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8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实践: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京红 段青 +1 位作者 徐荣 朱小燕 《中国医院》 2015年第7期79-80,共2页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医院图书馆在推进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其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图书馆通过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系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读者需求;精细重点学科信...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医院图书馆在推进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其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图书馆通过合理配置信息资源系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读者需求;精细重点学科信息库,提供个性化服务;细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理念;精细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医技人员信息素养等一些精细化管理上的实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服务为先 严抓管理 打造品牌科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管理的实践
2
作者 袁亮 李国栋 《中国医院》 2006年第8期49-51,共3页
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以医德为本,以服务为先,从医德医风、基础投入、人才、教学、学科建设、科研、护理等方面,严抓管理,狠抓内功修炼的经验及成效。
关键词 科室 管理 肛肠科 医德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实验室发展历程
3
作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1-I0007,共7页
一、实验室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2009年7月通过检查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三级实验室,为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和专病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以提供心血管病证结合关... 一、实验室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2009年7月通过检查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三级实验室,为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和专病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以提供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服务为宗旨,是集"基础——临床——技术转化"为一体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具备检测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探索中医证候实质、建立动物证候模型、挖掘临床验方等研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家中医管理局 广安门医院 临床验方 转化医学研究 实验室简介 重点学科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中医护理形象创护理服务品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护理部介绍
4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建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直属医院之一,是集医、科、教于一体具有中医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关键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广安门医院 医院护理部 科学院 中国 服务品牌 护理形象 医药研究所 直属医院 中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暨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5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I0001-I0004,共4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下称:肿瘤科)始建于1963年。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肿瘤科屡建殊荣,已成长为国内外著名的医、教、研一体的研究机构(表1),并于2010年10月发展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做为新建国立肿瘤...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下称:肿瘤科)始建于1963年。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肿瘤科屡建殊荣,已成长为国内外著名的医、教、研一体的研究机构(表1),并于2010年10月发展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做为新建国立肿瘤研究机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发来贺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余靖为研究所揭牌。2011年9月进一步扩大临床病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建立了肿瘤科病房,肿瘤科总病床数达180张。由于科室注重人才培养、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组织管理,肿瘤科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在国际和国内知名的中医肿瘤医疗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 研究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卫生部副部长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润顺 谢琪 +7 位作者 李鲲 樊士震 姜秀新 荆志伟 王映辉 刘保延 张红 徐丽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761-768,共8页
为实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实施目标,设计开发了"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融项目管理与数据管理于一体,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为实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实施目标,设计开发了"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管理平台融项目管理与数据管理于一体,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管理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数据采集包括从师医案、经验方、中药炮制、中药资源、策论、文献信息、学术思想、成才之路、研究成果等信息的采集及管理。采集的数据可与中医分析挖掘平台对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通过近4年应用,该平台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管理、数据管理及分析挖掘的任务目标,并对后期建立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决策支持服务平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名医名家传承 项目管理平台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系统也是“基础设施”——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信息化的体会 被引量:7
