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E随机森林的多特征优选甘草识别
1
作者 周珂 张广雨 +3 位作者 史婷婷 李祎 常然然 孟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11714-11725,共12页
及时准确地掌握甘草空间分布信息,能够为甘草产业健康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依托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内蒙古甘草主产区磴口县为研究区,以哨兵1号(Sentinel-1)、哨兵2号(Sentinel-2)和SRTM数字高程数据为数据... 及时准确地掌握甘草空间分布信息,能够为甘草产业健康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依托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内蒙古甘草主产区磴口县为研究区,以哨兵1号(Sentinel-1)、哨兵2号(Sentinel-2)和SRTM数字高程数据为数据源,构建多源多维分类特征集合,设计6种不同方案探讨光谱特征与不同类型特征相结合以及特征优选对甘草识别的影响,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甘草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指数特征在甘草识别中的贡献率最为显著,纹理特征的贡献率位居其次,光谱特征贡献率位列第三,极化特征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而地形特征的贡献最小。特征优选能够减少冗余,并且提升识别精度,总体精度为91.15%,Kappa系数为0.87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特征降维 遥感影像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毛淫羊藿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赖锟阳 崔欣萍 +7 位作者 张宇飞 闫滨滨 万修福 孙楷 康传志 吕朝耕 张燕 朱寿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5,I0033,I0034,共7页
目的探究中药柔毛淫羊藿的生态适宜性,挖掘柔毛淫羊藿潜在的适生栽培地,促进柔毛淫羊藿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基于实地调研、文献收集、中国数字标本馆共收集68条有效点位数据,根据柔毛淫羊藿的生理习性选择了54个生态因子,通过最大信息... 目的探究中药柔毛淫羊藿的生态适宜性,挖掘柔毛淫羊藿潜在的适生栽培地,促进柔毛淫羊藿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基于实地调研、文献收集、中国数字标本馆共收集68条有效点位数据,根据柔毛淫羊藿的生理习性选择了54个生态因子,通过最大信息熵(MaxEnt)模型研究柔毛淫羊藿在中国的潜在生态适宜区。结果CI指数、4月降水、年日照时长、高程、1月平均温、HI指数是对柔毛淫羊藿分布影响较大的6个生态因子,柔毛淫羊藿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陕西南部,四川中北部、贵州中北部,重庆东南部、湖南部等地区。结论本研究对柔毛淫羊藿的生态适宜性区划与2004年版《中国植物志》中描述的范围基本一致,可为柔毛淫羊藿在我国的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毛淫羊藿 最大信息熵 地理信息技术 生态因子 生态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空间布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关联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苏香燕 周妍 +3 位作者 张成鹏 王征禹 池秀莲 王庆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13-5123,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以来,我国围绕“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已系统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在巩固重要生态屏障、保护重要物...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以来,我国围绕“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已系统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在巩固重要生态屏障、保护重要物种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有研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视角系统评价山水工程布局的合理性。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评价现有工程的空间分布特征,辨识未来工程优先区,以期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提供参考。采用县级珍稀物种分布数量、植被覆盖退化程度、潜在生态胁迫强度3项指标,构建了中国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和优先级指数,并以国家层面划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为研究范围,结合已有工程布局、自然保护区分布开展空缺分析,辨识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未来山水工程优先区。结果表明:1)我国珍稀物种丰富度较高区域的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县域珍稀物种数量大于100种的县有168个,其中植被覆盖退化面积占比超过20%的县仅有24个。2)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面积为393万km^(2),已实施山水工程与其重叠面积约为64万km^(2),涉及42个山水工程,对应珍稀物种数量丰富度多为中等水平。3)当前已实施山水工程多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未来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山水工程区可优先考虑大兴安岭、天山西麓和北麓、横断山区、云南高原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空缺分析 优先区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蕊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4
作者 李华珍 周修腾 +5 位作者 麻淑芳 周小龙 荆聪 廖司仪 舒广文 杨新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2-610,共9页
