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急性咽炎的用法用量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静 赵荣华 +6 位作者 毛鑫 郭姗姗 高英杰 姚荣妹 董秀 吴昌标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急性咽炎的最佳用法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氨水咽部喷雾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感染2种方法造成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设置4~10喷/次,6~10次/d,共12个给药组,评价开喉剑喷雾剂的最佳用法用量。... 目的:探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急性咽炎的最佳用法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氨水咽部喷雾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感染2种方法造成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设置4~10喷/次,6~10次/d,共12个给药组,评价开喉剑喷雾剂的最佳用法用量。结果:开喉剑喷雾剂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减轻大鼠咽部肉眼病变及镜下组织病变,药效稳定剂量范围为6~10喷/次、8~10次/d。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大鼠急性咽炎模型的最佳剂量范围为6~10喷/次、8~10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喉剑喷雾剂 急性咽炎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用法用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雷他定与消风止痒颗粒对3种荨麻疹动物模型的药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庞博 徐英莉 +6 位作者 刘晓峰 陈梦苹 王雅欣 姚荣妹 周利润 曹姗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026-3032,共7页
目的:探究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对免疫性/非免疫性接触/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抗二硝基苯基(DNP)-IgE单克隆抗体进行致敏,双耳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激发造成小鼠免疫性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 目的:探究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对免疫性/非免疫性接触/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抗二硝基苯基(DNP)-IgE单克隆抗体进行致敏,双耳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激发造成小鼠免疫性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腹腔注射卵白蛋白-氢氧化铝混悬液进行致敏及激发诱导致大鼠免疫性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二甲基亚砜涂抹豚鼠耳郭两面致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结果:免疫性接触性/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试验中,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抓挠次数,抑制大、小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均P<0.05);氯雷他定能明显缓解炎症介质的释放,消风止痒颗粒则能显著抑制背部风团的发生,减轻耳肿胀(均P<0.05)。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实验中,消风止痒颗粒可显著减轻豚鼠耳肿胀度及耳厚度(均P<0.05),缓解变态反应肿胀症状。结论:氯雷他定对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瘙痒症状。消风止痒颗粒则对接触性荨麻疹作用明显,有缓解皮肤红肿,抑制风团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 炎症介质 氯雷他定 消风止痒颗粒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孙静 赵荣华 +8 位作者 包蕾 郭姗姗 张广平 耿子涵 时宇静 宋玲 高云航 李晓璐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423-2426,共4页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幼龄ICR小鼠按体质量等级随机分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热毒宁注射给药对照组,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20 min、10 min、5 min...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幼龄ICR小鼠按体质量等级随机分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热毒宁注射给药对照组,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20 min、10 min、5 min和2.5 min组。采用副流感病毒感染幼龄小鼠致肺炎模型,通过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毒载量、肺部病理评分等指标评价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结果: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4个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肺指数及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其中雾化吸入给药20 min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20 min对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且优于注射给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肺炎 幼龄小鼠 热毒宁注射液 雾化吸入给药 病毒载量 给药方式 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一枝蒿颗粒儿童用药有效剂量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静 李俊 +7 位作者 郭姗姗 李艳 赵荣华 时宇静 高英杰 姚荣妹 崔晓兰 石高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088-2093,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一枝蒿颗粒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及最佳有效剂量范围,为儿童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用法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致幼龄小鼠肺炎模型及死亡模型观察复方一枝蒿颗粒的抗病毒作用;采用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目的:探讨复方一枝蒿颗粒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及最佳有效剂量范围,为儿童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用法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致幼龄小鼠肺炎模型及死亡模型观察复方一枝蒿颗粒的抗病毒作用;采用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及棉球肉芽肿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扭体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龄小鼠死亡模型观察其抗菌作用,采用脂多糖(LPS)致幼龄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复方一枝蒿颗粒0.7、0.9 g生药/(kg·d)2个剂量组可发挥稳定的抗病毒抗菌作用,并可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在0.7~0.9 g生药/(kg·d)剂量范围内对幼龄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用药 复方一枝蒿颗粒 抗病毒 抗炎 镇痛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 有效性 用法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