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赖鸿皓
郭继华
+15 位作者
尤良震
王伽伯
刘存志
刘玥
刘宝利
孙鑫
李慧
杨忠奇
季光
赵林华
赵晖
商洪才
曾芳
魏戌
张霄潇
葛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403-3410,共8页
背景开展好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对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既往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常套用笼统的评价方法,造成指标不适用、维度单一等问题,不利于科学、全面地反映成果的多元价值。因此,新时期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亟需建立分...
背景开展好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对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既往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常套用笼统的评价方法,造成指标不适用、维度单一等问题,不利于科学、全面地反映成果的多元价值。因此,新时期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亟需建立分类、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目的遵循我国新时期科技评价要求,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建立体现中医药规律、突出中医药优势的科学、分类、可靠、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11月,完成于2023年5月。基于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结合专题小组讨论,初步形成指标框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点;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最终确定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门槛指标10条,一级指标4条,二级指标17条,评价要点17条。经检验,两轮德尔菲法实施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3,各级指标Kendall's W一致性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P值均<0.05,表明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一致性强,咨询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围绕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靠、易操作的指标体系。指标涵盖范围广,权重区分度高,具有一定中医特色,有利于在全面考虑成果多元价值的同时凸显核心优势。同时,配套建设的评价要点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可能为相关评价活动提供潜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标准化
中医药
评价指标
科技成果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赖鸿皓
郭继华
尤良震
王伽伯
刘存志
刘玥
刘宝利
孙鑫
李慧
杨忠奇
季光
赵林华
赵晖
商洪才
曾芳
魏戌
张霄潇
葛龙
机构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
学院
循证
社会
科学
研究
中心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
学院
卫生管理与健康发展研究
中心
中华
中医药
学会
北京
中医药
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
内
科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都
医科
大学
中医药
学院
北京
中医药
大学针灸推拿
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西苑医院心血管病
中心
首都
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
中医
医院科研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
循证
医学
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
健康产业研究所
广州
中医药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上海
中医药
大学脾胃病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
成都
中医药
大学针灸脑
科学
研究
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
望京医院学术发展处
甘肃省
循证
医学
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403-3410,共8页
基金
中华中医药学会求实项目(2022-QSDXWT-05)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科技评估评价专项。
文摘
背景开展好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对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既往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常套用笼统的评价方法,造成指标不适用、维度单一等问题,不利于科学、全面地反映成果的多元价值。因此,新时期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亟需建立分类、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目的遵循我国新时期科技评价要求,针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建立体现中医药规律、突出中医药优势的科学、分类、可靠、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11月,完成于2023年5月。基于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结合专题小组讨论,初步形成指标框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点;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最终确定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包含门槛指标10条,一级指标4条,二级指标17条,评价要点17条。经检验,两轮德尔菲法实施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3,各级指标Kendall's W一致性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P值均<0.05,表明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一致性强,咨询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围绕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可靠、易操作的指标体系。指标涵盖范围广,权重区分度高,具有一定中医特色,有利于在全面考虑成果多元价值的同时凸显核心优势。同时,配套建设的评价要点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可能为相关评价活动提供潜在参考。
关键词
中医药标准化
中医药
评价指标
科技成果
分类评价
Keywords
Zhong yi yao biao zhun hu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valuation index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Categorical evaluation
分类号
R2-65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医药临床研究类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赖鸿皓
郭继华
尤良震
王伽伯
刘存志
刘玥
刘宝利
孙鑫
李慧
杨忠奇
季光
赵林华
赵晖
商洪才
曾芳
魏戌
张霄潇
葛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