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条-熊耳多期裂谷开合构造及其深部找矿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刁谦
真允庆
牛树银
孙爱群
宋涛
孙璐
-
机构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中囯冶金地质总局三局
河北地质大学
-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45,共17页
-
基金
江苏省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项目(苏财建[2017]160号)。
-
文摘
通过对华北“南部古陆块”(中条山-王屋山-熊耳山及东秦岭地区)的初步研究,认为该区地壳的拉张伸展与隆升挤压活动,就像“拉手风琴”一样,贯穿于地质构造演化的始终。这种开合构造旋回,既有“大开大合”,又有“小合小开”类型。开合构造旋回按“三步曲”迁移,具有向南性、旋回性及成矿变异性特征。自北至南有逐步变新的趋势,2.5~1.73 Ga期间,该区经历了近EW向以伸张为主的优地槽绛县群沉积建造,演化成NE向以沉降为主的冒地槽中条群沉积建造,实际为两次裂谷型建造的记录,即受控于绛县运动和中条运动;同时,可能由于碰撞造山作用,相继沉积了磨拉石建造的担山石群;紧接着,在其东南部的嵩山、熊耳山和崤山一带的广大区域,喷发(溢)了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的双峰态熊耳群沉积建造,在局部地区见有A型花岗岩侵入,亦为被动大陆裂谷环境,无疑与元古代地幔柱活动密不可分,据此可称其为中条-熊耳多期裂谷的“前世”。更明显的是,在东秦岭地区(含熊耳群)以中生代燕山运动为主,从地震层析资料证实,本区深部低速高导层为柱状体,可视为中条-熊耳多期裂谷的“今生”,显然为典型的复合地幔柱构造范例。在中条山-王屋山地区,成矿作用是以元古宙铜矿(含金、钼、钴)为主;而熊耳山-东秦岭地区,虽然亦有少量中元古代和古生代的金矿床(含钼、铜)分布,但多以印支期和燕山期金、钼(含钨、铅锌、铍)矿床为主,成为我囯重要的金属矿集带。区内矿床成矿类型繁多,基本与透岩浆成矿热液侵位机制有关。据统计,中型、大型-特大型矿床均受地壳张裂(开)环境或受开合构造转换地段控制。针对当前中条-熊耳多期裂谷的具体勘查情况,提出了8项关键找矿建议。
-
关键词
大陆裂谷
开合构造
复合地幔柱构造
深部找矿
中条山
王屋山
熊耳山
-
Keywords
continental rift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composite mantle plume structure
Zhongtiao Mountain
Wangwu Mountain
Xionger Mountain
-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