为探究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化学成分,探寻其中的活性化合物,综合应用正相硅胶柱层析、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百蕊草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 为探究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化学成分,探寻其中的活性化合物,综合应用正相硅胶柱层析、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百蕊草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该部位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以下20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为升麻素(1)、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2)、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奈酚(4)、[7-Hydroxy-2-(4-hydroxy-phenyl)-4-oxo-4H-chromen-5-yl]-acetic acid(5)、5-carbomethoxymethyl-4′,7-dihydroxyflavone(6)、香草酸(7)、反式阿魏酸(8)、肉桂酸(9)、正十五烷酸(10)、咖啡酸乙酯(11)、4-羟基肉桂酸(12)、脱落酸(13)、(+)-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4)、3-甲氧基-1H-吡咯(15)、D-半乳糖醇(16)、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7)、香草酸乙酯(18)、anacolosine(19)、(-)-5-O-阿魏酰奎宁酸甲酯(20).除化合物2、3、4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丰富了百蕊草的化学成分,为探究百蕊草的药效物质基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草属 百蕊草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和正交法优化茅苍术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工艺
5
作者 张阿琴 朱静 +2 位作者 谷巍 黄美子 王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5-80,86,共7页
本试验以茅苍术地上部分为研究材料,以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以茅苍术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分别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对茅苍术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正交法获... 本试验以茅苍术地上部分为研究材料,以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以茅苍术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分别通过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法对茅苍术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正交法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使用6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控制料液比为50 mL/g,提取50 min,使用该工艺,提取率可达到4.13%。响应面法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使用66.31%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控制料液比为53.21 mL/g,提取43.75 min,预测平均提取率为4.18%,工艺验证提取率为4.16%。通过两种方法,得出相似的最佳工艺,但响应面法可以提供更多更精确的信息,并且可以预测理论提取率,产率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地上部分 总黄酮 响应面法 正交法 超声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山楂含水量快速无损分析方法
6
作者 白瑞斌 王慧 +3 位作者 王宏鹏 洪家顺 周骏辉 杨健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4期95-107,共13页
[目的/意义]为实现山楂水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收集458个来自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新鲜山楂样品,分别采集每个样品在可见-近红外波段(Visible to Near Infrar... [目的/意义]为实现山楂水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检测方法。[方法]首先,收集458个来自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新鲜山楂样品,分别采集每个样品在可见-近红外波段(Visible to Near Infrared,VNIR)和短波红外(Short-Wave Infrared,SWIR)波段的高光谱数据,利用阈值分割算法确定每个山楂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果实ROI的平均反射光谱作为原始数据。随后,采用卷积平滑、乘法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换、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五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随机森林与多层感知机等机器学习方法,系统评估不同摆放方式(果柄朝侧面、朝上、朝下及三者融合)和光谱范围(VNIR、SWIR、VNIR+SWIR)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最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变量迭代空间收缩方法,以及离散小波变换-逐步回归(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Stepwise Regression,DWT-SR)四种方法对全波段数据进行降维处理,进一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模型效率。[结果和讨论]果柄朝下的摆放方式、SWIR波段范围(940~2500 nm)及一阶导数预处理组合下,SVR模型表现最优,测试集的绝对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_(p))为0.8605、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 p)为0.711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p)为0.9142、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为2.6776。在性能最优分析条件下,DWT-SR方法基于小波基函数“db6”在分解层级为1时,提取出17个关键特征波段,所建模型在降低数据维度的同时可以保持高水平预测性能(R^(2)_(p)=0.8571、MAE_(p)=0.6692、RMSE p=0.9252、RPD=2.6457)。[结论]本研究证明了高光谱成像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在山楂水分无损检测中的可行性,为果品水分在线监测及智能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高光谱成像 小波变换 支持向量机 含水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7
