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阙灵 杨光 +7 位作者 黄璐琦 党海霞 王海南 郭兰萍 金安琪 李颖 池秀莲 陈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0-224,共5页
开展中药资源评估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不仅是为药监部门服务,更是为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本文介绍了我国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的框架和内容,针对开展中药资源评估的关键问题和技术... 开展中药资源评估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不仅是为药监部门服务,更是为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本文介绍了我国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的框架和内容,针对开展中药资源评估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方法进行了解读,并对目前我国开展中药资源评估存在的技术困难进行了讨论,以期对中成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等产品研发、注册和审批过程的中药资源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评估 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保护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中药资源普查省级管理系统设计的探讨
2
作者 张飞 马卫峰 +3 位作者 陈随清 兰金旭 张小波 王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241-243,共3页
通过深入分析中药资源普查成果的特征,从省级需求的角度对中药资源普查成果省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在WPF框架下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汇总统计、查询检索和专题制图等业务功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全省中药资源... 通过深入分析中药资源普查成果的特征,从省级需求的角度对中药资源普查成果省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在WPF框架下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汇总统计、查询检索和专题制图等业务功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全省中药资源成果的一体化管理,为省级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成果管理 管理系统 查询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资源评估的理念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金安琪 杨光 +7 位作者 黄璐琦 党海霞 王海南 郭兰萍 阙灵 李颖 池秀莲 陈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83-2586,共4页
为加深行业对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理解,培养行业自觉树立开展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和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在讨论中药资源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生物种群增长模型,阐述中药资... 为加深行业对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理解,培养行业自觉树立开展中药资源评估工作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和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在讨论中药资源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借鉴生物种群增长模型,阐述中药资源评估的理念框架。中药资源评估有层次之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中药资源普查;以中药企业评估其所消耗资源与可持续获得资源之间的平衡为主。中药资源评估有侧重——野生品种应重"量"、人工栽培品应重"质"。中药资源评估应成为行业共识,中药资源人应时刻树立中药资源的代际公平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缺性 可再生资源 代际公平 中药资源评估 生物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视角下动物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4
作者 袁铭君 张恬 +1 位作者 叶杨玉 李军德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动物药材资源是中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具有重大开发利用价值。然而,相对于植物药材资源,其供求矛盾加剧、价格波动剧烈和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更为突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动物药材资源现状及面临问题进行概述,并提出发... 动物药材资源是中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具有重大开发利用价值。然而,相对于植物药材资源,其供求矛盾加剧、价格波动剧烈和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更为突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动物药材资源现状及面临问题进行概述,并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动物药材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辨状论质”综合评价指数的拳参药材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超伟 徐文丽 +4 位作者 徐荣 陈乐 詹志来 刘大会 杜鸿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0-245,I0049,共7页
针对市场拳参只有统货规格,基于辩证论质法,建立拳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首先,对24批拳参外观性状和数量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浸出物、总酚酸、没食子酸三个内在成分,并对拳参抗氧化药理活性进行评价。随后,为了探究可能作为拳参药材... 针对市场拳参只有统货规格,基于辩证论质法,建立拳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首先,对24批拳参外观性状和数量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浸出物、总酚酸、没食子酸三个内在成分,并对拳参抗氧化药理活性进行评价。随后,为了探究可能作为拳参药材规格等级的参数,分析单个外观指标与内在质量指标相关性;并采用信息熵赋权法对内在质量指标整体进行综合评分,进一步地分析内在质量指标综合评分与外观性状的相关性。最后,运用描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确定性状指标的重要度。内在指标综合评分、总酚酸含量与长度值1、最粗直径、单个质量、L*、b*呈极显著正相关;浸出物与长度值1、L*呈极显著正相关。抗氧化能力与长度值1、最粗直径、单个质量、L*、b*呈极显著正相关。筛选得到最粗直径、单个质量、百克个数三个重要性状指标,制定拳参商品规格等级分为统货、选货,统货断面颜色偏暗,呈棕褐色,直径在0.83.0 cm;选货断面颜色鲜亮,偏黄,分为2等,一等品拳参最粗直径在1.8 cm以上,单个质量6.9 g以上,百克个数16个以内,综合评分≥64.63;二等品拳参最粗直径1.5 cm以上,单个质量3.8 g以上,百克个数33个以内,综合评分≥35.74。