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煤层气套管井大时长注入/压降试井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曹运兴
石玢
刘同吉
周丹
程相振
曹永恒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煤层气/瓦斯地质工程研究中心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协同创新中心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方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67006-002
2017ZX05064002)
-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压低渗煤储层裸眼井注入/压降测试参数的可靠性,通过对国内大量的低压低渗煤层气井注入/压降测试工艺现状和理论的分析,认为测试时间的不足是造成低压低渗储层测试结果不可靠的重要原因。通过改变注入/压降测试工艺,合理有效地延长了关井时间,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裸眼井存在井眼事故的隐患,测试时间有限,套管井不受测试时间的限制,并且存在多种优点;针对低压低渗煤储层特性,注入时间8~12 h,合理关井时间是注入时间的7~11倍;潞安矿区30多口煤层气参数井的现场应用,验证了套管井大时长注入/压降试井技术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
关键词
煤层气
试井
裸眼井
测试时间
低压低渗
储层参数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test well
open hole well
test time
low pressure and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parameters
-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郑庄井田3号煤层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旭江
曹运兴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煤层气/瓦斯地质工程研究中心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煤》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煤层气产业链)项目(MQ2014-01)
-
文摘
煤层气成藏条件是煤层气高产富集区预测及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采用煤层气地质理论,对郑庄井田3号煤层煤层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丰富的生烃物质和良好的生烃动力,为煤层气生成提供了保障;煤中储集煤层气的空间发育,储气能力强、储气量大、储集动能良好,为煤层气储集提供了利好条件;一定厚度低渗围岩、封闭型构造发育及地下水径流差,为煤层气提供了良好的封闭保存条件。
-
关键词
郑庄井田
3号煤层
煤层气成藏条件
-
Keywords
Zhengzhuang Filed
No.3 Coal Seam
conditions for coalbed methane accumulatio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阜康矿区煤储层酸化改造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炎杰
曹运兴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煤层气/瓦斯地质工程研究中心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
基金
阜康矿区煤层气开发关键工程技术体系研发
-
文摘
通过对新疆阜康矿区FK01井钻井取芯煤样进行处理,制取成10~20目的煤粒和直径准50 mm的煤芯,用不同的酸液体系对煤粉和煤芯进行处理,测量煤粉酸化前后的溶蚀率和煤芯酸化前后的渗透率。
-
关键词
酸化
溶蚀率
渗透率
-
Keywords
acidification
dissolution rate
ermeabilitv
-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循环加卸载作用下预制裂隙煤样渗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王辰霖
张小东
杜志刚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中原经济区煤层气页岩气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40-2153,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37216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No.14IRTSTHN002)~~
-
文摘
应用三轴加载煤岩渗流试验装置,对预制贯通裂隙煤样开展循环加卸载轴压渗透率试验,分析循环加卸载轴压作用下预制裂隙煤样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预制裂隙煤样渗透率与轴压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渗透率对应力敏感性随加卸载次数增加而降低。加载阶段渗透率差值与卸载阶段渗透率差值随加卸载次数增加而降低,渗透率差值与应力敏感性系数呈正相关性。加载阶段与卸载阶段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值,渗透率产生明显损失量,其随加卸载次数增加而降低。竖直裂隙煤样渗透率与应力敏感性系数明显高于水平裂隙煤样与完整煤样,水平裂隙煤样渗透性与完整煤样渗透性相差不大,但水平裂隙煤样应力敏感性系数高于完整煤样。竖直裂隙煤样渗透率差值与渗透率损失量明显高于水平裂隙煤样与完整煤样,水平裂隙煤样渗透率差值高于完整煤样,但两者渗透率损失量相差不大。循环加卸载轴压结束后,完整煤样渗透率损失率最大,水平裂隙煤样渗透率损失率居中,竖直裂隙煤样渗透率损失率最小;竖直裂隙煤样渗透率恢复率最大,水平裂隙煤样渗透率恢复率居中,完整煤样渗透率恢复率最小。
-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轴压
预制贯通裂隙
渗透率
应力敏感性
-
Keywords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axial compression
pre-existing transfixion fissure
permeability
stress sensitivity
-
分类号
TD712.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