作者 韩亚平 李雅妮 +3 位作者 杜超 张兴安 郑博文 李颖 《中国种业》 2025年第8期151-153,157,共4页
为了制订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通过测定不同产地远志种子的真实性、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含水量、千粒重、健康度等指标,对16份远志主产地的远志种子进行检验,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初步制订远志种子的质量分级... 为了制订远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通过测定不同产地远志种子的真实性、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含水量、千粒重、健康度等指标,对16份远志主产地的远志种子进行检验,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初步制订远志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远志一级种子颗粒饱满、大小均匀,黑色或深褐色,有光泽,净度≥90%,千粒重≥3.0g,含水量≤7.5%,生活力≥90%,发芽率≥85%;二级种子颗粒较为饱满,颜色相对较正,较有光泽,净度≥85%,千粒重≥2.9g,含水量≤7.5%,生活力≥83%,发芽率≥70%;三级种子颗粒饱满度欠佳,颜色深浅不一,光泽度差,净度≥70%,千粒重≥2.8g,含水量≤8.0%,生活力≥70%,发芽率≥55%。研究中制订的远志种子分级标准,可为远志种子的质量评价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种子质量 分级标准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毒素冈田酸致肝毒性及通过微小RNA调控转录的分子机制
8
作者 罗志强 章笑甜 +5 位作者 孙皓迪 林伟 郭若凡 李婧铭 崔悦 于国华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7,共9页
冈田酸是一种常见于贝类中的强效藻类毒素,已被证实可诱发肝脏损伤。然而,关于其肝毒性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首先采用细胞自动计数法、Ki67和EdU染色实验评估冈田酸对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的毒性作用,随后提取细胞样... 冈田酸是一种常见于贝类中的强效藻类毒素,已被证实可诱发肝脏损伤。然而,关于其肝毒性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首先采用细胞自动计数法、Ki67和EdU染色实验评估冈田酸对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的毒性作用,随后提取细胞样本miRNA进行测序分析,最后,通过RT-qPCR实验检测关键mi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经0.5μmol·L^(-1)和1μmol·L^(-1)冈田酸处理24 h后,L02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Ki67和EdU染色实验表明冈田酸能通过抑制L02细胞增殖而发挥肝毒性的作用。通过miRNA测序分析,鉴定出96个差异表达的miRNA。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MAPK信号通路在这些miRNA调控的靶基因中高度富集。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主要通过调控关键基因,如MAP3K14、MAP2K3和MAP3K8等,影响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诱发肝毒性反应。RT-qPCR结果显示,L02细胞中这些差异miRNA的表达趋势与miRNA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评估了冈田酸的肝毒性作用,并构建了冈田酸对肝细胞作用的miRNA表达谱,揭示了冈田酸可通过调控miRNA表达干预MAPK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田酸 正常人肝细胞系L02 急性毒性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中国南北方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文迪 金霞霞 +2 位作者 莫珊 姜美琳 刘艳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2-455,共4页
背景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类的健康并与疾病的发生有关,不同地区人群中的肠道微生物构成差异明显。目的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比较中国南北方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肠道微生物构成的差异。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3~7岁学... 背景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类的健康并与疾病的发生有关,不同地区人群中的肠道微生物构成差异明显。目的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比较中国南北方地区学龄前健康儿童肠道微生物构成的差异。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3~7岁学龄前健康儿童,南方组为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儿童,北方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某幼儿园在园儿童。由经过培训的家长采集儿童的粪便样本,由杭州谷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肠道菌群检测及相关数据分析。主要结局指标菌群多样性,物种组成结构差异。