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后关节紊乱症手法治疗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章永东 蒋位庄 +2 位作者 周卫 李星 马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4-18,共5页
通过对53例腰后关节紊乱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并根据产生腰痛的原因,将该症分为关节周围型和关节内型。通过对10具尸体的100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显微解剖观察,证明后关节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后内侧支,该神经的行程及通道存在多处... 通过对53例腰后关节紊乱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并根据产生腰痛的原因,将该症分为关节周围型和关节内型。通过对10具尸体的100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显微解剖观察,证明后关节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后内侧支,该神经的行程及通道存在多处被挤压的因素,作者从神经解剖生理的角度探讨腰后关节紊乱的病机和手法治疗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后关节紊乱症 腰脊神经 手法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髓伤平调节大鼠脑内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孙丛晓 黄长胜 +3 位作者 韩凤岳 刘娜 陈亚亮 杨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髓伤平 (SSP)对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阻断 1 8只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 3 0min后 ,解除阻断再灌流 2h ,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 3组 :缺血再灌流组(BG) ,SSP治疗组 (SG) ,尼...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髓伤平 (SSP)对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模型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阻断 1 8只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 3 0min后 ,解除阻断再灌流 2h ,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 3组 :缺血再灌流组(BG) ,SSP治疗组 (SG) ,尼莫地平对照组 (NG) ;另设不造模的正常对照组 (NCG) 6只。分别检测 4组大鼠脑组织内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发现 :BG组大鼠脑内MDA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5 ) ,SOD活性则明显下调 (P <0 .0 5 )。SSP能使升高的MDA适度降低 ,并且上调SOD活性。提示 :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条件下 ,SSP可以清除脑内过多的氧自由基 ,对脑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髓伤平 自由基 脑保护作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神经组织移植研究
3
作者 韩凤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87-189,共3页
关键词 脊髓 移植术 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髓复康调节大鼠大脑自由基含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长胜 孙丛晓 +3 位作者 韩凤岳 杨琳 陈亚亮 刘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为检查脑撞击伤后 ,脑内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髓复康对这种变化的调节作用 ,并探讨髓复康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将 4 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NG)组、空白对照 (BG)组和髓复康治疗 (SG)组。后 2组行顶骨环钻开窗术后 ,用... 为检查脑撞击伤后 ,脑内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髓复康对这种变化的调节作用 ,并探讨髓复康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将 4 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NG)组、空白对照 (BG)组和髓复康治疗 (SG)组。后 2组行顶骨环钻开窗术后 ,用自由下落的不锈钢重锤造成大脑皮质撞击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 6h、3d、7d ,取出损伤区脑组织 ,制备匀浆 ,检测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质量摩尔浓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发现 :在脑撞击伤 6h后 ,BG和SG组大鼠损伤区脑组织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 ,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脑撞击伤后 3d ,BG组大鼠脑内MDA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增高 ,SOD活性明显增强 ;而SG组大鼠脑内的MDA增高 ,SOD降低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伤后 7d ,BG和SG组大鼠脑内SOD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SG组大鼠脑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持续增高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结果提示 ,脑撞击伤可以导致脑内自由基的蓄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髓复康 调节 大脑 自由基 含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腔注药配合仰卧牵引旋转整复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斌 支满霞 陈力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药配合仰卧牵引旋转整复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96 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三组, A 组110 例, B 组76 例, C 组10 例。 A、 B 组用中药制剂脉络宁、注射液内加2 % 利多卡因和5 % 碳酸氢钠...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药配合仰卧牵引旋转整复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96 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三组, A 组110 例, B 组76 例, C 组10 例。 A、 B 组用中药制剂脉络宁、注射液内加2 % 利多卡因和5 % 碳酸氢钠配制的注射液10 ~15 毫升做硬膜外腔注射。 A 组注药后5 分钟术者在助手的帮助下行仰卧牵引旋转整复法。 C 组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10 ~15 ml 。