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中医药临床数据共享方法研究:以频数分析和描述性统计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畅 赵冉 +5 位作者 张雯 张泽丹 温宵宵 古欣怡 庄荟瑛 王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共8页
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可以解决数据共享时的安全隐私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的可追溯性,防止恶意节点篡改上传数据;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将互不可信的用户作为参与方整合起来,建立安全可靠的合作机制。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 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可以解决数据共享时的安全隐私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的可追溯性,防止恶意节点篡改上传数据;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将互不可信的用户作为参与方整合起来,建立安全可靠的合作机制。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设计中医药临床数据分布式算法能整合来自多方的临床数据,扩大研究样本量,解决目前中医药临床数据共享存在的“不愿,不敢,不能”问题,促进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的发展。创造性地将频数分析与描述性统计融入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融合了区块链技术增强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为中医药临床数据设计了一套高效且保护隐私的分布式计算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相较于集中式计算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优势,还设计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在计算真实中医临床数据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案为中医药领域的数据共享开创了新方向,既保障了患者隐私,又实现了临床数据的有效聚合,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临床数据 数据共享 区块链 安全多方计算 分布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o4j与GDS算法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知识图谱构建与隐性知识规律发现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迪 何丽云 +2 位作者 王鑫 孙雨辰 文天才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6,共7页
中医药知识体系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关系复杂,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作为知识发现的重要工具,其承载的信息量大,同时可以保留信息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描述和挖掘中医药领域的隐性知识。KG自引入到中医药领域后发展迅速,已应... 中医药知识体系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关系复杂,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作为知识发现的重要工具,其承载的信息量大,同时可以保留信息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描述和挖掘中医药领域的隐性知识。KG自引入到中医药领域后发展迅速,已应用在名老中医经验挖掘、用药规律分析、智能问答等多个方面。但是,目前KG的数据挖掘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查询检索为主,限制了中医药隐性知识的发现。基于文献构建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知识图谱,对KG常用的算法,如中心性、社团发现、相似度和路径查找等进行测试分析,寻找适合中医药数据挖掘的算法,为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的隐性知识发现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Neo4j GDS 知识发现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2型糖尿病中医药有效处方推荐方法研究
3
作者 刘红萍 杨杰 +6 位作者 庞国明 李鹏辉 邢颖 吴敏 温宵宵 李洪皎 文天才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I0009,共6页
目的改进遗传算法创新推荐度模型,以2型糖尿病(T2DM)电子病历数据为基础进行核心处方挖掘及有效处方推荐。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电子病历数据,构建T2DM患者有效处方集及不同证型原始处方集数据库;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优化适应度函数的构建,... 目的改进遗传算法创新推荐度模型,以2型糖尿病(T2DM)电子病历数据为基础进行核心处方挖掘及有效处方推荐。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电子病历数据,构建T2DM患者有效处方集及不同证型原始处方集数据库;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优化适应度函数的构建,使提取出的核心有效处方朝着有效处方集的方向进化;基于核心有效处方与原始处方集的相似度关系,创新推荐度模型,通过遍历不同证型原始处方集进行处方推荐度挖掘。结果共使用有效诊疗标准的处方17712条,提取的核心有效处方中包含中药37种;最终挖掘出满足“推荐度≥85%”的处方26条,最大推荐度为97.26%。结论研究改进遗传算法提高了对中药处方集的特征提取和全局搜索能力,并通过提出新的推荐度模型进行临床处方决策推荐,提高了电子病历数据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核心处方 处方推荐 真实世界数据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知识图谱推理研究
4
作者 刘海煜 瞿小龙 +4 位作者 沈翊康 蒋卓斌 谢晓霞 赵玉凤 张小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11,共11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应用,中医药领域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基于数据驱动的中医药研究应运而生,利用知识图谱对中医药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推理成为当今中医药研究领...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广泛应用,中医药领域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基于数据驱动的中医药研究应运而生,利用知识图谱对中医药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基于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推理成为当今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为更好利用知识图谱推理技术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文章在概述中医药知识图谱推理的基础上,重点从基于逻辑规则、分布式表示和神经网络3个方面介绍知识图谱推理的发展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最后,文章还总结知识推理方法的优劣,并从知识图谱推理的可解释性研究、时态知识图谱和多模态信息融合3个角度对中医药知识图谱推理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知识图谱推理 逻辑规则 分布式表示 神经网络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中医情志数据科学化探析