研究证实了本草记载的科学性,即个大、断面浅棕色为佳,制定了拳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利于其市场环境和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用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参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信息熵赋权法 辨状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中药废渣的最佳发酵工艺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梦 郭兰萍 +2 位作者 裴林 何培 张玉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4,共4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中药废渣生物有机肥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方法以中药废渣为原料,添加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复合微生物菌剂,以种子发芽指数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考察菌剂接种量、含水率、碳氮比...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中药废渣生物有机肥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方法以中药废渣为原料,添加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复合微生物菌剂,以种子发芽指数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考察菌剂接种量、含水率、碳氮比及翻堆次数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菌剂接种量为0.5%、C/N比为30∶1、翻堆次数为3 d/次、初始含水率为65%,在该条件下种子发芽指数为92.1%。结论以中药废渣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中药废渣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中药废渣 生物有机肥 复合微生物菌剂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色差仪法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袁杰 李锬 +6 位作者 周利 蒋待泉 梁玖雯 杜用玺 曾燕 王升 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849-2854,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黄芩药材的化合物含量和色度的测定,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黄芩化合物含量,同时采用色差仪法测定药材色度。结果:不同产地和等级黄芩的黄芩苷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黄芩粉末颜色与其等级... 目的:通过对不同黄芩药材的化合物含量和色度的测定,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黄芩化合物含量,同时采用色差仪法测定药材色度。结果:不同产地和等级黄芩的黄芩苷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黄芩粉末颜色与其等级有较明显关系。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色差仪法可为评价黄芩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超高效液相色谱 色差仪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硫熏标志物和硫熏药材水提物的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康传志 吕朝耕 +6 位作者 王红阳 王升 王铁霖 孙嘉惠 万修福 周利 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840-2844,共5页
目的:评价确证天麻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和硫熏天麻水提物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CCK-8试验方法,考察天麻硫熏标志物和水提物不同剂量下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人正常肝细胞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 目的:评价确证天麻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和硫熏天麻水提物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CCK-8试验方法,考察天麻硫熏标志物和水提物不同剂量下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人正常肝细胞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情况,计算相应的细胞活力,并根据相对增殖率进行细胞毒性评级。结果: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对于人体2种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且参照《美国药典》的毒性分级法,得出该标志物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安全剂量范围为0~1000μmol/L。另外发现,硫熏天麻水提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与硫熏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得出该标志物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安全剂量范围为0~2.5μg/mL。结论:在正常的浓度范围内,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和硫熏天麻提取物均无细胞毒性,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硫熏标志物 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 水提物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息香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宗梅 姚玲玲 +4 位作者 邹宇琛 陈春燕 张薇 詹志来 刘洋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56-4164,共9页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本文对安息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从多角度分析预测了安息香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息香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常规检查的历史发展和应用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林琳 王皓南 +3 位作者 刘大会 马晓晶 詹志来 杜鸿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2973-2977,共5页
中药常规检查是中药的各项工作之首,在中药鉴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常规检查结果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直接影响到中药研究结论正误和临床药效发挥好坏。1953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更替11次,常规检查的方法和标准趋于完善,涵盖的... 中药常规检查是中药的各项工作之首,在中药鉴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常规检查结果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直接影响到中药研究结论正误和临床药效发挥好坏。1953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更替11次,常规检查的方法和标准趋于完善,涵盖的品类也越来越多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常规检查共分4大项目分别是杂质检查、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检查。现将对常规检查的4大项目分别进行探究,以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线,梳理其历史发展;以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则,明确常规检查中4大项目内容,阐述其应用意义。