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志正调理脾胃学术思想 被引量:36
1
作者 顾珈裔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23-1324,共2页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多年临证过程中总结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为其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核心。"持中央,运四旁"指调理脾胃是治疗脾胃乃至五脏六腑、经脉、肌肉、四肢百骸疾病的核心。"...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多年临证过程中总结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为其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核心。"持中央,运四旁"指调理脾胃是治疗脾胃乃至五脏六腑、经脉、肌肉、四肢百骸疾病的核心。"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分别是指调理脾胃的三大法则:疏肝解郁,调脾和胃;升降相因,燮理气机;燥湿相济,健脾和胃。"纳化常"是调理脾胃的最终目的,即恢复脾胃正常的受纳与运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路志正 调理脾胃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旖晴 杨洋 +3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孙晓红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温肾健脾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耳穴埋豆。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及胃肠激素[包括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及IBS-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IB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5-HT、VIP、SP、SS、CC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VIP、SP、C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应用于IBS-D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温肾健脾法 耳穴埋豆 临床疗效 胃肠激素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宇 苏晓兰 +3 位作者 杨晨 朱佳杰 李依洁 宋熠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8-1331,共4页
回顾文献资料,对补中益气汤在肾脏相关疾病中的指导理论、临床应用、机制研究等内容进行探讨,总结目前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肾脏病的相关临床研究多集中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脏病蛋白尿等病症,均能取得肯定疗效。然而... 回顾文献资料,对补中益气汤在肾脏相关疾病中的指导理论、临床应用、机制研究等内容进行探讨,总结目前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肾脏病的相关临床研究多集中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脏病蛋白尿等病症,均能取得肯定疗效。然而目前临床研究仍存有不足,需在今后相关研究中,以高证据级别的临床研究为基础,进一步验证补中益气汤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索相关取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晓红 张旖晴 +3 位作者 刘涛 刘登科 许爱丽 魏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682-686,共5页
目的:观察四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疗效作用机制,为临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 目的:观察四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疗效作用机制,为临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予以日常生活指导及当飞利肝宁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四合汤加减辨治,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化生长因-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炎性反应递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脏彩色超声评分的变化;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ALT,AST、TGF-β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ALT,AS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SOD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递质IL-6、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治疗后肝脏彩色超声评分均较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合汤加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还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脏组织学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疗效 生化指标 炎性指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玮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经验 被引量:20
5
作者 苏晓兰 于冰娥 +1 位作者 杨晨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魏玮教授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博采众长,临证三十余载,学验颇丰,善于运用经方化裁治疗内科时令病和疑难杂症,对脾胃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独到,尤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笔者有幸师从魏师,总结治疗准则:"辛... 魏玮教授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博采众长,临证三十余载,学验颇丰,善于运用经方化裁治疗内科时令病和疑难杂症,对脾胃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独到,尤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笔者有幸师从魏师,总结治疗准则:"辛开苦降""活血理气""顾护胃气""宁心安神",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恢复脾之升、运化水谷,胃之降、受纳水谷之功能。本文就其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治疗方法及特色经验进行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 学术经验 魏玮 辛开苦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芩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及相关癌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旖晴 魏玮 +4 位作者 程遥 苏晓兰 王晨 刘涛 许爱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2287-2291,2298,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芩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及相关癌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中使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大,18~22 g)。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设定温度20~25℃,将动物饲养在12 h明暗循环的笼子中,小鼠可自由获取标准食物和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芩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及相关癌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中使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大,18~22 g)。