一般每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结果:196 例患者经过一疗程的治疗, A 组显效75 例(68 .2 % ) ,有效28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93 .6 % ; B 组显效36 例(47 .4 % ) ,有效29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85 .53 % ; C 组有效5 例(50 .00 % ) ,无效5 例,总有效率50 .00 % 。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 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 0 .01) ;总有效率 A、 B 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结论:脉络宁、利多卡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液做硬膜外腔注射治疗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药物。硬膜外腔注药后进行仰卧牵引旋转整复法能使显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牵引术 硬膜外腔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中西医结合的科学与文化意义
6
作者 孟和 席大民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本文以孟氏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的实践为基础,从科学学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骨科中西医结合的意义。首先,这种结合不仅有促进中医骨科现代化的意义,而且对西医现代骨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第二,传统中医骨科是保留最完整的传统... 本文以孟氏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的实践为基础,从科学学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骨科中西医结合的意义。首先,这种结合不仅有促进中医骨科现代化的意义,而且对西医现代骨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第二,传统中医骨科是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形态,而且具有西医传统所无、现代医学发展所需的宝贵基因。第三,骨科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中西骨科学的互补性。第四,高层次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生长点,也是中国骨科工作者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现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中西医结合 传统与现代 科学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60例临床疗效 被引量:54
7
作者 张军 吴林生 +4 位作者 孙树椿 石关桐 王和鸣 沈霖 陶有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90-495,共6页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60例,完成66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5组,其中泰格1组(人工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泰格2组(天然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60例,完成66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5组,其中泰格1组(人工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泰格2组(天然虎骨健步虎潜丸)120例、泰格3组(金天格胶囊)120例、泰格4组(天然虎骨胶囊)120例、开放组(泰格1的开放组)180例。其中治疗组420例,对照组240例,男性157例,女性505例,年龄41~50岁,按病程分为小于1a,1~3a,3~5a,大于5a。各服用以上药物3#tid,疗程3m。结果5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显效率分别为29.17,30.83,33.33,27.50,35.00%,总有效率分别为88.34,84.16,80.83,80.83,83.33%,各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不同程度提高骨密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从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各组治疗前后在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酸痛等改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症状和体征起效时间各组t检验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虎骨 金天格胶囊 人工虎骨 骨密度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软组织力-位移测试系统诊断颈痛 被引量:6
8
作者 曾衍钧 杜春娟 +4 位作者 黄曹 钟红刚 周卫 张连仁 王德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3-586,共4页
通过局部软组织力-位移测试系统,对正常对照组、颈痛组的局部软组织力和位移定量检测;同时用目前诊断颈痛的方法作为对照,对局部软组织生物力学测试诊断颈痛的准确性、可靠性及临床作出评价,试图为颈部疼痛的诊断提供生物力学定性、定... 通过局部软组织力-位移测试系统,对正常对照组、颈痛组的局部软组织力和位移定量检测;同时用目前诊断颈痛的方法作为对照,对局部软组织生物力学测试诊断颈痛的准确性、可靠性及临床作出评价,试图为颈部疼痛的诊断提供生物力学定性、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疼痛评价 软组织 力-位移关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后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蒋位庄 赵永刚 马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5期193-195,共3页
本文介绍了188例推拿手法后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5%.作者强调术前明确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细致的手术操作技术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从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发展,以及手术中的病理所见,作者认为不... 本文介绍了188例推拿手法后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5%.作者强调术前明确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细致的手术操作技术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从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发展,以及手术中的病理所见,作者认为不适当的推拿手法可以使椎间盘突出加重,甚至发生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文中强调,在提倡推拿治疗的同时,应当严格掌握手法推拿和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当推拿手法出现神经并发症时,应及时采取减压手术,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腰椎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髓复康对损伤后的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平 刘红 +1 位作者 韩凤岳 范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8-360,共3页