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药典(《欧洲药典》《美国药典》《日本药典》)比较,找寻我国检测方法的优劣,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意见,优化常规检查内容并展望其路线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常规检查的科学发展,提高相关科研人员对常规检查的重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常规检查 杂质检查 水分检查 灰分检查 浸出物检查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玉米间作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原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梅玉 张有 +7 位作者 闫滨滨 万修福 孙楷 康传志 王红阳 吕朝耕 张燕 郭兰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不隔膜(AI)、苍术||玉米间作隔尼龙膜(AN)和苍术||玉米间作隔塑料膜(AP),分别测定了苍术生物量和4种挥发油成分含量,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根际土壤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因子含量。结果发现,AI和AN处理的苍术根茎鲜重均高于A和AP,且AI与A和AP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苍术4种挥发油含量均表现为AI和AN高于A和AP,其中AI的β-桉叶醇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高128.4%和205.6%(P<0.05),AI和AN的苍术素含量比A和AP显著提高75.0%~875.0%(P<0.05);相比A和AP,AI和AN的苍术根茎4种挥发油成分总含量显著提高82.8%~210.3%(P<0.05),表明苍术||玉米间作的地下根际互作对促进苍术根茎生物量和挥发油积累有重要作用。AI和AN比A和AP苍术根际土壤pH下降0.4%~6.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3.5%~48.1%;AI的苍术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提高32.8%和36.2%(P<0.05),AN的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1.5%和46.7%(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苍术酮主要与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和根际土壤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而苍术素主要与根茎钾含量呈正相关。与A和AP相比,AI苍术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23.4%和30.0%(P<0.05);AI和AN的氮和钾利用效率比A显著提高131.3%~222.2%(P<0.05)。综上可知,苍术||玉米间作体系中,与无根际互作(A和AP)相比,地下根际互作效应(AI和AN)可提高苍术根际酸化水平,活化土壤氮磷钾,促进苍术根茎养分吸收利用,进而提高苍术产量,同时影响苍术根茎挥发油积累。本研究揭示了苍术||玉米间作地下根际作用是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重要因素,为药用植物生态多样性种植模式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玉米间作 挥发油 根茎生物量 养分吸收 根际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药治疗糖脂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雨晴 周修腾 罗朵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7-796,共10页
糖脂代谢性疾病(Glucolipid metabolic disease,GLMD)是一类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脂血症、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苗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脂代谢性疾病(Glucolipid metabolic disease,GLMD)是一类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高脂血症、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苗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且极具特色,在治疗糖脂代谢病上具有优势,但目前尚未见有关苗药治疗该类疾病的系统文献梳理。本文以《中华本草·苗药卷》中记载的常用苗药为主,通过检索近年来苗药治疗糖脂代谢病的相关文献,对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苗药的深入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 糖脂代谢病 高脂血症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Remorin基因SmREM1.2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13
作者 庞雨萌 刘湘 +3 位作者 董仲春 王新新 赵一伍 赵双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Remorin蛋白是一类植物特异的寡聚丝状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介导脂筏微区形成,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及植物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丹参是我国大宗类中药材,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但目前丹参Remorin蛋白的相关研究报道还不... Remorin蛋白是一类植物特异的寡聚丝状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介导脂筏微区形成,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及植物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丹参是我国大宗类中药材,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但目前丹参Remorin蛋白的相关研究报道还不多。本研究基于丹参转录组及基因组数据库,克隆得到丹参Remorin基因SmREM1.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氨基酸组成、保守序列、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并对其亚细胞定位及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全长585 bp,编码194个氨基酸残基。SmREM1.2蛋白为弱酸性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含有Remorin_N和Remorin_C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coiled-coil模体,属于典型的REM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mREM1.2与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的Remorin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构建pCAMBIA-SmREM1.2-GFP重组载体,利用烟草瞬时转化系统对SmREM1.2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SmREM1.2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推测其在盐胁迫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深入探索SmREM1.2基因的功能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SmREM1.2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的宁夏枸杞产地鉴别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磊 覃鸿 +4 位作者 李静 张小波 于丽娜 李卫军 黄璐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0-1275,共6页
