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3-05,运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证据分布特点。结果纳入的126篇系统评价发表年限为2003—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3篇为中等质量、64篇为低质量、49篇为极低质量。证据图显示,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研究证据主要分布于18个临床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颈源性头痛、寰枢关节半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腰扭伤、脊柱侧弯、髋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肩袖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呈现出有益或可能有益的效应。结论手法治疗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证据,未来仍需多层级机构间联动合作,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体系,提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索手法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的优势所在。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医方法(针灸、推拿、针刀、中药、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ce Library数据库中医方...目的: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医方法(针灸、推拿、针刀、中药、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ce Library数据库中医方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各库建库至2021年5月。2位研究员独立按照制定的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RStudio、addis⁃1.16.6软件进行贝叶斯模型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计2074例受试者,涉及6种干预措施,分别为单纯神经阻滞、中药联合神经阻滞、针灸联合神经阻滞、针刀联合神经阻滞、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推拿联合神经阻滞。网状分析结果显示:(1)在有效率上,除牵引联合神经阻滞外,其它干预措施均优于单纯神经阻滞,针灸、针刀、推拿、中药分别联合神经阻滞优于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概率排在第一位的为针灸联合神经阻滞。(2)在VAS评分上,除牵引联合神经阻滞外,其它干预措施优于单纯神经阻滞,中药、推拿、针刀分别联合神经阻滞优于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概率排序排结果最优的干预措施为中药联合神经阻滞。(3)在JOA评分上,两两干预措施之间比较无统计差异,概率排序第一的为中药联合神经阻滞。结论:中医疗法联合神经阻滞优于单纯神经阻滞,中药联合神经阻滞和针灸联合神经阻滞措施在治疗LDH疗效较好,牵引联合神经阻滞疗效较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北京市长辛店地区绝经后女性骨量状态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长辛店地区纳入符合研究方案的绝经后女性,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共计743例绝经后女性纳入本研究,...目的探讨北京市长辛店地区绝经后女性骨量状态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长辛店地区纳入符合研究方案的绝经后女性,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共计743例绝经后女性纳入本研究,根据骨密度诊断确定骨量正常95例,骨量减少343例,骨质疏松305例,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1.05%。骨质疏松人群年龄更大,体重指数更低,绝经年龄更低,绝经年限更长(P<0.01)。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骨钙素(osteocalcin,O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血镁(magnesium,Mg)含量均随着骨量减少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β-CTX(OR=9.662)、ALP(OR=1.008)和OST(OR=1.089)含量变化与骨丢失程度成正比(P<0.05)。结论北京市长辛店地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临床中联合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及骨密度,可能对全面监测骨的健康状态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利用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 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预测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用并进行初步试验验证。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玄胡索...目的:利用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 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预测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用并进行初步试验验证。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玄胡索散中单味药化学成分信息,利用BATMAN-TCM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路与疾病,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预测其治疗OA的作用。采用前交叉韧带横断联合半月板切除术造OA大鼠模型,经玄胡索散治疗后观察其对OA大鼠膝关节组织病理学与总胶原的影响,初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经BATMANTCM预测发现玄胡索散能作用于多条与OA相关通路,并具有治疗多种骨相关疾病的功效,动物试验表明玄胡索散能明显抑制OA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P〈0.05)与胶原降解(P〈0.05)。结论:BATMAN-TCM预测结果较为可靠,玄胡索散具有治疗OA的潜在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03-05,运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证据分布特点。结果纳入的126篇系统评价发表年限为2003—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3篇为中等质量、64篇为低质量、49篇为极低质量。证据图显示,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研究证据主要分布于18个临床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颈源性头痛、寰枢关节半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腰扭伤、脊柱侧弯、髋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肩袖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呈现出有益或可能有益的效应。结论手法治疗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证据,未来仍需多层级机构间联动合作,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体系,提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索手法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的优势所在。
文摘目的: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医方法(针灸、推拿、针刀、中药、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ce Library数据库中医方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各库建库至2021年5月。2位研究员独立按照制定的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RStudio、addis⁃1.16.6软件进行贝叶斯模型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计2074例受试者,涉及6种干预措施,分别为单纯神经阻滞、中药联合神经阻滞、针灸联合神经阻滞、针刀联合神经阻滞、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推拿联合神经阻滞。网状分析结果显示:(1)在有效率上,除牵引联合神经阻滞外,其它干预措施均优于单纯神经阻滞,针灸、针刀、推拿、中药分别联合神经阻滞优于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概率排在第一位的为针灸联合神经阻滞。(2)在VAS评分上,除牵引联合神经阻滞外,其它干预措施优于单纯神经阻滞,中药、推拿、针刀分别联合神经阻滞优于牵引联合神经阻滞,概率排序排结果最优的干预措施为中药联合神经阻滞。(3)在JOA评分上,两两干预措施之间比较无统计差异,概率排序第一的为中药联合神经阻滞。结论:中医疗法联合神经阻滞优于单纯神经阻滞,中药联合神经阻滞和针灸联合神经阻滞措施在治疗LDH疗效较好,牵引联合神经阻滞疗效较差。
文摘目的探讨北京市长辛店地区绝经后女性骨量状态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长辛店地区纳入符合研究方案的绝经后女性,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共计743例绝经后女性纳入本研究,根据骨密度诊断确定骨量正常95例,骨量减少343例,骨质疏松305例,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1.05%。骨质疏松人群年龄更大,体重指数更低,绝经年龄更低,绝经年限更长(P<0.01)。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骨钙素(osteocalcin,O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血镁(magnesium,Mg)含量均随着骨量减少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β-CTX(OR=9.662)、ALP(OR=1.008)和OST(OR=1.089)含量变化与骨丢失程度成正比(P<0.05)。结论北京市长辛店地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临床中联合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及骨密度,可能对全面监测骨的健康状态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文摘目的:利用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 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预测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用并进行初步试验验证。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玄胡索散中单味药化学成分信息,利用BATMAN-TCM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路与疾病,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预测其治疗OA的作用。采用前交叉韧带横断联合半月板切除术造OA大鼠模型,经玄胡索散治疗后观察其对OA大鼠膝关节组织病理学与总胶原的影响,初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经BATMANTCM预测发现玄胡索散能作用于多条与OA相关通路,并具有治疗多种骨相关疾病的功效,动物试验表明玄胡索散能明显抑制OA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P〈0.05)与胶原降解(P〈0.05)。结论:BATMAN-TCM预测结果较为可靠,玄胡索散具有治疗OA的潜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