5
作者 田雨 王舒怡 +2 位作者 赵博衡 方震 杨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5,I0001,I0002,共6页
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的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诊断信息数据科学化是必然的发展道路。在中医诊断客观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中医情志信息数字化采集和识别方法。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对情志进行了溯源... 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的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诊断信息数据科学化是必然的发展道路。在中医诊断客观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中医情志信息数字化采集和识别方法。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对情志进行了溯源和分类,分析了中医情志致病的原因,以及情志与呼吸、心跳的关系。毫米波雷达能检测呼吸与心跳两大生命体征,又与中医望情绪一致,有无感观测的共同点。据此提出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情志信息数据科学化模式,为中医情志诊断提供客观数据支持。该模式包括两部分:第一,毫米波雷达采集指标的确定,并从中医角度解释采集指标与情志的关系;第二,建立毫米波雷达情志识别模型,用于中医情志状态的识别。最后探讨了基于毫米波雷达中医情志数据科学化的应用方向,为后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情志 信息采集 呼吸波 心冲击波 中医药数据科学 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药真实世界数据验证中医可信联合分析平台中的安全多方计算:以描述性统计和频数分析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冉 张雯 +4 位作者 唐旭东 张泽丹 何畅 温宵宵 王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4,I0030,共6页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中的中医药数据验证中医可信联合分析平台中安全多方计算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包括分布式描述性统计和分布式频数分析。方法利用真实世界中多家三甲医院脾胃科慢性胃炎患者的数据进行验证,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拆...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中的中医药数据验证中医可信联合分析平台中安全多方计算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包括分布式描述性统计和分布式频数分析。方法利用真实世界中多家三甲医院脾胃科慢性胃炎患者的数据进行验证,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拆分成多个数据集分别上传至平台中的各个节点,选取四个连续性变量(年龄、PGⅠ、PGⅡ、PGⅠ/PGⅡ)和三个二分类变量(证素、舌象、脉象)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和频数分析计算。在平台中分别进行单中心计算和分布式计算,在SPSS26.0中进行中心式计算,对于分布式描述性统计,调整节点的数据量和节点数量进行三次验证,最后比较三种结果以评估安全多方计算的准确性、稳定性。在Excel中使用t检验比较计算时间之间的差异以评估效率。结果最终纳入了5160份数据。四个连续性变量的分布式描述性统计的计算结果与中心式结果完全一致,多次验证的结果也相同,部分单中心的计算结果与总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三个分类变量的分布式频数分析结果和中心式结果同样完全一致。分布式描述性统计计算时间略高于单中心计算时间,但各变量都无显著差异(年龄变量P=0.05,PGⅠ变量P=0.08,PGⅡ变量P=0.31,PGⅠ/PGⅡ变量P=0.19),分布式频数分析的计算时间与单中心计算时间相近,总体无显著差异(P=0.32),然而频数分析的计算时间明显低于描述统计(描述性统计:51~84s,频数分析:28~40s)。结论可信联合分析平台安全多方计算中的分布式描述性统计和分布式频数分析在严格保护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能达到足够的水平,可以用于实际的多中心中医药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多方计算 分布式计算 数据共享 数据安全 中医药 可信联合分析 描述性统计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效为标·以数为据·以调为治——论中医学的数据科学思维 被引量:1
7
作者 文天才 刘保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中医学的本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健康平衡,是人类智慧与疾病对抗并寻找和逼近健康解决方案中最优解的过程。中医学持续的生命力源于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从大量复杂数据中寻找促进健康的证据,以及调整健康状态的干预模式。中医学的诊... 中医学的本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健康平衡,是人类智慧与疾病对抗并寻找和逼近健康解决方案中最优解的过程。中医学持续的生命力源于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从大量复杂数据中寻找促进健康的证据,以及调整健康状态的干预模式。中医学的诊疗模式本身就蕴含着数据科学思维,体现了以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是一种天然基于数据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数据科学 大数据 科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科学的中医临床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舒怡 杨杰 田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8,共9页
数据科学的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疗法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为了解中医四诊数字化信息采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真实世界中医药数据科学的研究提供依据,结合近20年的文献,概述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以及... 数据科学的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疗法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为了解中医四诊数字化信息采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真实世界中医药数据科学的研究提供依据,结合近20年的文献,概述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以及四诊合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平台等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现状。其中望诊数字化信息获取主要体现为面诊、舌诊与目诊的数字化,闻诊为声诊、嗅诊的数字化,问诊为临床电子病历、量表与问诊系统研发的数字化,切诊主要从脉波数字化理论标准化研究、脉象传感器与脉诊设备的使用场景论述。