为了研究“髓复康”在体外培养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本研究采用原代培养胎鼠脊髓神经元 ,分别将高浓度的髓复康 ( 10μl/ ml)、低浓度的髓复康 ( 5μl/ ml)与体外培养 5 d的原代脊髓神经元共同孵育 2 4h,空白对照组不加中... 为了研究“髓复康”在体外培养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本研究采用原代培养胎鼠脊髓神经元 ,分别将高浓度的髓复康 ( 10μl/ ml)、低浓度的髓复康 ( 5μl/ ml)与体外培养 5 d的原代脊髓神经元共同孵育 2 4h,空白对照组不加中药只加入等量的培养液。选用 10 0 μmol/ L的谷氨酸作用于细胞 1h,建立谷氨酸诱导原代脊髓神经元凋亡的细胞培养模型 ,采用酶学方法( MTT法 )评价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表明 ,髓复康组神经元线粒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地高于空白对照组 ,组间有极显著的差异 ( P<0 .0 0 1)。提示 ,“髓复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髓复康 脊髓神经元 保护作用 胎鼠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脊髓I号对脊髓损伤大鼠背根节CG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凤岳 苏静 +8 位作者 刘卫东 张平 常超英 刘恩 马育平 高秀来 陈亚亮 陆涛 景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研究在脊髓损伤后服用中药脊髓I号 (SCI)对背根节 (DRG)神经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表达的影响 ,探讨SCI促进脊髓修复再生效应的机制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定量图像分析法 ,检查了SCI对Wistar大鼠下胸髓半横断损伤诱发的局部DRG神经... 为研究在脊髓损伤后服用中药脊髓I号 (SCI)对背根节 (DRG)神经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表达的影响 ,探讨SCI促进脊髓修复再生效应的机制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定量图像分析法 ,检查了SCI对Wistar大鼠下胸髓半横断损伤诱发的局部DRG神经元CGRP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脊髓半横断引起同侧首、尾向各 3个DRG内CGRP表达的明显和持续性下调 ;②损伤后投给SCI冲剂 ,可以明显减轻、但不能完全阻止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 ;③损伤后投给中药补阳还五汤 ,或用大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治疗 ,不能减轻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 ;④在服用SCI大鼠脊髓的损伤区 ,显示有明显的修复再生。提示 :CGRP表达程度与脊髓损伤及其修复再生的情况相关 ;SCI可能通过对CGRP mRNA基因表达的调节 ,激发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再生 CGRP表达 脊髓损伤 中药脊髓I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脊髓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秀来 景鹏 +9 位作者 郝彦利 马育平 陈亚亮 陆涛 韩凤岳 苏静 刘卫东 张平 常超英 刘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探索中药脊髓Ⅰ号促进大鼠损伤脊髓修复再生的机制。结果表明 ,服用脊髓I号后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c Jun表达明显上调 ;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细胞核呈完整形态的数量明显增多。... 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探索中药脊髓Ⅰ号促进大鼠损伤脊髓修复再生的机制。结果表明 ,服用脊髓I号后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c Jun表达明显上调 ;脊髓损伤侧背根节神经元的细胞核呈完整形态的数量明显增多。提示脊髓Ⅰ号可能通过对c Jun基因表达的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背根神经节 脊髓损伤 C-JUN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代谢产物与代谢性骨病 被引量:6
13
作者 薛延 李文菁 +7 位作者 褚为靖 吴文静 张国英 张惠英 胡明 杨守礼 陈燕平 丁建军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本文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A)测定1209例受检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其中包括0~87岁健康人592例,孕妇与新生儿256例,患者361例(20个病种);并采用放射受体法测定131例受检查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其... 本文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A)测定1209例受检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其中包括0~87岁健康人592例,孕妇与新生儿256例,患者361例(20个病种);并采用放射受体法测定131例受检查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其中健康人35例,孕妇与新生儿28例,患者68例。结果表明,血清25(OH)D_3和 1,25(OH)_2D_3水平的变化对钙磷代谢失调及代谢性骨病的诊断、评价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代谢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定量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红刚 张兴平 +4 位作者 金阳 李茂林 孟和 张连仁 刘庆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本文介绍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基础上,利用我们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下研制的卡式骨圆针变形传感器(专利号ZL00201477.7),对骨折治疗过程定量研究的方法。试图通过定量监测临床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活动,使... 本文介绍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基础上,利用我们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下研制的卡式骨圆针变形传感器(专利号ZL00201477.7),对骨折治疗过程定量研究的方法。试图通过定量监测临床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活动,使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得到更好的疗效和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固定器 生物力学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巽 刘洪洪 +1 位作者 苗燕玲 王洪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7-79,共3页
