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治血三法分期辨治斑秃
1
作者 张明 郭玉峰 +4 位作者 张培初 高宁 孙莹欣 孙唯嘉 马小媛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7期159-162,共4页
本文阐明斑秃发病与血之虚实变化间的联系,提出血虚为斑秃发病之本,血热和血瘀为斑秃发病之标。根据不同分期血之虚实变化特点,提出斑秃的中医治疗应紧扣“血”字,总结斑秃治血三法。进展期以血热为主、热极生风,治疗重在清热凉血、养... 本文阐明斑秃发病与血之虚实变化间的联系,提出血虚为斑秃发病之本,血热和血瘀为斑秃发病之标。根据不同分期血之虚实变化特点,提出斑秃的中医治疗应紧扣“血”字,总结斑秃治血三法。进展期以血热为主、热极生风,治疗重在清热凉血、养血生发;静止期以血瘀为主、湿瘀互结,治疗重在活血化瘀、通窍生发;恢复期以血虚为主、肝肾不足,治疗重在滋补肝肾、宁血补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血热 血瘀 血虚 治血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血同调探讨背俞穴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
2
作者 张明 郭玉峰 +3 位作者 高宁 张培初 储心乔 孙莹欣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4期132-135,共4页
“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皮肤病虽发于肌表,但其发病和转归与内在脏腑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异常导致的气血失和参与皮肤病发病过程。相关背俞穴的选择需因病、因证、因时制宜,以调理脏腑功能,达气血同调的目的,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皮肤状况... “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皮肤病虽发于肌表,但其发病和转归与内在脏腑关系密切,脏腑功能异常导致的气血失和参与皮肤病发病过程。相关背俞穴的选择需因病、因证、因时制宜,以调理脏腑功能,达气血同调的目的,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皮肤状况改善和皮损修复。本文基于气血同调理论,探讨背俞穴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以期为皮肤病的针灸临床治疗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穴 脏腑 气血同调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素秋 梁芳 +1 位作者 孟思璠 陈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5期516-518,共3页
中医药在促进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在中医经典古籍及现行文献中,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及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均有探讨。本文在综观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古... 中医药在促进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在中医经典古籍及现行文献中,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及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均有探讨。本文在综观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古代、现代中医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现行中医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发挥中医健康教育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中医 护理 社区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文献回顾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伟明 许焕芳 刘志顺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13-217,共5页
针灸治疗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研究文献显示针灸干预方式具体有毫针、电针、衬垫灸、艾灸、耳穴压豆、穴位埋线。治疗POI时以辨病选穴常见,体穴常用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耳穴以内分泌、卵巢、肝多见。治疗频次、疗程随干预方... 针灸治疗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研究文献显示针灸干预方式具体有毫针、电针、衬垫灸、艾灸、耳穴压豆、穴位埋线。治疗POI时以辨病选穴常见,体穴常用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耳穴以内分泌、卵巢、肝多见。治疗频次、疗程随干预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异,针灸治疗POI有即时疗效,可能有一定远期疗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针灸治疗POI的实验研究文献数量有限,针灸干预措施以毫针、穴位埋线常见,用穴上以关元穴频次最高,针灸对模型动物的疗效可体现在缩短动情周期、增加卵巢和子宫质量、提高血清E2水平以及减轻其全身不良反应,起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针灸通过升高外周血和下丘脑β-EP水平,调节紊乱的NEI网络系统,进而防治P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临床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伟明 王扬 赵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308-1311,共4页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ca insufficiency,POI)影响育龄期女性正常月经、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常规治疗存在局限。针灸治疗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疗法安全,可恢复POI患者月经、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临床不适症状,且有一定远期疗...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ca insufficiency,POI)影响育龄期女性正常月经、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常规治疗存在局限。针灸治疗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疗法安全,可恢复POI患者月经、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临床不适症状,且有一定远期疗效。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不区分设定主、次要结局指标,未计算样本量,不重视疗后随访,缺乏针灸安全性报告,忽视研究方案注册等问题。