最后,结合中医四诊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对采集信息的智能设备方面和四诊信息融合与应用于临床诊疗两个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总结与展望,期望能够为今后的四诊数字化提供思路与启发。数据科学与中医药的结合将更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创新与长远发展,信息采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的过程中,使中医诊疗技术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中医整体治疗水平并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数据科学 中医四诊 数字化技术 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凯宁 蔡生兴 +3 位作者 周佩 张慧丰 高宏杰 赵玉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32-4139,共8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用药规律及特色,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些新思路,同时也为临床用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1)采用Excel表格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处方数据中的中药、药味类别、性味、归经情况进行描述...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用药规律及特色,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些新思路,同时也为临床用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1)采用Excel表格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处方数据中的中药、药味类别、性味、归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2)采用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3)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频次最高的30种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436个病例,处方436首,共有中药279味,所有中药使用频次共计5527次,其中白术、甘草、茯苓、党参、山药使用次数最多,药物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最为常见,药味以甘、辛为主,药性以温/微温、平居多,药物归经以脾经最多,其次是心经、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5种关联强度高的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5类。结论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且多与药味甘、辛,药性温/微温、平,归脾经的药物进行搭配使用,其中茯苓-白术为最常用的药对,以新组方规律来看,更侧重于消积化滞、补气益血、滋阴生津。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遣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中医药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四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天才 刘红萍 +1 位作者 邢颖 杨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I0003,共6页
中医四诊信息具有非量化、繁杂的特点,常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充分发掘中医四诊数据中隐含的知识。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其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特征提取、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 中医四诊信息具有非量化、繁杂的特点,常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充分发掘中医四诊数据中隐含的知识。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其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特征提取、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以及决策树等DM方法在中医四诊信息的提取、识别分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人工统计分析的不足,对中医四诊智能化的发展发挥出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系统分析和梳理了近5年各类DM方法在中医四诊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从中医望、闻、问、切及四诊合参5个方面以及针对四诊不同类型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未来中医四诊数据挖掘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四诊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在风湿科中医电子病历症状信息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金龙 张磊 +4 位作者 许宁 法立峰 杨扩 韩真真 郭洪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I0043,共7页
目的 信息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手段,基于ChatGPT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通过ChatGPT对风湿科中医电子病历进行症状信息抽取。方法 通过基于ChatGPT大模型的小样本学习,实现对风湿科电子病历中主诉及现病史、专科检查和舌脉象数据的信... 目的 信息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手段,基于ChatGPT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通过ChatGPT对风湿科中医电子病历进行症状信息抽取。方法 通过基于ChatGPT大模型的小样本学习,实现对风湿科电子病历中主诉及现病史、专科检查和舌脉象数据的信息抽取与规范,同时选择ChatGLM大模型进行与ChatGPT相同的小样本学习,完成相同的信息抽取任务并比较两个大模型抽取结果的正确率。结果 针对医学命名实体识别问题,小样本学习后的ChatGPT在主诉症状抽取任务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8.7%,在专科检查抽取任务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2%,在舌脉象抽取与规范任务上的正确率达到了98%。ChatGLM在同样3个任务上的正确率分别为85.7%、91%和98%,从抽取结果上来看,两个大模型在抽取任务中存在不同的缺陷,但从整体上看,ChatGPT表现更为出色。结论 实现了基于ChatGPT小样本学习的中医症状信息预处理,相比传统模型更便捷高效,且与ChatGLM相比整体上表现更优,这为中医临床文本信息抽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中医电子病历 症状 数据预处理 信息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中医消化领域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泽丹 王斌 +6 位作者 陈婷 李青山 吴琛 胡旭磊 杨星辰 温宵宵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I0007,共6页
