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电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
1
作者 管友海 杨照辉 +3 位作者 梁开新 刘欣 吕环宇 刘少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了探究波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工况时大直径吸力桶基础的冲刷坑形态及最大冲刷坑深度,基于福建省某海域项目典型海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Flow-3D软件开展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系统研究吸力桶基础的冲... 为了探究波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工况时大直径吸力桶基础的冲刷坑形态及最大冲刷坑深度,基于福建省某海域项目典型海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Flow-3D软件开展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系统研究吸力桶基础的冲刷特性,基于国外学者提出的简化模型,提出了满足实际工程安全要求的冲刷坑简化计算模型。结果表明:(1)吸力桶基础冲刷坑深度与水流、波高、露出土体高度、桶径、尺寸比成正比;(2)实际工程中吸力桶基础均采用变截面形式,使吸力桶基础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3)波流耦合作用下引起的吸力桶基础冲刷深度和冲刷宽度更大,冲刷发展更为迅速,最大冲刷深度大于仅波浪或水流作用下的深度,但发展到冲刷平衡稳定的时间要略慢于水流作用工况;(4)波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工况的吸力桶基础冲刷深度与时间具有较强的指数型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海上风电大直径吸力桶基础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桶基础 局部冲刷 波流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防火墙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热蔓延抑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龙 孙承章 +3 位作者 王旭 王林飞 杨国婧 徐睿婕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1,共11页
为减小传统灭火剂消防压力,抑制储能电站热失控的发生和蔓延,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储能舱消防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防火墙联合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快速放电策略。首先,制定基于虚拟防火墙的电池分级预警策略,依据... 为减小传统灭火剂消防压力,抑制储能电站热失控的发生和蔓延,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储能舱消防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防火墙联合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快速放电策略。首先,制定基于虚拟防火墙的电池分级预警策略,依据电池舱内的气体浓度、温度、荷电状态、温升速率等特征参数情况对电池舱各阶段所需做出的防火动作进行分级并对电池前期预警及后期安全防护进行说明。其次,基于电池热电耦合模型,通过对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与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估计效果,可得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可有效提高电池SOC及温度估计精度。最后,根据状态空间方程制定模型预测最优控制联合采样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电池电流、电压、温度、荷电状态设置显性约束,达到锂电池快速放电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提高系统内部变参数的估计精度,减小热失控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模型预测控制 磷酸铁锂电池 电池电量估计 热蔓延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角偏差反馈的构网型储能暂态功角稳定增强方法
3
作者 孙压宁 任永峰 +3 位作者 王欢 李超 郭筱 陈磊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9,共10页
针对构网型储能接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导致电网电压跌落,进而引起构网型储能在暂态过程中出现功角失稳和过电流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功角偏差反馈的暂态功角稳定控制策略。首先,构网型储能采用虚... 针对构网型储能接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导致电网电压跌落,进而引起构网型储能在暂态过程中出现功角失稳和过电流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功角偏差反馈的暂态功角稳定控制策略。首先,构网型储能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并基于VSG控制建立构网型储能模型。其次,通过VSG功角特性分析有功功率、功角稳定及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相图理论深入分析功角失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功角稳定范围和有功功率偏差为依据,设计了功角偏差反馈系数自适应调节策略。该策略通过功角偏差反馈来控制有功功率偏差,进而抑制功角增大,保持功角稳定,并有效抑制过电流。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文中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 暂态功角稳定 功角偏差反馈 电压跌落 功角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电解槽自适应控制的光伏制绿氢系统研究
4
作者 王舜彦 任永峰 +3 位作者 张小龙 薛宇 刘鹏 温国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8,共9页
构建光伏阵列与混合电解槽耦合于交流母线的制氢系统。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在环境变化下的能效,采用基于自适应步长扰动观测式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光伏直流侧利用超级电容的快速响应和电荷平滑的特性稳定母线电压,网侧变流器采用虚拟... 构建光伏阵列与混合电解槽耦合于交流母线的制氢系统。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在环境变化下的能效,采用基于自适应步长扰动观测式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光伏直流侧利用超级电容的快速响应和电荷平滑的特性稳定母线电压,网侧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实现快速响应电网变化需求,提供电网惯性和频率支撑,增强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针对传统单一电解槽制氢系统在固定工作模式下面临的能源浪费、适应性不足等问题,结合碱性电解槽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优势,引入一种电解槽自适应控制系统,根据光伏输出功率和电解槽的状态实时调整工作模式,使系统在不同场景下保持较高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搭建模型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制氢 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 自适应控制系统 虚拟同步机 混合电解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陆上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锡彪 陈亮 +2 位作者 王一 王健 李斌斌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5期25-28,共4页
风电场生态保护及修复直接关系到工程良性运维和周边生态环境保育,对其成效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将有助于指导风能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典型陆上风电项目生产实践,提出了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 风电场生态保护及修复直接关系到工程良性运维和周边生态环境保育,对其成效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将有助于指导风能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典型陆上风电项目生产实践,提出了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从空气质量保护、水体水质保护、土壤资源保护、区域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5个方面构建了长江经济带陆上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成效评价综合得分计算方法与应用,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及同类地区风电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生态保护与修复 成效评价 指标体系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