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
16
1
作者
冯艳华
王如然
+3 位作者
丁文涛
张蕊
高妍彦
常丽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与针灸干...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与针灸干预。持续干预4周。结果干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达到82.9%和95.7%,治疗组的有效率经过卡方检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分别为(6.00±1.00)分和(5.99±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0.89±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42)分](P〈0.05)。两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评分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安全性好,可提高预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后遗症
针灸
护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
16
1
作者
冯艳华
王如然
丁文涛
张蕊
高妍彦
常丽英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
医院
南区康复
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
医院
外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
医院
针灸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清源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
医院
襄樊市
中心
医院
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36-63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课题(项目编号:JX3851)
文摘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与针灸干预。持续干预4周。结果干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达到82.9%和95.7%,治疗组的有效率经过卡方检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分别为(6.00±1.00)分和(5.99±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0.89±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42)分](P〈0.05)。两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评分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安全性好,可提高预后疗效。
关键词
脑梗死
后遗症
针灸
护理方案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Sequelae
Acupuncture: Care programs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冯艳华
王如然
丁文涛
张蕊
高妍彦
常丽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