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断块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特征及主要技术 被引量:20
1
作者 谭仲平 莫小国 汪立蓉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地质特征而形成的滚动勘探开发模式,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形成一系列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整体部署、分批实施、及时调整、逐步完善”是其基本工作程序;新技术、新方法是高效开发复杂断块油气... 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地质特征而形成的滚动勘探开发模式,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形成一系列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整体部署、分批实施、及时调整、逐步完善”是其基本工作程序;新技术、新方法是高效开发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前提。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本文总结和探讨了复杂断块油气田中、后期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原则、思路及主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气田 滚动勘探 地质特征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集层控制因素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9
2
作者 姚合法 靳秀菊 张丽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5-7,18,共4页
研究了中原地区奥陶系风化壳的储集性能、成岩演化史、沉积相等特征,指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风化壳的层位、构造应力作用等是影响本区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东濮凹陷南部、济源、成武、黄口等凹陷风化壳储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 研究了中原地区奥陶系风化壳的储集性能、成岩演化史、沉积相等特征,指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风化壳的层位、构造应力作用等是影响本区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东濮凹陷南部、济源、成武、黄口等凹陷风化壳储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奥陶系 风化壳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定向钻井技术提高断块油田勘探开发效益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新文 曾德仁 陈洁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2期44-46,59,共4页
定向钻井技术是复杂断块油田经济高效开发的主导钻井技术和有效途径 ,精细油藏描述和准确的剩余油分布是定向井取得高效的关键 ,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是定向井获得高效的重要环节。该项技术对提高文留油田勘探开发效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定向钻井技术是复杂断块油田经济高效开发的主导钻井技术和有效途径 ,精细油藏描述和准确的剩余油分布是定向井取得高效的关键 ,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是定向井获得高效的重要环节。该项技术对提高文留油田勘探开发效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文中就定向钻井技术在文留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按地质目的进行了分类概述 ,并根据几年的实践结果对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田 油藏描述 剩余油分布 定向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户部寨构造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大乾 赵其磊 +1 位作者 杨秀玲 张冲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户部寨构造的地层层序、构造格局与特征及沉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沙三、四段油气藏形成条件,提出本区主要发育低渗透断层遮挡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户部寨构造的勘探潜力及勘探... 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户部寨构造的地层层序、构造格局与特征及沉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沙三、四段油气藏形成条件,提出本区主要发育低渗透断层遮挡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户部寨构造的勘探潜力及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沉积相 油气藏形成 滚动勘探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215断块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 被引量:4
5
作者 谭仲平 黄新文 刘新玲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1期22-26,共5页
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构造复杂,具多套含油气层系等特点,必须有一套适合于这种地质条件的勘探开发方法。本文介绍了中原油田文215断块滚动勘探开发的主要思路,作法及效果,并说明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是复杂断块油气田实现少投入、多产... 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构造复杂,具多套含油气层系等特点,必须有一套适合于这种地质条件的勘探开发方法。本文介绍了中原油田文215断块滚动勘探开发的主要思路,作法及效果,并说明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是复杂断块油气田实现少投入、多产出、早回收的一种最优化的程序和方法。文215断块的成功开发,为其它复杂断块油田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气藏 滚动勘探开发 文215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南油田油气富集规律与滚动勘探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明世 谭仲平 +1 位作者 夏吉宙 计平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文南油田油气富集规律及滚动勘探开发。