笔者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今后相关研究整体质量,增加结论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针灸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闭经诊疗特点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伟明 刘志顺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闭经的诊疗特点和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2年)、PUBMED(1966~2012年)中针灸治疗闭经的文献,分析总结常用...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闭经的诊疗特点和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2年)、PUBMED(1966~2012年)中针灸治疗闭经的文献,分析总结常用的针灸干预措施、闭经证型分布,针灸对其治疗时的辨证和选穴特点、针灸频次、疗程、疗效、随访、安全性。结果纳入18篇文献中,体针治疗闭经占61.11%(11/18);针灸临床辨治闭经时常用的证型有气血不足(27.78%,5/18)、气滞血瘀(22.22%,4/18);入选的文献中使用辨病选穴的文献有8篇,占44.44%(8/18),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是关元(8/18,44.44%)、三阴交(7/18,38.89%)、中极(5/18,27.78%)、气海(5/18,27.78%)、肾俞(5/18,27.78%)、中脘(5/18,27.78%),基于中医证型的取穴或配穴所选穴位集中来自于脾经、胃经、任脉;针灸治疗频次每天1次占55.56%(10/18);针灸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占38.89%(7/18);针灸治疗闭经的有效率随不同干预措施存在差异,在72.72%~100%之间;针灸治疗闭经的文献随访率不高,仅占5.56%(1/18)。入选文献中未见到对针灸治疗闭经的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针灸临床治疗闭经以体针常见;针灸临床辨治闭经时常用的证型有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针灸治疗闭经取穴方式常见为辨病选穴,具体是关元、三阴交、中极、气海、肾俞、中脘;基于中医证型的取穴或配穴所选穴位多取自脾经、胃经、任脉;针灸每天1次,一般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在临床上多被采用。针灸治疗闭经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经 针灸 诊疗特点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概况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驰 叶永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其病因病机是肺、脾、肾三脏虚损,加上风寒、异气之外邪侵袭而致鼻窍不利,临证多将本病分为肺气虚弱、肺脾气虚、肾精亏虚三型。回顾近20年相关文献,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多在80%以上,且方法...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其病因病机是肺、脾、肾三脏虚损,加上风寒、异气之外邪侵袭而致鼻窍不利,临证多将本病分为肺气虚弱、肺脾气虚、肾精亏虚三型。回顾近20年相关文献,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多在80%以上,且方法多样,除传统针法、灸法外,还有多种外治法。在不同疗法中,穴位的选择各有特点,如针法选穴多远近配合、标本兼治,或从病机入手,选肺、脾、肾三经之穴,或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阳经、足厥阴经等循行经过鼻部的经脉穴位。灸法多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扶正固本。其他外治法以中医理论结合西医手段,开阔了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针灸疗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窥镜观察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楠 叶永铭 汪玉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942-943,共2页
本文通过观察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症状及鼻腔黏膜的变化情况,用鼻内窥镜下鼻甲图片,生动说明针灸的治疗效果。针刺大椎、迎香、列缺、合谷并隔姜灸大椎穴,12次治疗后鼻窥镜下黏膜颜色由苍白变淡红色,提示黏膜炎症状态改善,但... 本文通过观察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症状及鼻腔黏膜的变化情况,用鼻内窥镜下鼻甲图片,生动说明针灸的治疗效果。针刺大椎、迎香、列缺、合谷并隔姜灸大椎穴,12次治疗后鼻窥镜下黏膜颜色由苍白变淡红色,提示黏膜炎症状态改善,但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窥镜 针灸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呆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芳 张素秋 +2 位作者 郑红 王珊 和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1期1286-1289,共4页
呆病(西医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低下,对社会、家庭均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临床现状,对呆病的预防、特色护理等方面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 呆病(西医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低下,对社会、家庭均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临床现状,对呆病的预防、特色护理等方面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今后提高呆病的中医护理质量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呆病 中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碧英教授针灸“止痛四法”经验撷菁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盼 李贺 黄漫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406-1409,共4页