宁夏产地的宁夏枸杞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道地药材,药用价值较高、消费者青睐度更高,然而优质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较小、产量较低、枸杞子市场以乱充好、以其他产地冲抵道地产区产品的现象频发。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宁夏枸... 宁夏产地的宁夏枸杞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道地药材,药用价值较高、消费者青睐度更高,然而优质宁夏枸杞的种植面积较小、产量较低、枸杞子市场以乱充好、以其他产地冲抵道地产区产品的现象频发。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宁夏枸杞产地鉴别模型对监督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日常的市场交易枸杞子的鉴定一般凭借经验,但是该方法误差较大,可信度较低。传统的理化实验鉴别周期较长,非专业人员无法操作。近些年一些学者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宁夏枸杞成分含量具有差异性,然而枸杞子样本较小、形状不规则、成分分布不均匀,近红外光谱鉴别通常需要碾碎成粉末然后采集光谱信息,无法做到无损批量地采集枸杞子数据来鉴别枸杞子产地。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结合了近红外光谱和图像,包含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可以实现无损批量地采集非均匀样本光谱信息。利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对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5个产地的宁夏枸杞进行产地鉴别。使用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系统采集了1 650个样本数据之后,通过阈值分割、图像去噪等方法提取出感兴趣区域(region-of-interest,ROI)。对比了ZCA白化(zero-phase component analysis whitening)预处理方法和常用的标准化(normalization)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ZCA白化预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可以去除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提升产地鉴别模型的准确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降维(partial least squares based dimension reduction,PLSDR)降低模型复杂度,结果表明经过ZCA白化预处理后的数据可以由288维特征降低到4个主成分,使得去除相关性后的特征可以被更少的隐藏特征来表示,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模型复杂性。最后,将降维后的特征输入到不同的分类器中进行训练,包括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Softmax分类。其中,基于ZCA白化、 PLSDR和Softmax分类的模型表现最好,在测试集上的平均准确率为94.06%,可以有效的鉴别宁夏枸杞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高光谱 宁夏枸杞 产地鉴别 ZCA白化 Soft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原理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缪剑华 乔柱 +6 位作者 肖冬 韦坤华 朱艳霞 张占江 秦双双 肖培根 黄璐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3-983,共11页
药用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在于植物内部合成的有效成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其资源量,能更好地开发药用植物和可持续利用。因此,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不仅要保... 药用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在于植物内部合成的有效成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其资源量,能更好地开发药用植物和可持续利用。因此,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不仅要保证药用植物在引种地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需保证药效成分的维持与提高,其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志是从"药效"到"药效"。为此,该研究在对近年来药用植物药效成分的形成与稳定、药用植物的发源以及药用植物引种与驯化等方面进行综述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对于目前大量药效成分复杂不清的药用植物,不提倡复杂引种驯化。针对这类药用植物提出了药用植物发源中心假设,即先确定其发源中心,在此中心内收集引种群体和生态各因子的信息,以此为基础,在引种地上保证与药效形成和稳定相关因子不变,确保引种驯化后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不减弱或丧失,并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评价药用植物的药效,从而达到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引种 驯化 药效 发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信号回归法对中试在线近红外定量模型的模型传递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安冬 吴志生 +3 位作者 贾一飞 张盈盈 詹雪艳 马长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2-1088,共7页
模型传递使在特定条件下建立的模型能够应用于新的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或仪器状态。本研究在中药金银花中试在线水提过程中,以水提液中的绿原酸含量为研究对象,建立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针对由金银花来源不同带来的模型失效问题... 模型传递使在特定条件下建立的模型能够应用于新的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或仪器状态。本研究在中药金银花中试在线水提过程中,以水提液中的绿原酸含量为研究对象,建立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针对由金银花来源不同带来的模型失效问题,从光谱背景校正的角度出发,提出以KS算法挑选待传递样本中的代表性样本,结合正交信号回归(OSR)光谱背景校正方法,对不同来源样本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光谱背景校正,并深入探讨OSR方法实现近红外定量模型在不同来源中试样本间传递的应用原理。经模型传递后,模型对新批次样本预测的RSEP由14.91%下降到7.11%,RPD由2.95上升到5.36,预测准确度明显提高。实验证明,选择代表性样本的KS算法结合OSR光谱背景校正的模型传递方法不仅能减小不同来源原料药之间的偶然误差,同时消除了中试制剂过程和算法本身的系统误差,因此能够有效地改善因样本来源差异而造成的模型失效现象。该研究充分阐释了OSR模型传递方法的应用原理,以光谱背景校正与挑选代表性样本回归的方法实现了近红外定量模型在不同来源原料药中试样本之间的模型传递,增强了模型应对原料药批次间变动的能力,提高了模型的稳健性,为多来源原料药中试在线制剂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实时监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信号回归(OSR) 模型传递 近红外 中试在线水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时间对艾叶挥发油及其挥发性主成分与毒性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元 康利平 +4 位作者 詹志来 南铁贵 李颖 周爱香 郭兰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不同采集时间对艾叶挥发油含量和主要成分及毒性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湖北蕲春2014年种植的艾叶为对象,选择端午节前后的1个月左右(5月8日,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3日,6月9日,6月16...