方法:在石油地质及构造地质特征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勘探实际效果,对文南地区文88反向屋脊带、文南地堑带、文西地垒带及文西顺向屋脊带4个构造带的断裂、生、储、盖及后期保存条件... 目的:探讨文南油田油气富集规律及滚动勘探开发。方法:在石油地质及构造地质特征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勘探实际效果,对文南地区文88反向屋脊带、文南地堑带、文西地垒带及文西顺向屋脊带4个构造带的断裂、生、储、盖及后期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各构造带的油气富集程度相差悬殊,其中文南地堑带油气富集程度最高,文西地垒带、文88反向屋脊带次之,文西顺向屋脊带最差。结论:在文南油田应寻找“墙角”式断块,寻找深层气、小断块油藏及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油气藏形成 生油层 滚动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油气勘探开发热点及中国开拓国外市场的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道敏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主要从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重点阐述了目前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4个热点地区,即南美、里海、北海、北非的含油气性、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及这几个地区各个国家的综合投资环境等。结合中国石油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参与4个油气勘... 本文主要从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重点阐述了目前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4个热点地区,即南美、里海、北海、北非的含油气性、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及这几个地区各个国家的综合投资环境等。结合中国石油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参与4个油气勘探开发热点市场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市场 世界 油气资源 石油工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亚敏 吕延仓 +4 位作者 徐林丽 王世坤 邹森林 宋静 王婧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两个时期 5个阶段 ,即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和挤压、初裂、强裂、萎缩、余动阶段。兰聊断裂带油气圈闭类型多 ,根据油气地质特征、圈闭所处位置、遮挡条件和产状等 ,可分为鼻状构造和半背斜构造、上翘...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两个时期 5个阶段 ,即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和挤压、初裂、强裂、萎缩、余动阶段。兰聊断裂带油气圈闭类型多 ,根据油气地质特征、圈闭所处位置、遮挡条件和产状等 ,可分为鼻状构造和半背斜构造、上翘物性遮挡岩性圈闭、潜山圈闭、礁体圈闭、地层不整合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古河道岩性圈闭及推覆构造圈闭 8种类型 ,而油源丰富、油气运移条件好、通道多及水下扇砂体和构造控制则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圈闭类型 油气控制因素 断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古潜山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袁先春 赵新国 +2 位作者 刘小红 孙青 赵云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2,共4页
东濮凹陷古潜山含油层系多,于太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都有含油层系分布,发育下第三系和上古生界两套烃源岩。根据烃源供给方式的差异,可将潜山成藏模式分为新生古储、古生古储、多源古储和多源中储4种类型,其分布范围... 东濮凹陷古潜山含油层系多,于太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都有含油层系分布,发育下第三系和上古生界两套烃源岩。根据烃源供给方式的差异,可将潜山成藏模式分为新生古储、古生古储、多源古储和多源中储4种类型,其分布范围广,经多年勘探,在各类潜山中都见到较好的油气显示,表明东濮凹陷潜山勘探具有良好前景。但多年勘探未获突破,究其原因,除地质条件外,钻探中系统工程不配套也是制约古潜山油气藏及早发现的重要因素。图3表1参1(袁先春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油气勘探潜力 古潜山 地位特征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宁凹陷侏罗系勘探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维民 熊利平 +2 位作者 尚雅珍 徐俊杰 高渐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8-22,共5页
伊犁盆地是在晚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侏罗系是其盆地的主体。侏罗纪时盆地水体整体浅而不稳定,除早侏罗世八道湾组沉积期有局部的稳定水体外,其余多为交织河和冲积扇与扇缘辫状河河沼相,煤系地层烃源岩品质普... 伊犁盆地是在晚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侏罗系是其盆地的主体。侏罗纪时盆地水体整体浅而不稳定,除早侏罗世八道湾组沉积期有局部的稳定水体外,其余多为交织河和冲积扇与扇缘辫状河河沼相,煤系地层烃源岩品质普遍较差,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一般为中等烃源岩,局部为较好烃源岩;从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于地壳厚度不断增大,该盆地整体处于退热型区域大地热流背景场中,属于典型的“冷盆”,有机质热演化普遍处于不成熟到低成熟状态(Ro为0.40%-0.70%)。由于低成熟暗色泥岩生油对成藏的贡献有限,煤岩因其早期生烃组分含量低,产生的烃类最多仅能饱和其微孔的吸附需求,早期排烃对成藏的贡献甚微。伊宁凹陷侏罗系今后的勘探应紧紧围绕沉降中心区,在环生烃中心的构造带上优选圈闭。并加强泥岩低熟油的成烃条件研究与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生油层 油气勘探 有机质 低成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秋生 贾艳君 +1 位作者 竺知新 姜小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155-163,共9页