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设定温度20~25℃,将动物饲养在12 h明暗循环的笼子中,小鼠可自由获取标准食物和水。根据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诱导组、黄芩汤组、肿瘤诱导组、黄芩汤+肿瘤组,第11天处死小鼠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肿瘤个数和肿瘤大小。本研究采用右旋糖酐硫酸钠对小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诱导;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结肠组织学进行分析;通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炎症反应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对白细胞进行计数分析;同时每天监测和记录实验小鼠体质量。结果:诱导组较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降低(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中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升高(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白细胞含量、脾脏指数升高(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白细胞含量、脾脏指数降低(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结肠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升高(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肠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降低(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MPO活性升高(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MPO活性降低(P<0.05)。黄芩汤+肿瘤组较肿瘤诱导组肿瘤负荷、肿瘤大小都减小(均P<0.05)。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其炎症及肿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芩汤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 动物实验 炎症 免疫组化法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玮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涛 苏晓兰 +4 位作者 毛心勇 刘倩 吴宝麒 韩娟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3-85,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根据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临床表现形式,当归属于祖国医学中"休息痢""肠澼""大瘕泄""久泻""久痢"等病证范畴。吾师魏玮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了和脾肾... 溃疡性结肠炎根据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临床表现形式,当归属于祖国医学中"休息痢""肠澼""大瘕泄""久泻""久痢"等病证范畴。吾师魏玮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了和脾肾阳虚有关,还与肺之"主气"功能失常密切相关,"滞、郁、瘀、虚"为其主要病理因素,临证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兼见肺气不足的表现。魏师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出治疗本病当补益肺气,兼顾脾肾,同时结合调枢通胃理论,从肺治肠,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肺论治 调枢通胃 溃疡性结肠炎 肺与大肠相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对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旖晴 魏玮 +4 位作者 杨俭勤 王晨 韩艳 苏晓兰 孙晓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在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中的作用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购置Wistar大鼠75只,随机取Wistar大鼠15只设为对照组;剩余60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MH制备大鼠结肠癌癌前病变(异常肠腺病灶,ACF)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在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中的作用机制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购置Wistar大鼠75只,随机取Wistar大鼠15只设为对照组;剩余60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MH制备大鼠结肠癌癌前病变(异常肠腺病灶,ACF)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高剂量组(3.10 g/kg灌胃)、中剂量组(1.55 g/kg灌胃)和低剂量组(0.775 g/kg灌胃)给予温肾健脾法干预,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结构、HE染色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血清D乳酸、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中剂量组造模第2、6、17周ACF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低剂量组黏膜轻到中度慢性炎,局灶淋巴细胞聚集伴挤压,淋巴组织增生,局灶腺体轻度异型增生,个别黏膜腺癌形成。中剂量组黏膜轻度慢性炎,淋巴滤泡形成,未见异型增生及癌形成。高剂量组:黏膜轻-中度慢性炎,伴有轻到中度异型增生;中剂量组sIgA水平高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P<0.05);血清D乳酸、IL-17水平低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P<0.05)。结论中剂量温肾健脾法用于结肠癌癌前病变大鼠中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调节sIgA、血清D乳酸、IL-17水平,减轻肠黏膜结构损伤及异型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健脾法 结肠癌癌前病变 肠道菌群结构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观察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晓兰 卿香丽 +4 位作者 张涛 王琳 张格知 姚梦茜 魏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66-772,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模型评价后,3...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热化湿调枢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其余小鼠均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模型评价后,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中、低剂量组。后3组分别给予3.38、1.69、0.845 g/(kg·d)清热化湿调枢方混悬液0.5 mL灌胃;美沙拉嗪组给予0.52 g/(kg·d)美沙拉嗪混悬液0.5 mL灌胃;其余小鼠给予0.5 mL纯水灌胃,均1次/d,干预10 d。干预过程中测量小鼠体质量,干预结束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远端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ting测定结肠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水平,计算p-NF-κB p65/NF-κB p65值,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KC/CXCL1)的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结肠长度一定程度恢复,结肠组织病理炎症减轻,干预前后DAI差值增加(均P<0.05);p-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值、IL-1β、KC/CXCL1、IL-6、TNF-α的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清热化湿调枢方能够改善UC小鼠症状、修复结肠黏膜,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抑制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化湿调枢方 结肠组织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介质 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仁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60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涛 瞿先侯 +1 位作者 尹璐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59-561,共3页
