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络病学与间质性膀胱炎的关系及其治则治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巩瑛杰 于润泽 +3 位作者 朱玉新 张奇 张亚强 宋竖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32-35,共4页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常见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率日益增高。该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且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络病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基于此结合各医家论治间质性...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常见慢性炎症疾病,其发病率日益增高。该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且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络病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基于此结合各医家论治间质性膀胱炎的经验,可认为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病是以肾气亏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净府脉络阻滞不通为其关键病机。在治疗上当以兼顾标本,辨证施治,在重视祛瘀通络的基础上,以补益肾气、清热利湿为基本法,多法并举,方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间质性膀胱炎 病机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肿性肾盂肾炎致脓毒症休克死亡1例报告
2
作者 姚羽 石培琪 卢建新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184-188,F0003,共6页
气肿性肾盂肾炎(EPN)临床少见,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易在短时间内进展成脓毒症休克而危及生命。临床常见发病诱因为血糖未合理控制的糖尿病或存在尿路梗阻。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2024年9月8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典型左侧EPN患... 气肿性肾盂肾炎(EPN)临床少见,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易在短时间内进展成脓毒症休克而危及生命。临床常见发病诱因为血糖未合理控制的糖尿病或存在尿路梗阻。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2024年9月8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典型左侧EPN患者,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余,平素血糖控制不佳,入院时即为脓毒症休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昏迷状态,实验室检查明确感染严重,腹、盆CT示左侧肾实质内多发气体样低密度影伴周围渗出,虽然及时给予规范抗感染、抗休克、控制血糖等内科治疗,拟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左肾穿刺引流术,但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持续恶化,未能等到手术时机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通过呈现该病例的凶险病情、诊疗经过及既往相关临床报道,强调对其发病初期的明确诊断及尽早规范抗感染、泌尿外科有效干预等的重要性,提高临床医师对EPN的认识及警惕。尤其对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平时更应加强血糖管理,避免该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性肾盂肾炎 脓毒症休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高荣林教授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
3
作者 姚羽 张丽娟 +3 位作者 祁雷磊 庞然 刘瑞 陈月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高荣林教授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高荣林教授门诊眩晕患者的病案,根据诊断标准制订纳入与排除标准,通过Excel 2021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R 4.2.1语言统计软件...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高荣林教授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高荣林教授门诊眩晕患者的病案,根据诊断标准制订纳入与排除标准,通过Excel 2021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R 4.2.1语言统计软件对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等进行分析,运用R 4.2.1、Rstudio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处方159首,涉及中药130味,频次≥35的中药共20味,高频药物主要包括天麻、半夏、茯苓、白芍、牡丹皮、酸枣仁等;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肺经为主,功效以补虚、清热、平肝息风等为主;药物关联规则显示,置信度达98%的角药为陈皮+茯苓-半夏,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陈皮、半夏;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得到6类。结论高荣林教授治疗眩晕主要从肝、脾入手,以平肝健脾、调气化痰、清热安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高荣林 眩晕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降浊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母系同源物家族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学来 宋竖旗 +2 位作者 庞然 吕济源 卢建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汤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HK-2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过程TGF-β/母系同源物家族Smad通路中关键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Smad3、蜗形蛋白(Snail)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不...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汤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HK-2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过程TGF-β/母系同源物家族Smad通路中关键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Smad3、蜗形蛋白(Snail)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化瘀降浊汤对TGF-β1诱导HK-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E-cadherin、Smad3、Snail蛋白和基因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化瘀降浊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增殖,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IC_(50)为472.017μg/m L。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化瘀降浊汤中、高剂量组E-cadherin、Smad3、Snail蛋白和m RNA表达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化瘀降浊汤能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化瘀降浊汤可能通过调节HK-2细胞TGF-β/Smad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达到抑制甚至逆转肾小管EMT,从而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2 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化瘀降浊汤 E-钙黏蛋白 SMAD3 蜗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微防石汤对大鼠肾脏草酸钙微结石防治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海华 张亚强 李永岚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266-271,共6页