7
作者 姜在 杨小川 +1 位作者 张红 王志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信息化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 效益 问题 必要性 网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儿科(H3112)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
8
作者 孙继超 张冬梅 +5 位作者 廖星 杨旭光 李佳 王洋 亓润智 毕明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对2014—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儿科(代码H3112)相关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从面上、青年及地区基金3个类别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中医儿科获资助项目的特点,以期为中医儿科相关领域科研及临床从业人... 对2014—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儿科(代码H3112)相关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从面上、青年及地区基金3个类别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中医儿科获资助项目的特点,以期为中医儿科相关领域科研及临床从业人员申报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儿科 项目申请 项目资助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62例中国综合中医院心理科门诊男女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洪兰 赵阳 +3 位作者 林颖娜 王芳 李涛 汪卫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本次研究以2002-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就诊并做MMPI检查的2962名患者为对象,对他们的MMP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中国综合医院心理科所有患者的综合心理状态及性别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 目的:本次研究以2002-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就诊并做MMPI检查的2962名患者为对象,对他们的MMP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中国综合医院心理科所有患者的综合心理状态及性别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频数分布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疑病症和癔病因子的标准T分平均分在60~70分之间,表现为轻度偏离正常。但是抑郁症因子T分平均分仅在男性患者中表现为轻度偏离正常。半数以上的患者可以诊断为癔病和疑病症。如果以T分是否大于60为分界线,女性比男性更多表现为偏执和轻躁狂,更少表现为社会内向。如果以T分是否大于70表明该症状的严重程度,女性比男性更多表现为严重癔病和精神分裂,更少表现为严重社会内向。结论:性别因素会影响某些症状或疾病的发生或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I 心理状态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松梅 郭敬 +2 位作者 李家珍 孟昕 周姣媚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客观评价中医医院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9月北京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6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9月的45名新入职护士为实验... 目的: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客观评价中医医院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9月北京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6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9月的45名新入职护士为实验组。两组的考核时间均为完成2年规范化培训后的结业考核时,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模式,实验组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价实验组护士和考官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综合能力评价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中辨证施术和辨证施教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满意度为96.2%,考官满意度为92.9%。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充分评估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并能反映培训过程中的不足,以优化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规范化培训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中医 新入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老年肺结节中医证候要素特点与证型分布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阿依达娜·毛兰 李玥 +5 位作者 任哓玲 王林枫 雷泽杭 胡越 刘瑞 花宝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老年肺结节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老年肺结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整理153例老年肺结节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老年肺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 目的初步探索老年肺结节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老年肺结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整理153例老年肺结节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老年肺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结节患者中医症状以虚为主,性情急躁、乏力、疲倦、咽干、气短是该病的主要证候条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8个公因子,结合中医证素辨证分析结果结合诊断标准、专业知识和临床实际情况归为3种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肾虚兼痰证62例(40.5%)、肺脾气虚兼痰证52例(35.0%)、肝郁脾虚证39例(25.5%)。肺结节进展以肝郁脾肾虚兼痰证居多。结论老年肺结节基本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肾虚兼痰证、肺脾气虚兼痰证、肝郁脾虚证,复合证型及兼证可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老年患者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结节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中医/壮医“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智鹏 张钰琴 +7 位作者 姚春 王明刚 王娜 彭梦如 磨宁芳 郑娅晴 张荣臻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74,共5页