韩碧英教授认为疼痛当属痹症范畴,并指出调整卫气是针刺止痛机理,而井穴、原穴及络穴为干预卫气常用的穴位。韩教授根据《内经》中"是动病及所生病"所述内容,进行经络辨证,内因致痹多责之后天之本脾胃,外因致痹多责之肝脾肾... 韩碧英教授认为疼痛当属痹症范畴,并指出调整卫气是针刺止痛机理,而井穴、原穴及络穴为干预卫气常用的穴位。韩教授根据《内经》中"是动病及所生病"所述内容,进行经络辨证,内因致痹多责之后天之本脾胃,外因致痹多责之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邪中于肌表,当以经络辨证为主;若邪气循经入里内舍于脏腑,当以脏腑辨证为主,兼调经络。韩教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针灸"止痛四法"。"补原通络法"和"相交相贯法"可调整卫气治疗经络痹,"五输连用法"多用于治疗脏腑功能失调的脏腑痹,而"深刺输郄法"可治经络脏腑的一切痛症,经临床验证,疗效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碧英 痛症 针灸 原络穴 交会穴 五输穴 输穴 郄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具有家族分布特点的肯尼迪病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建军 张维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通过对1例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患者的治疗,认为针灸治疗肯尼迪病有一定优势,可以改善患者肌无力状况,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肯尼迪病 家族分布特点 针灸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超声对PF患者针刺疗法治疗前后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项东英 车竞 +4 位作者 李远竞 刘晓宁 王伟明 施嘉祥 孔繁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成像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对慢性足底筋膜炎(PF)患者针刺疗法治疗前后超声参数变化,评估针刺疗法对慢性PF临床疗效与作用。方法选取慢性PF患者78例(95只足),分为针刺组(26例,33只足)、安慰针组(26例,32只足)及等待...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成像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对慢性足底筋膜炎(PF)患者针刺疗法治疗前后超声参数变化,评估针刺疗法对慢性PF临床疗效与作用。方法选取慢性PF患者78例(95只足),分为针刺组(26例,33只足)、安慰针组(26例,32只足)及等待治疗组(26例,30只足)。针刺组使用针灸针治疗;安慰针组采用平头针治疗;等待治疗组不予特殊治疗。分别记录三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灰阶超声(厚度、回声、是否有钙化、筋膜内ROI中最高频率亮度水平和平均亮度水平)及彩色超声特征(筋膜血流)和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特征(计算观测部位与周围软组织的弹性应变比),评估灰阶成像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慢性PF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及诊断价值。结果针刺组治疗前后在筋膜厚度、弹性应变比、筋膜内ROI中灰阶最高频率亮度水平和平均亮度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针组治疗前后仅在筋膜厚度、弹性应变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待治疗组各参数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成像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清晰、量化显示慢性PF患者治疗前后各参数变化,对临床评估慢性PF治疗后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灰阶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阳调神”论治失眠抑郁共病针刺思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昊 杨敏 +2 位作者 朱力立 孙元杰 刘志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99-902,共4页
失眠程度与抑郁发作具有显著相关性,两者互为因果。失眠抑郁共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临床诊病思路繁多,治疗效果褒贬不一。本文认为诊治失眠抑郁共病应找准核心病机,异病同治,从阳气运行失司着手,将此病归纳为两类,其一为阳气沉郁不振... 失眠程度与抑郁发作具有显著相关性,两者互为因果。失眠抑郁共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临床诊病思路繁多,治疗效果褒贬不一。本文认为诊治失眠抑郁共病应找准核心病机,异病同治,从阳气运行失司着手,将此病归纳为两类,其一为阳气沉郁不振则阳不入阴、精神萎靡;其二为阳气浮越而上则阴不制阳、精神虚亢,并提出应将“通阳调神”作为治疗失眠抑郁共病的总体指导原则,阳气通畅则寤寐有常,神志调和。针刺治疗应从刺激“头背部”阳经宣阳开郁、振奋阳气,刺激“胸腹部”阴经穴位从阴引阳、镇静安神,加上特定取穴疏通脏腑阳气三个方面阐述针刺思路,以期能够使阳气运行有序,脏腑精气通畅,心神充养而达到镇静安眠开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失眠 抑郁 针刺 通阳 调神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艳华 王如然 +3 位作者 丁文涛 张蕊 高妍彦 常丽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与针灸干...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与针灸干预。持续干预4周。结果干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达到82.9%和95.7%,治疗组的有效率经过卡方检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分别为(6.00±1.00)分和(5.99±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0.89±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42)分](P〈0.05)。两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评分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安全性好,可提高预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后遗症 针灸 护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症—位”结合取穴电针深刺治疗盆底疾病 被引量:9
15
作者 莫倩 吴佳霓 +2 位作者 杜若桑 王伟明 刘志顺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949-951,共3页
盆底疾病病位位于盆底部,涉及脏腑有膀胱、大肠、胞宫;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冲任脉;临床症状因病变脏器不同而不同,根据"病—症—位"结合,取穴以盆底及下腹部穴位为主,结合不同盆底神经分布支配来确定最终主穴:... 盆底疾病病位位于盆底部,涉及脏腑有膀胱、大肠、胞宫;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冲任脉;临床症状因病变脏器不同而不同,根据"病—症—位"结合,取穴以盆底及下腹部穴位为主,结合不同盆底神经分布支配来确定最终主穴:中髎、次髎、会阳、关元、归来;采用电针深刺,刺至病所,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症-位”结合 盆底疾病 电针 深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湿热敷技术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晓红 闫蓓 +2 位作者 樊艳美 张林玉 张素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43-346,共4页