利用区块链和联邦学习等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中医消化领域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包括中医消化领域优势病种数据管理系统、中医消化领域优势病种可信联合循证分析联盟链和中医消化领域优势病种可信联合循证分析平台。该方案支持... 利用区块链和联邦学习等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中医消化领域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包括中医消化领域优势病种数据管理系统、中医消化领域优势病种可信联合循证分析联盟链和中医消化领域优势病种可信联合循证分析平台。该方案支持多途径数据采集,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等业务系统中临床数据定时抽取和手动导入,科研数据经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手动录入和自动映射等方式;并支持原始数据本地存储,仅将数据索引和数据Hash特征进行共识上链存证;基于RegLang智能合约监管,实现监管规则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保证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实现数据安全共享的函数级控制;借助分布式算法实现各节点本地单独计算、汇总结果链上流转等功能,做到“算法多跑路,数据不跑路”,充分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整个平台架构在数据安全存储和可信计算之上实现了多中心医学研究全场景的解决方案,拥有面向多样化医疗科研场景所需的上层应用能力,如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跨区域专病数据库建设等。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对促进中医药临床与科研数据多方平等共享、合作共赢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数据共享 数据存储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的中医药本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崔一迪 王明强 +2 位作者 陈欣然 张磊 李国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67-2872,共6页
目的构建痤疮的中医药本体,实现知识的复用和共享,为后续推理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人工提取痤疮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以七步法为指导,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5.2.0构建痤疮的中医药本体,实现中医药痤疮的知识表示。结果共... 目的构建痤疮的中医药本体,实现知识的复用和共享,为后续推理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人工提取痤疮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以七步法为指导,利用本体构建工具protégé5.2.0构建痤疮的中医药本体,实现中医药痤疮的知识表示。结果共构建了77个类,13种对象属性,2个数据属性和139个实例,较为全面地组织、表示了中医药痤疮的相关知识。结论对痤疮的中医药知识进行了整合,构建了相关的领域本体,对知识的共享、复用、知识库以及临床辅助决策系统构建等提供知识支撑和推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痤疮 本体 知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真实世界研究数据采集方法探索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斌 白如健 +5 位作者 谢琪 陈迪 曹馨宇 周洪伟 史华新 张妮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2期1924-1927,共4页
目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法是形成可靠临床证据的关键步骤。方法:本文阐述了开展临床数据采集以及为保证数据质量如何进行数据预处理工作。结果:本文从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内容,采集要点,数据的描述与评价等关键问题提... 目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法是形成可靠临床证据的关键步骤。方法:本文阐述了开展临床数据采集以及为保证数据质量如何进行数据预处理工作。结果:本文从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内容,采集要点,数据的描述与评价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中医真实世界数据的采集方法。结论:规范化的临床数据采集方式为真实世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真实世界研究 数据采集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智慧中医研究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海燕 王维广 +15 位作者 许林 黎晖 蒋涛 杨涛 罗静静 李涛 张磊 刘清君 覃文军 孟祥飞 李芳杰 王鑫 林静怡 周鹏 郭义 孟昭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1302,共12页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创新融合,助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智慧中医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 辅助诊疗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全国名中医庞国明教授纯中医缓解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娄静 李鹏辉 +11 位作者 文天才 王志强 朱璞 孙扶 高言歌 陈丹丹 孔丽丽 卢昭 张芳 张侗 付永祥 庞国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全国名中医庞国明教授纯中医缓解2型糖尿病(T2DM)临床特征,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教授工作室就诊的符合T2DM诊断,并采用纯中医“三辨诊疗模式”“序贯三...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全国名中医庞国明教授纯中医缓解2型糖尿病(T2DM)临床特征,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教授工作室就诊的符合T2DM诊断,并采用纯中医“三辨诊疗模式”“序贯三法”治疗方案且达到缓解标准的T2DM患者共计30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中医证型及纯中医治疗前、治疗达标停药时、缓解时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生化检验指标,计算纯中医治疗时长,使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型分布,比较纯中医治疗前与治疗达标停药时、缓解时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0.77±9.77)岁;平均病程中位数22(10.5,39.0)个月;平均体质量指数中位数27.75(25.87,28.80)kg/m^(2),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痰浊中阻证频率最高,其次气阴两虚证。