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规范抗震时程分析地震波选择比较研究
1
作者 郭维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2期260-265,272,共7页
时程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反应及性能的主要手段,其结果受输入地震波影响很大。对地震波输入规范条款进行了总结,辅以加权调幅法等以15层、3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作为目标反应,将依不同规范及方法选取地震波所得的... 时程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反应及性能的主要手段,其结果受输入地震波影响很大。对地震波输入规范条款进行了总结,辅以加权调幅法等以15层、3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作为目标反应,将依不同规范及方法选取地震波所得的结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6)和《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标准》(T/CECS 392—2021)的选波规定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有较好的预估;对结构弹塑性反应,《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表现出与目标反应较好的一致性;《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标准》(T/CECS 392—2021)考虑了与目标谱的分段周期匹配选波,在考虑弹塑性反应周期延长方面有所不足,存在低估结构反应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规范 时程分析方法 地震波选取 弹塑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