结果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南方组纳入45名,年龄(4.0±1.5)岁;北方组纳入43名,年龄(4.1±1.3)岁;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民族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北方组Shannon、Simpson、Chao、ACE指数均高于南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oA图显示加权后观察到两组样本显著分离。北方组厚壁菌门的丰度高于南方组(55.1%vs 39.2%)、南方组变形菌门的丰度高于北方组(18.6%vs 7.2%)、南方组大肠埃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丰度高于北方组(11.8%vs 2.2%)、北方组粪杆菌属的丰度高于南方组(13.9%vs 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EfSe分析及随机森林组间预测,在南方组找到大肠埃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和活泼瘤胃球菌属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生物标志物,北方组找到粪杆菌属、琼脂杆菌属、毛螺菌属、塞内加尔厌氧菌属、罕见小球菌属、挑剔真杆菌属、副萨特氏菌属、小类杆菌属、罗氏菌属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生物标志物。结论中国南北方学龄前儿童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在未来进行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研究时,须充分考虑宿主的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地域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山楂产地判别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子健 顾佳盛 +5 位作者 周聪 王游游 杨健 黄俊 王宏鹏 白瑞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2-291,共10页
产地是影响山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实现对山楂产地的快速无损鉴别,本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山楂样品进行产地溯源。以五个不同省级产区的山楂样品作为样本,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得每个样品果梗朝上(G)、侧面朝上(C... 产地是影响山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实现对山楂产地的快速无损鉴别,本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山楂样品进行产地溯源。以五个不同省级产区的山楂样品作为样本,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得每个样品果梗朝上(G)、侧面朝上(C)和底面朝上(D)的可见-短波红外(410~2500 nm)波段高光谱数据。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variatescatteringcorrection, MSC)、一阶导数(firstderivative, D1)、 SG平滑(Savitzky-Golay,SG)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四种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三种分类模型。结果表明,D-D1-SVM模型分类效果最优,训练集和预测集的准确率均为100%。为进一步简化模型,分别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 algorithm,CARS)进行特征波长筛选。通过多变量数据分析发现,D-SPA-SVM模型效果最佳,训练集和预测集准确率分别为95.2%和93%。本研究为山楂产地的快速、无损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山楂 产地识别 无损检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牛草和艾叶的叶绒燃烧后烟尘成分与空气污染物分析
11
作者 马静雯 明晶 +4 位作者 刘大会 汪喻巧 李慧 杜鸿志 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97-2907,共11页
目的:以不同种质资源的九牛草绒和艾叶绒为研究对象,比较九牛草和艾叶2种艾资源的叶绒燃烧后烟尘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为九牛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 目的:以不同种质资源的九牛草绒和艾叶绒为研究对象,比较九牛草和艾叶2种艾资源的叶绒燃烧后烟尘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为九牛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检测叶绒燃烧烟尘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所有挥发性成分进行聚类分析;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叶绒燃烧后空气中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PM_(2.5)和PM_(10)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九牛草叶绒燃烧烟尘中共检测出111种成分,相对含量达63.89%~75.76%,艾叶绒燃烧烟尘中共检测出106种成分,相对含量达64.87%~75.50%。二者共鉴定出147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10种。聚类分析把九牛草绒AS_(1)、AS_(2)、AS_(3)和艾叶绒AA_(3)聚为一类,九牛草绒AS_(4)、AS_(5)和艾叶绒AA_(5)聚为一类,其余3种艾叶绒聚为一类。九牛草叶绒燃烧产生的甲醛、TVOC、PM_(2.5)和PM_(10)浓度均显著低于艾叶绒。结论:九牛草绒和艾叶绒燃烧烟尘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二者均含有较多烯类和烷类物质,九牛草叶绒烟中醇类物质含量略高于艾叶绒,而酚类物质含量远低于艾叶绒,仅在艾叶绒烟中检测到少量桉油精和龙脑。九牛草叶绒燃烧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均显著低于艾叶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牛草 艾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烟尘成分 空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加工方式对天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皓迪 康传志 +1 位作者 杨亚玲 刘大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加工方式对天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天麻进行差异成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测定天麻素等6...