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停药时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 PG)、2 h PG、3 h PG、空腹胰高血糖素(FGC)、1 h GC、2 h GC、3 h G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FM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 C肽(CP)、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缓解时FPG、1 h PG、2 h PG、1 h GC、2 h GC、HbA1c、BMI、3 h PG、FGC、3 h GC、TC、HOMA-IR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1 h C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中医缓解T2DM患者以糖尿病病程<5年,超重或肥胖为主,纯中医治疗时长多集中在3~12个月,中医证型以痰浊中阻证为主。纯中医可能通过降低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高血糖素等途径实现缓解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缓解 庞国明 真实世界研究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S数据的糖尿病肾脏疾病Ⅲ~Ⅳ期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怡菲 李鹏辉 +6 位作者 张芳 钱莹 邱模炎 吕晓颖 艾艳珂 文天才 庞国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607-613,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Ⅲ~Ⅳ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病的中医诊疗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及糖尿病肾病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DKDⅢ~Ⅳ期的患者49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Ⅲ~Ⅳ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病的中医诊疗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及糖尿病肾病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DKDⅢ~Ⅳ期的患者49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中医证候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法、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复杂网络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性别、年龄、合并病、肝肾功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DKDⅢ~Ⅳ期的患者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的证候,本证以气阴两虚和脾肾气虚证患者最多,标证以血瘀证及痰瘀证最为常见。各中医证候均存在其特征性的影响因素。尿微量白蛋白(mALB)升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体质量指数(BMI)升高及糖化血清蛋白(GSP)升高是DKD患者常见的影响因素,且影响因素间相互影响、互为关联。结论:Ⅲ~Ⅳ期DKD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BMI、mALB等指标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不同证候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证候影响因素间亦存在一定关联,可以为DKD的临床辨证及诊疗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HIS数据 中医证候 分布特点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回归 复杂网络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不均衡数据疾病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主强 张林 +2 位作者 张磊 李国正 颜仕星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856,共9页
基于欠采样的不均衡数据分类算法是一种随机数据优化算法,但它不能最好地反映中医临床原始数据的分布并解决数据的特征冗余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风险的最远病例不均衡装袋算法(PRFS-FPUSAB)。该算法中首先基于欠采样提出了改进的抽样方... 基于欠采样的不均衡数据分类算法是一种随机数据优化算法,但它不能最好地反映中医临床原始数据的分布并解决数据的特征冗余问题。提出了基于预测风险的最远病例不均衡装袋算法(PRFS-FPUSAB)。该算法中首先基于欠采样提出了改进的抽样方式尽可能地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然后结合集成学习、预测风险标准提高不均衡的分类性能并进行特征选择。在中医临床采集的经络电阻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曲线下面积并且选择的特征也符合中医学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 不均衡数据分类 原始数据分布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睡眠情绪类疾病不均衡数据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主强 张林 +2 位作者 颜仕星 李国正 张磊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0,共6页
针对中医临床在对有病个体分类时获得的数据很可能是不均衡的、缺失的,而且这种数据往往偏向于无病的个体这一问题,采用病例匹配最近邻填充算法(P-KNN算法)填充缺失值,同时使用基于风险预报准则特征选择的非对称Bagging(PRIFEAB)算法处... 针对中医临床在对有病个体分类时获得的数据很可能是不均衡的、缺失的,而且这种数据往往偏向于无病的个体这一问题,采用病例匹配最近邻填充算法(P-KNN算法)填充缺失值,同时使用基于风险预报准则特征选择的非对称Bagging(PRIFEAB)算法处理睡眠情绪类疾病的不均衡数据和特征选择问题。在中医临床采集的经络电阻数据上的实验结果显示,PRIFEAB算法改善了曲线下面积,并且选择的特征也符合中医学相关理论,同时P-KNN算法比平均值填充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情绪类疾病 缺失值填充 不均衡数据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疾病数据多标记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主强 张林 +2 位作者 张磊 李国正 颜仕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5-1304,共10页
WML-kN N(weighted multi-label k nearest neighbor)算法中近邻点个数取固定值,而没有考虑样本数据的实际特点,可能会将相似度高的点排除在近邻集外,或者将相似度低的点包含在近邻集内,这些都会影响分类器的性能。而中医(traditional C... WML-kN N(weighted multi-label k nearest neighbor)算法中近邻点个数取固定值,而没有考虑样本数据的实际特点,可能会将相似度高的点排除在近邻集外,或者将相似度低的点包含在近邻集内,这些都会影响分类器的性能。而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临床获得的关于疾病的数据很可能是多标记的,同时由于病例的特殊性,每个病例可能具有不同的相似近邻集。因此,对WML-kNN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WML-GkN N(WML-granular kNN)算法。该算法通过粒计算对粒度空间进行控制,从而确定近邻点集,使得邻域内的样本点有高相似性。在中医临床采集的经络电阻数据上的实验结果显示,WML-GkNN算法提高了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数据 多标记学习 粒计算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