东濮凹陷众多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是地震勘探的一个成功范例。东濮凹陷是我国较先采用模拟磁带、较先开展数字地震、率先进行三维地震并实现大连片的地区。由于该区断层极其发育,构造破碎严重,如文明察油田面积仅有6.8km2,却被切割... 东濮凹陷众多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是地震勘探的一个成功范例。东濮凹陷是我国较先采用模拟磁带、较先开展数字地震、率先进行三维地震并实现大连片的地区。由于该区断层极其发育,构造破碎严重,如文明察油田面积仅有6.8km2,却被切割成192个小断块。因此在地震资料解释中,要把断层解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现一条小断层,就可能找到一个新的含油气圈闭;断层位置移动,有可能扩大合油面积;断层组合形式的变化,有可能导致一个局部构造格局的变化。文中还就三维勘探的正确使用提出了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二维 三维 断层 油田开发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上第三系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秋生 赵新国 龚奇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3期1-4,62,共5页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在渤海湾盆地其它坳陷中,上第三系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但东濮凹陷至今尚未发现油气田。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上第三系勘探现状、石油地质条件和成藏机理。在讨论其利弊的基础上,指出明化镇...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在渤海湾盆地其它坳陷中,上第三系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但东濮凹陷至今尚未发现油气田。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上第三系勘探现状、石油地质条件和成藏机理。在讨论其利弊的基础上,指出明化镇组(Nm)应是它的主要勘探目的层,中央隆起带北部地质条件最佳,是最现实的地区,兰聊等主要断层附近及西部斜坡带具备形成地层、岩性、构造多种类型油气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第三系 油气运移 断层 盖层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深层气勘探新思路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秋生 谢秀祥 肖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15,共4页
东噗凹陷以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而著称,但多年来的数十日深井钻探效果不理想。人们将其原因归结为“储集层物性差”,即使局部存在良好储集层也“难以捉摸”。这是以“深盆气”为模式,以岩性和小村造圈闭为对象进行钻探得出的结论。通... 东噗凹陷以深层天然气资源丰富而著称,但多年来的数十日深井钻探效果不理想。人们将其原因归结为“储集层物性差”,即使局部存在良好储集层也“难以捉摸”。这是以“深盆气”为模式,以岩性和小村造圈闭为对象进行钻探得出的结论。通过综合研究认为,东濮凹陷的洼陷带中存在规模较大的古构造,圈闭条件好,它们的形成时期与油气生成、运聚时期相匹配,因而较早捕获油气,并使圈闭范围内的储集层保留了较好的原始孔隙,减缓或抑制了水化学作用导致的储集物性变差,是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提出洼陷带深层气勘探仍应以构造圈闭为主要对象的认识,认为西部洼陷带南部的长垣断裂构造带和李家-林寨村造群是深层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 深层气 古构造 构造油气藏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富县勘探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部署意见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延仓 刘绍光 刘新刚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2期18-20,43,共4页
近几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已发现多个储量规模上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气田。富县勘探区位于该盆地的南部 ,该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为蒸发潮坪相沉积 ,具备形成天然气气藏的物质基础 ;本区上古生界处于生烃中心 ,气源充足 ;本区位于北部古潜台... 近几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已发现多个储量规模上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气田。富县勘探区位于该盆地的南部 ,该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为蒸发潮坪相沉积 ,具备形成天然气气藏的物质基础 ;本区上古生界处于生烃中心 ,气源充足 ;本区位于北部古潜台的延伸方向是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区。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对富县勘探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提出部署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勘探区 风化壳 古生界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演技术在浅层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 朱爱华 金振华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2期5-8,13,共5页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以油藏描述理论为指导,应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准确地描述储层分布状态和油藏储量规模。利用描述油藏技术(RM)软件,对油藏范围内高信噪比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确解释、三维地震体反演,将振幅型地震数据体转换成波阻...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以油藏描述理论为指导,应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准确地描述储层分布状态和油藏储量规模。利用描述油藏技术(RM)软件,对油藏范围内高信噪比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确解释、三维地震体反演,将振幅型地震数据体转换成波阻抗型数据体并计算地震属性,建立地震属性与测井物性的函数关系,并针对濮83块沙二上水下滑塌扇储层的沉积特点,完成储集体物性和厚度图的制作,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藏勘探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技术 浅层岩性 油气藏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目标处理在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建霞 汪功怀 +1 位作者 靳秀菊 刘振兴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4期9-11,54,共4页
