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被引量:177
1
作者 苏义敬 王思思 +2 位作者 车伍 魏一哲 董音 《南方建筑》 2014年第3期39-43,共5页
我国许多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加深,融合"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的雨洪管理理念建设下沉式绿地,实现防治内涝、水资源利用、景观美化的多重效益。基于北京《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通过水量平衡法... 我国许多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加深,融合"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的雨洪管理理念建设下沉式绿地,实现防治内涝、水资源利用、景观美化的多重效益。基于北京《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通过水量平衡法计算下沉式绿地的设计参数。在壤质砂土地区,绿地下沉率为5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条件下,绿地率为20%、30%、40%时,合理的下沉式绿地设计深度分别为200、120、75mm。最后介绍了下沉式绿地的竖向设计、景观美化、植物淹水时间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绿色基础设施 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 下沉式绿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寺名画 古道古风——北京法海寺旅游区规划
2
作者 李金路 王玉洁 +1 位作者 李铭 崔颖 《风景园林》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规划整合了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文物资源丰富的北京市进行了"文物旅游"探索,将法海寺旅游区划分为法海寺壁画艺术景区、承恩寺宗教文化景区、田义墓石刻艺术景区三部分,并体现于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分区规划各个阶段,力... 规划整合了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文物资源丰富的北京市进行了"文物旅游"探索,将法海寺旅游区划分为法海寺壁画艺术景区、承恩寺宗教文化景区、田义墓石刻艺术景区三部分,并体现于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分区规划各个阶段,力求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各种利益、矛盾比较尖锐的城乡结合部,确保群众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使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寺庙园林 规划设计 旅游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