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菌(Tuber)在六盘山的分布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晓娟 刘培贵 +4 位作者 陈娟 乔鹏 刘建利 肉斯塔木·艾买提 闫兴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0,共6页
2019—2020年,调查六盘山地下真菌资源,采集到块菌属(Tuber)标本12份。通过宏微观形态特征及DNA序列特征的比较分析,新采集到的块菌标本分别被鉴定为假喜马拉雅块菌(T.pseudohimalayense)、历山块菌(T.lishanense)和脐凹块菌(T.umbilica... 2019—2020年,调查六盘山地下真菌资源,采集到块菌属(Tuber)标本12份。通过宏微观形态特征及DNA序列特征的比较分析,新采集到的块菌标本分别被鉴定为假喜马拉雅块菌(T.pseudohimalayense)、历山块菌(T.lishanense)和脐凹块菌(T.umbilicatum),其中假喜马拉雅块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基于采集的标本,补充描述该3种块菌的形态学特征,对其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进行讨论,拓宽块菌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区域的认识,补充块菌在该地区的标本记录及相关生态学资料。该研究首次确认六盘山分布有丰富的块菌资源,发现块菌新的重要分布区域,对完善中国块菌资源多样性、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山块菌 假喜马拉雅块菌 脐凹块菌 生物地理学 生态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