总结54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并对6例新鲜标本作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发现:54例中31例有灶性骨母细胞,且纤维样细胞与典型骨母细胞移行;14例中见粘合线,6例新鲜标本碱性磷酸酶均呈阳性,对照组纤维瘤及纤维肉瘤碱性磷酸酶均... 总结54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并对6例新鲜标本作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发现:54例中31例有灶性骨母细胞,且纤维样细胞与典型骨母细胞移行;14例中见粘合线,6例新鲜标本碱性磷酸酶均呈阳性,对照组纤维瘤及纤维肉瘤碱性磷酸酶均呈阴性。根据:①纤维样细胞与典型骨母钿胞移行,并有成骨作用。②纤维样细胞与骨内膜关系密切。③纤维样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推测在骨的纤维构结不良中的纤维样细胞其本质符合骨祖细胞特点。故认为骨的纤维结构不良的发病机制可能是成骨过程的障碍,即骨祖细胞向骨母细胞转化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不良 骨瘤样病变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脑组织移植的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凤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59-262,共4页
自1980年Thompson报道猫、狗的脑组织移植研究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中,脑组织移植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方面,即成年动物之间脑组织移植;以新生动物为供体的脑组织移植;和以胚胎为供体的脑组织移植。最近十几年内,在胚胎脑组织移... 自1980年Thompson报道猫、狗的脑组织移植研究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中,脑组织移植的研究大致可分三个方面,即成年动物之间脑组织移植;以新生动物为供体的脑组织移植;和以胚胎为供体的脑组织移植。最近十几年内,在胚胎脑组织移植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步^(5)。这些进展激励着人们去探索治疗神经系某些疾患的新途径^(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 胎龄 脑区 动物 受区 鼠胎 胚胎脑组织 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脊髓Ⅰ号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肾上腺皮质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17
作者 李艳萍 史福军 +2 位作者 唐军民 韩风岳 唐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80-2281,2288,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服用中药脊髓Ⅰ号(SC-I)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下胸髓半横断损伤后服用SC-I而引起的肾上腺皮质...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服用中药脊髓Ⅰ号(SC-I)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下胸髓半横断损伤后服用SC-I而引起的肾上腺皮质细胞SDH和3β-HSD的变化。结果脊髓半横断损伤后1d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SDH和3β-HSD活性均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损伤后3d组SDH和3β-HSD活性与1d组无明显差异(P>0.05);损伤后服用SC-I冲剂3d组SDH和3β-HSD活性明显弱于损伤后1d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脊髓损伤后大鼠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的功能增强;服用SC-I后肾上腺皮质功能逐渐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脊髓损伤 肾上腺皮质 组织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脊髓I号对脊髓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马育平 高秀来 +9 位作者 陈亚亮 陆涛 宋一志 景朋 韩凤岳 苏静 刘卫东 张平 常超英 刘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研究中药合剂脊髓I号 (SCI)促进脊髓修复再生效应的机制 ,用NADPH d染色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脊髓损伤大鼠灌服SCI后 ,背根节 (DRG)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表达。结果表明 :大鼠脊髓损伤后及时灌服SCI与对照组大鼠比较 ,脊髓损伤... 为研究中药合剂脊髓I号 (SCI)促进脊髓修复再生效应的机制 ,用NADPH d染色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脊髓损伤大鼠灌服SCI后 ,背根节 (DRG)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表达。结果表明 :大鼠脊髓损伤后及时灌服SCI与对照组大鼠比较 ,脊髓损伤侧首、尾向各 2个DRG内NOS的表达明显和持续性上调 (神经节细胞NOS表达强阳性率可达 40 %以上 )。提示NOS表达程度与脊髓损伤和修复再生的情况相关 ;而SCI可能通过对NOS基因表达的调节 ,促进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脊髓Ⅰ号 脊髓损伤 神经再生 脊髓背根神经节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途径联合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叶日乔 陈卫衡 刘道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2-1053,共2页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多途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右侧8例,左侧7例;平均年龄39岁。行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3例,非手术治疗2例,均因骨折不愈合就诊。采用超选择性旋股内外动脉血管介入、骨折端局部注...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多途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右侧8例,左侧7例;平均年龄39岁。行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3例,非手术治疗2例,均因骨折不愈合就诊。采用超选择性旋股内外动脉血管介入、骨折端局部注射、静脉点滴等多途径给药,定期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端硬化带密度降低,骨折线可见少量骨痂生长,髋关节功能改善;半年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端密度均匀,有连续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随访0.5~1年,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无股骨头坏死现象。结论:多途径联合给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不愈合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穴按摩头部及任督脉治疗阳萎机理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金柱 张苏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77-278,共2页
 通过对阳萎病因病机的分析,提出运用点穴按摩头部及任督二脉治疗阳萎的机理,并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治疗部位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 阳萎 头部 穴位控压疗法 任脉 督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