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微环境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燚薇 赵瑞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166-2167,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妇科常见病。腹腔液中活化巨噬细胞的增加,其产物(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也增加,可能营造了一种腹腔微环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取决于腹腔微环境免疫屏障系统的功能状态。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妇科常见病。腹腔液中活化巨噬细胞的增加,其产物(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也增加,可能营造了一种腹腔微环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取决于腹腔微环境免疫屏障系统的功能状态。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腹腔液细胞免疫功能,平衡细胞因子及细胞活性物质异常表达,影响其他生物化学因素等方式调节腹腔微环境,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微环境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冬雪 刘新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52-1555,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以稀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变及代谢异常如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目前西医多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对此病进行治疗,但其最适宜的用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以稀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变及代谢异常如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目前西医多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对此病进行治疗,但其最适宜的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探讨,且存在着恶心、呕吐、胃肠胀气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中医要治疗方法多样,文章就近10年中医辨证及经典方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进行总结,文献显示中医药在此病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梓桐 隋娟 +3 位作者 任梦雪 秦瑜玲 毕红 陈瑞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 目的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妇科的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断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观测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情况评分、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等。结果对照组有3例患者失访,治疗组有2例患者治疗期间未按规定试验方案服药剔除,最终95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47例,治疗组48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月经情况改善、临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分布和Salle评分均得到明显优化,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发现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显著升高,妊娠失败例数低于对照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补肾助孕方可改善肾虚中医证候,提高RSA患者临床妊娠率。补肾助孕方具有明显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降低RI和PI的作用,验证了补肾助孕方孕前干预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宫腔镜实施阴道内镜技术诊治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病变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文娟 杜洁贤 +4 位作者 余燚薇 周玲 赵瑜敬 杜欣 范秀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宫腔镜实施阴道内镜技术诊治无性生活史的生育年龄女性子宫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24年5月生育年龄无性生活史的98例宫腔镜手术资料,使用传统宫腔镜实施阴道内镜技术行宫腔镜检查、治疗。结果62...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宫腔镜实施阴道内镜技术诊治无性生活史的生育年龄女性子宫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24年5月生育年龄无性生活史的98例宫腔镜手术资料,使用传统宫腔镜实施阴道内镜技术行宫腔镜检查、治疗。结果62例使用电切镜在扩宫棒扩张宫颈后行电切术,包括子宫内膜息肉4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5例,宫颈息肉4例;36例使用检查镜行内膜活检或刮宫术,均取得内膜送病理。1例处女膜裂伤长约0.3 cm,5-0可吸收线缝合1针,余处女膜完整。结论对于无性生活史的育龄女性,使用传统宫腔镜实施阴道内镜技术可以完成宫腔镜检查或手术,不损伤处女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内镜技术 无性生活史 宫腔镜手术 宫腔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益胃汤干预POI大鼠下丘脑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雷红 范伟森 +2 位作者 李轩 陈朴 张英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16-3024,共9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探究益胃汤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下丘脑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POI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胃汤组(A组)、模型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A组给予9 m...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探究益胃汤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下丘脑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POI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益胃汤组(A组)、模型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A组给予9 mL·kg-1·d-1益胃汤灌胃,连续灌胃4周。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筛选目标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GO、KEGG、GSEA及PPI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中CXCR1、IL16、IL12rb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组/B组DEGs共142个,其中98个基因表达上调、44个基因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T辅助细胞分化调控、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KEGG分析显示,A组/B组的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h1和Th2细胞分化、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B组/C组的DEGs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GSEA分析显示益胃汤可通过下调ABC转运蛋白通路起作用。PPI分析显示,核心基因为Gata3、Cd22、Cd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B组大鼠下丘脑CXCR1、IL16蛋白表达量高,IL12rb2蛋白表达量低。与B组比较,A组大鼠下丘脑CXCR1、IL16蛋白表达量低,IL12rb2蛋白表达量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益胃汤干预POI大鼠下丘脑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这些关键基因和途径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汤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转录组测序 适应性免疫应答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崔阳阳 孙伟伟 +2 位作者 赵瑞华 徐彩 吴天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模型小鼠妊娠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皮下"同系异体子宫内膜注射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与假手术组、空白组比较,观察其妊娠率及活胎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模型小鼠妊娠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皮下"同系异体子宫内膜注射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与假手术组、空白组比较,观察其妊娠率及活胎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模型小鼠妊娠能力的影响。结果建模2周后,小鼠皮下和腹腔均见有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生成,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共三组。通过生育功能检测,三组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的活胎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影响模型小鼠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小鼠 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崔阳阳 孙伟伟 赵瑞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6-89,94,共5页