肝性脑病为肝病领域的疑难危重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手段有限、发病机制亟待突破。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壮医肝性脑病“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进行述评,提出肝性脑病中... 肝性脑病为肝病领域的疑难危重疾病,进展迅速、治疗手段有限、发病机制亟待突破。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医/壮医肝性脑病“浊毒致病”理论及防治策略进行述评,提出肝性脑病中医/壮医“浊毒致病”新学说,解析“浊”“毒”及“浊毒致病”理论的科学内涵,构建肝性脑病“四步曲”防治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以“四方两技法”为代表的肝性脑病临床防治新方案,继而阐明核心方药与技法防治肝性脑病的效应机制与生物学基础,以期为肝性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浊毒致病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20年中国老年人群肺结核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曼晖 张梦迪 +7 位作者 卢征 李俊琦 郑文静 王鑫 黄飞 刘剑君 么鸿雁 王琦琦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3-759,共7页
目的:研究2005—2020年中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60岁老年人群肺结核疾病负担在不同区域、城乡、年龄的变化趋势和轨迹。方法:基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 目的:研究2005—2020年中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60岁老年人群肺结核疾病负担在不同区域、城乡、年龄的变化趋势和轨迹。方法:基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20年中国≥60岁老年人群肺结核的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计算由肺结核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变化趋势。将数据按照区域、城乡、年龄分层后,应用轨迹模型分析DALYs率的变化趋势。结果: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群肺结核DALYs率轨迹模型拟合为2组,组1包含60~64岁组老年人群(t=―5.484,P<0.001),组2包含其余年龄分组老年人群(t=―16.464,P<0.001),均为下降趋势;不同地区老年人群肺结核标化DALYs率轨迹模型拟合组别数为2组,组1包含东部地区老年人群(t=―3.395,P=0.001),组2包含中部和西部地区老年人群(t=―8.863,P<0.001),均为下降趋势。将老年人群按年龄组、地区和城乡进行分层,共得到36种组合,其肺结核DALYs率轨迹模型拟合组别数为3组,组1呈下降趋势(模型1次项t=110971.711、2次项t=―17438254.240、3次项t=150665.213,P值均<0.001),包含东部地区所有老年人群,中部和西部地区60~64岁组、65~69岁组城市老年人群,以及中部地区60~64岁组农村老年人群;组2呈线性下降趋势(t=―22.210,P<0.001),趋势较组1更为明显,包含中部和西部城市地区除组1以外的所有老年人群,以及西部60~64岁组和≥85岁组老年人群;组3呈现下降趋势(t=―14.923,P<0.001),在3个轨迹拟合组中DALYs率最高,包含西部地区农村剩余组别的老年人群。结论:2005—2020年中国≥60岁老年人群肺结核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组别的下降趋势存在异质性。应重点关注高龄、农村及西部地区的老年人群,针对不同亚组的特点,制定更加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疾病负担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朴炳奎诊治肺癌辨证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福栋 姜晓晨 +2 位作者 李奕 庞博 朴炳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探索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的独特辨证体系,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结构化、科学化表达。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朴炳奎教授诊治的肺癌病案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证候特征模型和证候诊断模型。结果:1... 目的:探索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的独特辨证体系,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结构化、科学化表达。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朴炳奎教授诊治的肺癌病案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证候特征模型和证候诊断模型。结果:15个病案关键要素为分类依据,构建37个证候特征模型,可视化表达肺癌证候分布;进一步应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脾肺气虚”“痰湿蕴结”“湿热毒蕴”“肝肾亏虚”“瘀阻脑络”5类证候的辨证模型。结论:构建了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辨证体系,该体系具有强调系统观以辨病位、强调整体观以辨病性、倡导恒动观以辨病证的特点,与朴炳奎教授临证经验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 肺癌 辨证论治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及动态演进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镇涛 石福霞 +1 位作者 王玉慧 郭敬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索我国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过程,为我国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2012年—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数据,应用集聚度以及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探究我国中... 目的:探索我国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过程,为我国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2012年—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数据,应用集聚度以及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探究我国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在空间分布方面的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西部地区的中医护理人力资源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0.70%。黑龙江等8个省(区、市)的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均小于1,其余省(区、市)的HRAD均大于等于1。人口集聚度(PAD)最高的是上海市,为27.145,最低的是西藏,为0.020。北京等15个省(区、市)的HRAD/PAD均大于1。结论:我国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逐年增加,但公平性不足。空间分布上,低集聚度长期分布在我国中部和西部,高集聚度城市与低集聚度城市间差距较大。近年来,虽然整体配置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区域间的差异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人力资源 集聚度 空间分布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热点和趋势可视化分析