目的:在刘庄地区寻找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方法:运用道编辑、宽带滤波、多次叠加、叠后反褶积等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资料品质。结果:基本解决了地层对比、小断层识别、断层组合及油气分布等诸多难题... 目的:在刘庄地区寻找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方法:运用道编辑、宽带滤波、多次叠加、叠后反褶积等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资料品质。结果:基本解决了地层对比、小断层识别、断层组合及油气分布等诸多难题。结论:三维地震目标处理能有效地改善新老油气田地震资料的品质,可以为地质研究人员提供更多有效的地质信息,为寻找有利圈闭提供资料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目标处理 天然气勘探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城构造沙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其磊 曾大乾 +1 位作者 杨秀玲 宋国英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濮城构造沙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方法:对东濮凹陷股城构造沙三、四段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及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论述了该区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结论:本区主要发育低渗透层状断块油气藏、构... 目的:探讨濮城构造沙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方法:对东濮凹陷股城构造沙三、四段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及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论述了该区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结论:本区主要发育低渗透层状断块油气藏、构造一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并指出了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形成 油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72断块成岩作用与开发特征研究
18
作者 洪宇 陈云英 李琰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对中原油田文72断块沙二下取心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归纳出该区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砂岩储层的影响,对成岩阶段及孔隙演化序列进行了划分,并对可能存在的次生孔隙发育带进行了预测。最后,通过对文72断块十多年开发历程的研究,证... 通过对中原油田文72断块沙二下取心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归纳出该区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砂岩储层的影响,对成岩阶段及孔隙演化序列进行了划分,并对可能存在的次生孔隙发育带进行了预测。最后,通过对文72断块十多年开发历程的研究,证实该块的成岩成藏特征直接影响着油田的开采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储集层 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东濮凹陷桥口构造油气的深化勘探
19
作者 武晓玲 于少勇 马雅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8-10,共3页
综合分析桥口构造的成藏条件认为:桥口地区段是主力生烃层系,亚段和Es1为区域性盖层,沙三段的泥岩对分隔多套油气系统有重要作用;油气分布纵向为上油下气,平面上油藏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气藏主要分布在构造翼部;油气藏规模较... 综合分析桥口构造的成藏条件认为:桥口地区段是主力生烃层系,亚段和Es1为区域性盖层,沙三段的泥岩对分隔多套油气系统有重要作用;油气分布纵向为上油下气,平面上油藏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气藏主要分布在构造翼部;油气藏规模较小,多为断块油气藏;桥口翼部具有广泛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主要有三项控油因素:油气源控制了油气平面的分布;继承性隆起与断裂控制油气运聚;沉积相带也影响了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口构造 成藏条件 油气勘探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区勘探的思考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元华 田永敏 史振勤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4期18-20,共3页
回顾、总结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区40余年的勘探历程、失利原因,借鉴四川盆地勘探经验教训,并结合该区具体构造演化过程,提出评价、优选下步勘探目标的途径和具体操作方法。研究表明区域盖层、古隆起、后期保存条件匹配良好的构造单元是... 回顾、总结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区40余年的勘探历程、失利原因,借鉴四川盆地勘探经验教训,并结合该区具体构造演化过程,提出评价、优选下步勘探目标的途径和具体操作方法。研究表明区域盖层、古隆起、后期保存条件匹配良好的构造单元是下步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构造 圈闭 海相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