值有下降趋势;对于血透患者的血钾、透析充分性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口渴
中药代茶饮
Keywords
taking Chinese herbs as tea
hemodialysis
thirst
分类号
R495.5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灸法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李葆青
邱模炎
李楠
王绍华
栾洁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233-1236,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灸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纸管贴穴灸疗器艾灸足三里、三阴交(两穴左右交替选用)及关元。比较两组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症状性低血压发生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期第3个疗程,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差异持续至随访期第2个月;治疗期和随访期治疗组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疗可以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起效缓慢,但作用持久,同时可以增强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耐受性,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关键词
灸疗
血液透析
低血压
Keywords
Moxibustion
Hemodialysis
Hypotension
分类号
R459.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容川“中西汇通”肝脏理论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尉万春
李成卫
王庆国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北
京
中医
药大学基础医
学院
金匮教研室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58-1661,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编号:2011CB505100)
文摘
唐容川是早期倡导中西汇通的著名医家,在西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产生巨大冲击的历史背景下,唐容川立足中医基本理论,借鉴西医学重要生理病理学机理,重新诠释了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功能,是中西汇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脏腑结构决定功能,有相应的形质才会产生相应的气化功能,并且对"肝藏血,主疏泄"这一肝脏功能有独特的认识,这对后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象理论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立足学术历史演变,阐释唐容川在中西汇通视角下肝脏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唐容川所构建的肝脏理论结构和学术特点,为今后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唐容川
肝理论
形质
气化
Keywords
Tang Rongchuan
Liver theory
Form and quality
Qi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R256.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
乔雪
邱模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药代茶饮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的临床研究
刘鹏
邱模炎
段瑶
李楠
尉万春
王绍华
栾洁
闫二萍
刘晓丽
康羽
李晓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灸法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李葆青
邱模炎
李楠
王绍华
栾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容川“中西汇通”肝脏理论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尉万春
李成卫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