16
作者 陈艺幻 张迪 +4 位作者 夏玉文 姜俊杰 吕诚 宋庆桥 谭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8-507,共10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临床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相关文献,采用Python 3.9.6清洗数据,运用CiteSpace和V...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临床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相关文献,采用Python 3.9.6清洗数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910篇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发文最多的作者为王长垠和殷春萍、机构为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机构间合作关系较独立,地域性较明显;研究热点集中于:痰瘀互结、血脂异常、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半夏白术天麻汤、冠心病等;从“痰瘀互结”论治CAS将持续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中医药治疗CAS临床研究需观察疗效与揭示机制紧密结合,应探索治疗CAS的中药用药规律,未来着重从“痰瘀互结”论治CAS,应系统深入探究“痰瘀互结”病机原理、化痰祛瘀方药治疗CAS的药效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颈动脉粥样硬化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四诊现代化研究进展
17
作者 亢泽峥 赵林华 +7 位作者 薛崇祥 董立硕 孙阿茹 吴雷 金籽杉 林家冉 李青伟 仝小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59,共6页
中医四诊是中医诊病的基础手段,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四诊是通过望、闻、问、切4种方法来判断病情和辨别疾病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但是主观性较强,对于经验的积累比较依赖,在传承... 中医四诊是中医诊病的基础手段,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四诊是通过望、闻、问、切4种方法来判断病情和辨别疾病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但是主观性较强,对于经验的积累比较依赖,在传承过程中难以完全复刻,具有不稳定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四诊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和发展,困扰中医传承与发展的壁垒也有望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四诊 现代化 证候 数智化 研究进展 综述 现代化应用 挑战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血失调”到“形质结构”论治噎膈的沿革和中医学模式的转变
18
作者 孙天恒 秦英刚 +1 位作者 刘瑞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1398,共8页
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噎塞不顺的病证,其重症对应食管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疾病。早期中医医家多从气机失常、胃阴亏耗、气虚阳微等“气血失调”层面论治疗噎膈。自朱震亨至张锡纯等历代医家在前代医家的基础上,逐步阐释了“瘀”“痰”在噎膈病... 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噎塞不顺的病证,其重症对应食管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疾病。早期中医医家多从气机失常、胃阴亏耗、气虚阳微等“气血失调”层面论治疗噎膈。自朱震亨至张锡纯等历代医家在前代医家的基础上,逐步阐释了“瘀”“痰”在噎膈病中形成积聚并对脘管的“形质结构”造成改变的病机。而在以噎膈为代表的癌肿类疾病的认知过程中,中医学也体现了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发展到机械论医学模式的部分转变。本文基于中医学认识噎膈病的历史沿革,通过分析中医学从“气血失调”到“气血失调-形质结构”并重的诊治思路,探讨中医学对肿瘤形质类、积聚类疾病的认识过程,为日后进一步优化对噎膈病病因和辨证的认识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失调 形质结构 噎膈病 吞咽困难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学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19
作者 刘福栋 姜晓晨 +2 位作者 李奕 申倩 庞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3-1179,共7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现状,基于大量客观记载的临床病案,研究“病-症-证-法-方-药”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客观还原名老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然后结合学习型继承、归纳总结式继承和访谈研究等“人机结合”的方法,更加客观、全面、系统地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 辨证论治 中医证候学 经验传承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专家共识》构建实践
20
作者 巩仪凡 刘宏潇 +1 位作者 马小霞 石金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5-1371,共7页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临床疑难重大病种之一,中医药治疗优势显著。但至今仍缺乏公认的证候诊断标准,制约着AS中医诊疗方案研制、应用与推广。针对AS中医诊疗长期缺乏标准化证候诊断体系的现状,通过系统整合循证医学证据与专家临床经...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临床疑难重大病种之一,中医药治疗优势显著。但至今仍缺乏公认的证候诊断标准,制约着AS中医诊疗方案研制、应用与推广。针对AS中医诊疗长期缺乏标准化证候诊断体系的现状,通过系统整合循证医学证据与专家临床经验,构建具有行业共识性的中医证候标准,为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标准化依据。方法: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组织全国中医领域专家,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建立强直性脊柱炎证候标准。参照国际相关标准指南及专家共识的研制规范,采取循证医学研究办法,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调查及专家咨询等环节,集成专家意见形成《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专家共识》。结果:全国共42名各领域专家参与本共识的研制。本研制的强直性脊柱炎证候类型分为肾督亏虚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共5个中医证候类型。同时,对病名、病位、病性、证候特征、临床辨治及处方进行了共识。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专家共识》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权威度,可供国内外同道在临证和科学研究参考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 诊疗方案 证候 专家共识 标准化 构建过程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