目的观察消微防石汤对大鼠肾脏草酸钙微结石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防治机制。方法 7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即正常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复方金钱草颗粒阳性对照组、消微防石汤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正常组不予以任何处... 目的观察消微防石汤对大鼠肾脏草酸钙微结石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防治机制。方法 7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即正常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复方金钱草颗粒阳性对照组、消微防石汤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正常组不予以任何处理,其它各组均上午给予乙二醇以造模、下午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复方金钱草颗粒溶化液及低、中、高剂量消微防石汤,连续灌药5天。第5天末次灌药后各组均收集12小时尿液离心取清液并检测尿液pH值及草酸、钙、肌酐浓度,称各组大鼠体重并腹腔麻醉,采腹主动脉血离心取血清并检测动脉血清草酸、钙、肌酐浓度,取肾组织称重并制作切片观察肾组织成石程度。结果六组大鼠肾组织总体成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消微防石汤中、高剂量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复方金钱草颗粒阳性对照组、消微防石汤低剂量实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复方金钱草颗粒阳性对照组比较,消微防石汤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六组大鼠尿液总体pH值、动脉血清与尿液中草酸、钙、肌酐总体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消微防石汤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与正常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尿液pH值、动脉血清与尿液中草酸、钙、肌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六组大鼠左肾重量、右肾重量、终末体重总体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结论消微防石汤对大鼠肾脏草酸钙微结石具有防治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草酸钙晶体的附着、排出使得肾组织草酸钙晶体减少,而不是通过影响大鼠尿液pH值及动脉血清与尿液中草酸、钙浓度以影响草酸钙晶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尿石病诊断法 泌尿系结石 中医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托生肌散合并祛腐生肌清创法治疗阴囊坏疽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鑫 祁雷磊 +2 位作者 朱赫 杨宸宇 卢建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临床通过加减内托生肌散、祛腐生肌清创术以及抗感染手段治疗阴囊坏疽病案一例。阴囊坏疽死亡率高,进展快,红肿热痛起病而不易溃脓,标实而有大羸之本。本例采用内托生肌散扶正以托邪外出,同时以祛腐生肌清... 本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临床通过加减内托生肌散、祛腐生肌清创术以及抗感染手段治疗阴囊坏疽病案一例。阴囊坏疽死亡率高,进展快,红肿热痛起病而不易溃脓,标实而有大羸之本。本例采用内托生肌散扶正以托邪外出,同时以祛腐生肌清创法治标,标本同治,机体状态恢复、出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已知病例,分享供同行参考、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阴囊坏疽 祛腐生肌 内托生肌散 泌尿外科 清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消癥汤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奇 于慧兰 +3 位作者 刘昭文 祁雷磊 巩瑛杰 宋竖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消癥汤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列腺癌PC-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组、阳性药组(PC-SPESⅡ62.3μl/100 ml)及前列消癥汤低(62.5μl/100 ml)、中(125.0μl/100 ml)、高(250.0μl... 目的探讨前列消癥汤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列腺癌PC-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组、阳性药组(PC-SPESⅡ62.3μl/100 ml)及前列消癥汤低(62.5μl/100 ml)、中(125.0μl/100 ml)、高(250.0μl/100 ml)剂量组。采用侵袭、划痕实验观察五组细胞侵袭和迁移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PCR测定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与基因表达。结果前列消癥汤中、高剂量组侵袭细胞计数、迁移率低于空白组及前列消癥汤低剂量组,前列消癥汤高剂量组侵袭细胞计数低于前列消癥汤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前列消癥汤低、中、高剂量组神经钙黏素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前列消癥汤低、高剂量组SLUG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前列消癥汤高剂量组SLUG蛋白表达低于前列消癥汤中剂量组,前列消癥汤高剂量组上皮钙黏素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及前列消癥汤低、中剂量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消癥汤低、中剂量组SLUG、TWIST、神经钙黏素基因表达均低于空白组,前列消癥汤高剂量组上皮钙黏素基因表达高于空白组及前列消癥汤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前列消癥汤可能通过调控PC-3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延缓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消癥汤 前列腺癌 PC-3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9
8
作者 宣铭杨 周冰莹 +1 位作者 马棣元 庞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870-872,共3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排尿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现代医学治疗,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文章基于东垣学说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从属“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范畴,而“脾胃气虚、升降失调、湿浊...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排尿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现代医学治疗,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文章基于东垣学说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从属“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范畴,而“脾胃气虚、升降失调、湿浊下流、肾失开阖”为本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与李东垣提出“阴火”理论类似,治疗可遵“补中、升阳、泻阴火”之法,随证加减,临床取得一定疗效,可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良性前列腺增生 李东垣 脾胃论 阴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