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不同采集时间对艾叶挥发油含量和主要成分及毒性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湖北蕲春2014年种植的艾叶为对象,选择端午节前后的1个月左右(5月8日,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3日,6月9日,6月16日)为采集的时间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采集艾叶样本的挥发油,利用GC-MS/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对,结合NIST库进行成分的分析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湖北蕲春种植的艾叶在不同时间的挥发油含量和成分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挥发油含量在端午节前不断增加,到5月20号左右达到最高点,然后挥发油含量逐渐降低;化合物的种类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及酮、醛、烷、醇及苯系化合物等;其检出和鉴定的化学成分随采集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由5月8日的69种逐渐增多为6月16日的82种;以挥发油含量及30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为指标,艾叶最佳的采集期为端午节前1-2周左右;以挥发油所含侧柏酮等数种毒性成分为指标,最佳的采集期则为端午节之后1-2周左右。结论:不同采集时间对艾叶挥发油的含量及其主要成分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差异性,该研究结果为艾叶采收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毒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几种分子的真伪鉴别方法比较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蒋超 黄璐琦 +2 位作者 袁媛 余淑琳 陈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31-1839,共9页
中药材的真伪对于中医临床用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药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DNA分子标记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中药分子鉴定新方法,但对于这些新方法的系统比较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药材... 中药材的真伪对于中医临床用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药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DNA分子标记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中药分子鉴定新方法,但对于这些新方法的系统比较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药材金银花真伪鉴别为例,比较了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位点特异性PCR、DNA条形码技术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时间和应用范围等,并针对各方法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筛选到适合金银花快速真伪鉴别的方法,也为其他中药材分子鉴别研究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分子鉴定 新方法 SSR 位点特异性PCR DNA条形码 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分析不同产地何首乌中40种无机元素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健 周利 +6 位作者 胡玲 解会群 余意 刘汉伟 何雅莉 彭华胜 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819-2828,共10页
目的:建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何首乌中40种无机元素的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及优质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何首乌药材中40种无... 目的:建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何首乌中40种无机元素的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及优质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压力罐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何首乌药材中4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40种无机元素检测方法经方法学考察,结果合理有效,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8.9%~119.2%,RSD均<12%.测定不同来源的49批何首乌样品,K,Ca,Mg,Al,Fe等5种元素含量最高,均达到100 mg/kg以上;Be,Sc,Ge,Eu,Tb,Ho,Tm,Yb和Lu等8种无机元素的平均含量较低,均<0.02 mg/kg;不同产地的何首乌样品表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靠,适用于中药材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属植物叶片中萜类成分的差异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思远 马宝伟 +3 位作者 吴晓毅 李佳 高伟 黄璐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48-251,255,共5页
目的:测定雷公藤属植物叶片中5种萜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差异,研究3个物种间的化学亲缘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8批雷公藤属植物叶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酚新内酯、雷酚内酯和雷公藤红素5个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 目的:测定雷公藤属植物叶片中5种萜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差异,研究3个物种间的化学亲缘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8批雷公藤属植物叶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酚新内酯、雷酚内酯和雷公藤红素5个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雷公藤属植物叶片中,雷公藤甲素、雷酚内酯和雷公藤红素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内酯酮和雷酚新内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系统聚类将28批雷公藤属植物聚为4类:第I类为东北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第II类为雷公藤;第III类为雷公藤;第IV类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结论:雷公藤属植物叶片中部分萜类成分含量差异明显。东北雷公藤与雷公藤化学亲缘关系较远;昆明山海棠混在2者之间,与2者无明显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属 萜类成分 含量测定 化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