目的:评价三仁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三仁润肠方治疗,每日早晚餐前100 m L,疗程4周;对照组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每次15 m L,每日2次,疗程4周。两组均于初诊首... 目的:评价三仁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三仁润肠方治疗,每日早晚餐前100 m L,疗程4周;对照组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每次15 m L,每日2次,疗程4周。两组均于初诊首日、第2周、第4周、停药后1个月进行便秘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之间中医证候积分,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较对照组有效率(46. 43%)有明显的优势(P <0. 05),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6. 67%)仍高于对照组(21. 43%)。结论:三仁润肠方可以显著增加FC患者的排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以及缓解腹胀,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仁润肠方 功能性便秘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选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爱丽 向兴华 +5 位作者 史海霞 刘登科 严宁娟 张旖晴 杨伟 魏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腧穴组方规律,挖掘临床有效的核心穴位组方。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发表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经过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腧穴组方规律,挖掘临床有效的核心穴位组方。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发表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经过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采集针刺治疗FC随机对照试验中腧穴处方的关键信息。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单一穴位和经脉取穴的使用频次,关联分析探讨不同腧穴之间的联用规律,关联规则图表达穴位处方配伍关系。结果:纳入随机对照试验26项,共计腧穴29个。针刺治疗FC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天枢、上巨虚、中脘;经脉取穴使用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支持度较高且配伍频数排在前3位的两穴配伍为天枢与上巨虚,天枢与中脘,天枢与足三里;排在前2位的三穴配伍为天枢、上巨虚与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与支沟。结论:天枢是针刺治疗FC最常用的腧穴,以天枢、上巨虚为核心穴位组方可为临床实践与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功能性便秘 腧穴 随机对照试验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吴冬 荣培晶 +4 位作者 王宏才 魏玮 侯理伟 王瑜 李少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27-631,共5页
目的:观察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对照刺激,观察组采用耳甲电针刺激,所有... 目的:观察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对照刺激,观察组采用耳甲电针刺激,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命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命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及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2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甲电针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各项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甲电针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命质量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作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霜霜 瞿先侯 +4 位作者 苏晓兰 杨洋 国嵩 徐楚楚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28-131,I0002,共5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探索酸枣仁作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搜集酸枣仁的有效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和疾病信息,依据药理学特征对其进行筛选,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互作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探索酸枣仁作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搜集酸枣仁的有效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和疾病信息,依据药理学特征对其进行筛选,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质互作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Cluego插件对其进行GO和KEGG生物功能分析。结果筛选出酸枣仁的化合物11个。GO生物过程分析发现,酸枣仁主要富集在调节肌肉收缩、调节平滑肌收缩、磷酸盐C-GPR通路、单胺递质转运、核受体激活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显著富集的通路中与精神神经疾病相关的有cGMP-PKG信号通路、安非他明成瘾、可卡因成瘾、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结论酸枣仁对神经精神疾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其中对药物成瘾和抑郁症有较显著的富集作用,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神经疾病 精神疾病 药物成瘾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调枢通胃”理论在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毛心勇 郭宇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067-2070,共4页
