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风药胜湿”的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赵永鑫
刘南阳
裴卉
李浩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综合内科
-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36-2338,共3页
-
文摘
“风药胜湿”理论源于秦汉,成于金元,经过历代医家的完善补充,“风药胜湿”理论日趋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疗中。金元医家李东垣运用“药类法象”的思想,将《内经》中“风胜湿”引入临床,确立了“风药胜湿”理论。该理论作为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和模式。本文讨论的“风药胜湿”中风药,所指为“药中味薄者”,即现代意义上的狭义风药。“风药胜湿”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风药健脾、风药升阳、风药宣肺、风药开玄、风药增效五个方面。风药升散之性易耗气伤阴,损人元气,使用时应注意配伍和用药时长,以求祛邪而不伤正。
-
关键词
风药
脾胃论
药类法象
风能胜湿
玄府
柴胡
升麻
增效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