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加工方式对天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天麻进行差异成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测定天麻素等6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通过高分辨质谱裂解规律,确定在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天麻中,主要差异成分为天麻素类和巴利森苷类的6种化合物。所有加工处理中,使用1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后再蒸制断生的天麻样品,其总有效成分含量最高,为42.76 mg/g;随着焦亚硫酸钠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各组样品的总有效成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煮制断生处理的添加剂质量浓度大于6 g/L后,二氧化硫残留量可能超过限值标准,且巴利森苷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转化。【结论】在天麻不同产地加工方式中,适当的添加剂可以减少有效成分损失,且蒸制优于煮制断生。加工时,应尽量减少天麻药材与水分的直接接触,及时断生。研究结果阐明了加工方式对天麻品质的影响,从药材品质和安全性的角度为天麻产地加工的质量把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有效成分 产地加工 亚硫酸盐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百蕊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作者 郑玲玲 陈美兰 +4 位作者 杨蓁蓁 韩红亮 张绮文 管悦琴 周修腾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探究不同种皮颜色的百蕊草种子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野生百蕊草种子为实验材料,开展种子表型特征、重量和大小、吸水率和含水量、生活力和萌发率、贮藏物质及生物酶活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百蕊草黄色种子生物学特性指标表现较好,生... 为探究不同种皮颜色的百蕊草种子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野生百蕊草种子为实验材料,开展种子表型特征、重量和大小、吸水率和含水量、生活力和萌发率、贮藏物质及生物酶活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百蕊草黄色种子生物学特性指标表现较好,生活力94.51%、长2.69 mm、宽2.04 mm、厚2.03 mm,百粒重0.5406 g、五百粒重2.7072 g、裂口率45.90%。黄色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2.13 mg/g,显著(p<0.05)高于绿色种子;绿色种子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8.75 mg/g和0.36 g/g;黄色种子POD酶、β-淀粉酶含量最高分别为204.33 U/g和11.83 U/g;黄绿色种子SOD含量为13201.83 U/g,显著(p<0.05)高于绿色种子;绿色种子的CAT含量最高为41.46 U/g。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百蕊草种子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种皮颜色(黄色、黄绿色、绿色)的种子其生理指标差异较大,黄色和黄绿色种子萌发特性较好,可为以后百蕊草种子采收和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草 种子 生物学特性 生理指标 种皮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蜈蚣科物种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唇足纲的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阳洋 陈天韵 +1 位作者 尤春雪 蒋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筛孔蜈蚣属、卫蜈蚣属和蜈蚣属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了解蜈蚣亚科和耳孔蜈蚣亚科在蜈蚣目中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序列组装和基因组注释,新获得蜈蚣目蜈蚣科3个物种—卫蜈蚣属长足卫蜈蚣(Rhysida longipes(New... 为了探究筛孔蜈蚣属、卫蜈蚣属和蜈蚣属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特征,了解蜈蚣亚科和耳孔蜈蚣亚科在蜈蚣目中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序列组装和基因组注释,新获得蜈蚣目蜈蚣科3个物种—卫蜈蚣属长足卫蜈蚣(Rhysida longipes(Newport,1845))、筛孔蜈蚣属筛孔蜈蚣sp.1(Ethmostigmus sp.1)和蜈蚣属日本蜈蚣(Scolopendra japonica L.Koch,1878)的全长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其长度分别为14992、15002和14425 bp.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注释和分析发现,长足卫蜈蚣、筛孔蜈蚣sp.1和日本蜈蚣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的排列顺序均为COX1-COX2-ATP8-ATP6-COX3-NAD3-NAD5-NAD4-NAD4L-NAD6-COB-NAD1-rrnL-rrnS-NAD2,但筛孔蜈蚣sp.1线粒体基因组中NAD5、NAD4、NAD4L、NAD1、rrnL、rrnS的转录方向与其他序列相反.基于13个PCGs联合的14个唇足纲物种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长足卫蜈蚣与筛孔蜈蚣sp.1的关系紧密,与日本蜈蚣的关系则较远,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和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互为姊妹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足卫蜈蚣 筛孔蜈蚣sp.1 日本蜈蚣 线粒体基因组 唇足纲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