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创新思维为指导,整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对功能性胃肠病之病机进行系统归纳,创新提出'调枢通胃'理论,高度概括健脾益胃—调脏腑之枢,和解少阳—调开阖之枢,开窍安神—调神明之枢,调... 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创新思维为指导,整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对功能性胃肠病之病机进行系统归纳,创新提出'调枢通胃'理论,高度概括健脾益胃—调脏腑之枢,和解少阳—调开阖之枢,开窍安神—调神明之枢,调枢通胃、寒热平调等诊治原则。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时,灵活运用'调枢通胃'理论,在缓解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症状的同时兼顾脾胃气机之升降,少阳枢机之畅达,心脑机能之正常,往往能起到标本兼治的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调枢通胃 脾胃 少阳 神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雨烟 张涛 +3 位作者 苏晓兰 毛心勇 罗梦雪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索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整理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251张门诊处方,将中药录入Excel 2013并进行频次统计,然后通过SPSS Clementine 12.0、SPSS 20.0软件对处方中涉... 目的探索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整理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251张门诊处方,将中药录入Excel 2013并进行频次统计,然后通过SPSS Clementine 12.0、SPSS 20.0软件对处方中涉及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用药频次分析显示,251首处方中常见的高频药物有:干姜(1.00)、黄芩(0.99)、黄连(0.99)、生姜(0.99)、大枣(0.99)、清半夏(0.94)、太子参(0.91)、炒谷芽(0.71)、炒麦芽(0.71)等。(2)药物功效频次分析显示:常用的药物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化湿药、消食药。(3)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生姜-大枣-太子参"为强关联组合。(4)聚类分析将频次≥25的高频药物聚为6类,分别为:炒谷芽、炒麦芽、苍术、白术;生姜、大枣、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太子参;炒酸枣仁、首乌藤;枳壳、厚朴;炙甘草、炒白芍、延胡索;黄芪、丹参、玫瑰花、龙胆、郁金。结论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处方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法以辛开苦降、调枢通胃,并注重顾护中焦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魏玮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方证述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霜霜 独思静 +1 位作者 杨洋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45-47,共3页
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在主治、配伍、方义等方面存在争议,回归《伤寒论》原文,辨析其主治应为寒热错杂痞证,素体虚弱是根本,气机逆乱,升降失司是关键;结合《神农本草经》辨析其君药与方义,黄连与半夏为君药可解决主要症结,用辛散、苦泄、... 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在主治、配伍、方义等方面存在争议,回归《伤寒论》原文,辨析其主治应为寒热错杂痞证,素体虚弱是根本,气机逆乱,升降失司是关键;结合《神农本草经》辨析其君药与方义,黄连与半夏为君药可解决主要症结,用辛散、苦泄、甘补以纠虚实、寒热、升降之偏,恢复中焦之动态平衡为其方义;结合现代临床应用进展,总结其治疗要点为胃痞或是素体虚弱,升降失司,阴阳失和,寒热错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病机 君药 方证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乌梅抗结直肠癌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潘雨烟 罗梦雪 +3 位作者 方霜霜 徐楚楚 苏晓兰 魏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4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乌梅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靶点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乌梅的有效成分、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搜集结直肠癌的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乌梅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靶点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乌梅的有效成分、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搜集结直肠癌的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乌梅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有58个,蛋白互作网络提示TP53、AKT1、MAPK8、JUN、EGF、TNF等可能是乌梅抗结直肠癌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08个细胞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88条相关信号通路,主要包括p53、TNF、HIF-1等。结论:乌梅抗结直肠癌可能是多靶点、多通路及多层次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乌梅 结直肠癌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潘雨烟 苏晓兰 +6 位作者 许爱丽 布天杰 徐楚楚 毛心勇 罗梦雪 方霜霜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9-13,221,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附子理中汤所有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与IBS-D有关的疾病靶点,并借助Cytoscape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附子理中汤所有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与IBS-D有关的疾病靶点,并借助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药物-疾病靶点交互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蛋白进行GO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共得到114个活性成分,167个药物潜在靶点。2个疾病数据库以"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为搜索条件共收集到2279个疾病靶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04个。根据PPI网络筛选出附子理中汤干预IBS-D的核心靶标蛋白91个,主要涉及JUN、MAPK3、MAPK1、TNF、AKT1、STAT3、RELA、MAPK14、NR3C1等。根据错误发现率(FDR)<0.05,确定GO基因功能12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65条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附子理中汤治疗IBS-D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为附子理中汤的临床应用以及IBS-D相关疾病的基础或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汤 网络药理学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痞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来要良 魏玮 +1 位作者 刘永 史海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51-85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消痞通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消痞通降汤,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经过4周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 目的:观察中药消痞通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消痞通降汤,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经过4周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药消痞通降汤可以明显改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上腹疼痛、恶心、厌食、烧心、泛酸症状(P<0.01),尤其是早饱感、上腹痛、烧心、泛酸、嗳气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总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辛开苦降法为组方原则的消痞通降汤对FD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吗丁啉对照组,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辛开苦降 消痞通降汤 寒热错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