对应用中药湿热敷技术改善中风患者痉挛、缓解疼痛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中影响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因素,为提高我国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风 脑卒中 肢体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维 彭唯娜 刘志顺 《循证医学》 CSCD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1966-2007年)、EMBASE(1984-2007年)、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7年)和截至2007年底的中文全文数据库(CNKI、VIP)。纳...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1966-2007年)、EMBASE(1984-2007年)、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7年)和截至2007年底的中文全文数据库(CNKI、VIP)。纳入针刺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包括2篇英文文献,所有纳入文献均存在一定方法学缺陷,包括随机方法描述不清、未进行分配隐藏等。与包括中成药、中药汤剂在内的6种不同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提示针刺在缓解疲劳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同时,针刺在改善疲劳以外的其他症状包括头痛(相对危险度1.37,95%可信区间1.07~1.75)和肌肉骨骼痛(相对危险度1.74,95%可信区间1.28~2.36)方面疗效优于中成药组。另外,有1个研究提示针刺在改善患者精神状况的2个方面包括恐惧(标准平均差-0.51,95%可信区间-0.94~-0.08)和精神病化(标准平均差-0.92,95%可信区间-1.37~-0.48)疗效优于中成药组。结论针刺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有一定近期疗效,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和更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关键词]针刺;慢性疲劳综合征;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疲劳综合征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P300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驰 王寅 叶永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对比性病例系列设计,利用多导睡眠监测评价疗效,利用观察病人认知变化。电针治疗22例OSAHS的连续病例,并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电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对比性病例系列设计,利用多导睡眠监测评价疗效,利用观察病人认知变化。电针治疗22例OSAHS的连续病例,并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P300检测。同期对11例健康成人进行P300检测,观察P300指标稳定性。结果 22例OSAHS患者电针治疗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下降(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值明显上升(P<0.05),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11例健康成人6周前后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OSAHS可减少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提高最低血氧饱和度,缩短P300潜伏期和反应时间,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特殊职业的OS-AHS患者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P300 认知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81例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军 王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按照区组随机方法产生随机号和组别,采用密封信封保存随机分配方案,根据信封内分配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组42例和西药组39例,其中针刺组采...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按照区组随机方法产生随机号和组别,采用密封信封保存随机分配方案,根据信封内分配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组42例和西药组39例,其中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西药组给予规范化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一个疗程后,对比分析疗前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的评分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均有明显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即两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躯体性焦虑方面针刺组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电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两法效果相当,但针刺疗法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焦虑 电针 帕罗西汀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寅针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庞金榜 李薇 王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3-94,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静脉壁薄弱,静脉瓣缺损以及静脉内压力持久性升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好发于小腿的大隐静脉,局部出现静脉显露、扩张、弯曲、静脉肿胀和屈曲,或是膨大而成结节或蚯蚓状,临床表现为下肢沉... 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静脉壁薄弱,静脉瓣缺损以及静脉内压力持久性升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好发于小腿的大隐静脉,局部出现静脉显露、扩张、弯曲、静脉肿胀和屈曲,或是膨大而成结节或蚯蚓状,临床表现为下肢沉重、易疲倦、小腿隐痛、憋胀,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后上述症状加重,少数患者可伴有足跗浮肿,病程长者可见皮肤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王寅 下肢静脉曲张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