为更好的把动物模型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动物的选择、传统动物模型、新型特殊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动物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崔阳阳 孙伟伟 +2 位作者 赵瑞华 徐彩 吴天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36,43,I0002,共8页
目的评估活血消异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受精的方法,观察中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小鼠的促排卵数、受精率、二细胞分裂率、四细胞分裂率、桑葚胚形成率及最终桑葚胚形成率,观察对子宫内膜异... 目的评估活血消异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受精的方法,观察中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小鼠的促排卵数、受精率、二细胞分裂率、四细胞分裂率、桑葚胚形成率及最终桑葚胚形成率,观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探讨内异症对小鼠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影响及活血消异方对胚胎发育的作用。结果中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共三组。三组的平均促排卵数、体外受精率和二细胞分裂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促排卵数、体外受精率和二细胞分裂率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假手术组、中药组和模型组;三组的四细胞分裂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桑葚胚形成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桑葚胚最终形成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降低模型小鼠促排卵数、体外受精率及卵裂率,影响胚胎发育质量,活血消异方可改善胚胎发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胞饮突时间位点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崔阳阳 孙伟伟 赵瑞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0-202,共3页
目的:建立昆明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选取胞饮突电镜观察的最佳时间位点。方法:以同系小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法对20只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以雄性不育小鼠以2∶1合笼,次日8∶00见阴栓者为0 h。于第80 h、... 目的:建立昆明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选取胞饮突电镜观察的最佳时间位点。方法:以同系小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法对20只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以雄性不育小鼠以2∶1合笼,次日8∶00见阴栓者为0 h。于第80 h、84 h、85 h、85.5 h、86.5 h、87 h、88 h、91 h、95 h及未假孕的小鼠,取子宫内膜行电镜观察。结果:造模成功率为90%,镜下可见第86.5 h的胞饮突生长饱满。结论:通过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昆明小鼠模型,成功率较高,且简单易行。胞饮突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形态学标记,它的出现与内膜种植窗口期相一致。电镜观察:在见阴栓86.5 h后,胞饮突发育完全;在见栓后80 h、84 h、85 h和85.5 h胞饮突处于发育中;在见栓后87 h、88 h、91 h和95h胞饮突逐渐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胞饮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流后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评价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连凤梅 姜坤 赵瑞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57-358,360,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婷玉 杨新春 +1 位作者 鲍美如 赵瑞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192-1197,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痛经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痛经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自全国42家医院收治的EM患者20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痛经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痛经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自全国42家医院收治的EM患者20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是否痛经将其分为痛经1097例和无痛经959例。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痛经或无痛经不同的临床特征,分析EM痛经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痛经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EM患者痛经的发生率为53.4%。痛经在怕冷、头晕、食欲不佳、肛门坠胀、性交痛5个伴随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无痛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痛经或无痛经患者在年龄、是否进行过EM手术、有无西药治疗、有无性生活、合并子宫腺肌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M痛经与年龄、是否进行过EM手术治疗、有无性生活相关(P<0.05)。结论:痛经是EM患者常见的症状。EM痛经患者常伴随怕冷、头晕、食欲不佳、肛门坠胀、性交痛等症状。年龄≤25岁为EM痛经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35岁、进行EM手术、性生活为EM痛经发生的保护因素。临床应综合考虑以上相关因素,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减灭和消除病灶,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临床特点 相关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问卷调查 LOGISTIC回归分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新春 鲍美如 +1 位作者 时光 赵瑞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516-3522,共7页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BM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目的:对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BM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选取有关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4月。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1篇文献,包含10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组较对照组可降低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CA125水平,提高总有效率(RR=1.21,95%CI为1.15~1.28,P<0.00001),缩减盆腔包块(MD=-1.06,95%CI为-1.59~-0.52,P=0.0001)、降低LH水平(MD=-0.55,95%CI为-0.67~-0.43,P<0.00001)及E_(2)水平(MD=-15.23,95%CI为-17.15~-13.31,P<0.00001),2组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西医疗法可有效提高总有效率,降低痛经VAS评分,缩小盆腔包块,降低LH、E_(2)及血清CA125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还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提供更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少腹逐瘀汤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中医药 西药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