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0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集层控制因素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9
1
作者 姚合法 靳秀菊 张丽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5-7,18,共4页
研究了中原地区奥陶系风化壳的储集性能、成岩演化史、沉积相等特征,指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风化壳的层位、构造应力作用等是影响本区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东濮凹陷南部、济源、成武、黄口等凹陷风化壳储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 研究了中原地区奥陶系风化壳的储集性能、成岩演化史、沉积相等特征,指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风化壳的层位、构造应力作用等是影响本区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东濮凹陷南部、济源、成武、黄口等凹陷风化壳储层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奥陶系 风化壳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户部寨构造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大乾 赵其磊 +1 位作者 杨秀玲 张冲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户部寨构造的地层层序、构造格局与特征及沉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沙三、四段油气藏形成条件,提出本区主要发育低渗透断层遮挡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户部寨构造的勘探潜力及勘探... 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户部寨构造的地层层序、构造格局与特征及沉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沙三、四段油气藏形成条件,提出本区主要发育低渗透断层遮挡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户部寨构造的勘探潜力及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沉积相 油气藏形成 滚动勘探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金山 李匡时 +1 位作者 黎祖汉 张慧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塔中低凸起古生界地层良好的烃源岩条件、盖层条件 ,优质的储集性能和成藏条件表明该地区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塔中Ⅰ、Ⅱ号断裂形成早 ,直接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相连 ,既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改善储集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塔中低... 塔中低凸起古生界地层良好的烃源岩条件、盖层条件 ,优质的储集性能和成藏条件表明该地区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塔中Ⅰ、Ⅱ号断裂形成早 ,直接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相连 ,既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改善储集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塔中低凸起的油气勘探应同时注重石炭系、志留系和中、下奥陶统 ;砂岩和碳酸盐岩油气藏并重。二叠系火山活动对塔中地区油气聚集不构成影响。沿塔中Ⅰ、Ⅱ号断裂构造带及塔中 1 0井构造带西北部是塔中地区最有利的勘探区域之一。寒武—奥陶系地层 -岩性圈闭原生油藏、与火成岩上拱和遮挡有关的圈闭也是塔中地区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石油地质 地质特征 石油勘探工作 烃源岩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石油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彦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96-98,共3页
近年来,国有石油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蓬勃发展,成为国有石油企业加快边际区块勘探开发,增储增产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老36条公布之后,国有石油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有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国有石油企业 石油天然气 勘探开发 企业合作 民营 民间投资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洒落石油对地面生态的污染与防治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建伟 齐宝辉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4年第5期34-39,共6页
洒落石油对地面生态(土壤、包气带)的污染主要分布在井下作业频繁与窃油现象严重的采油井井场内。油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运移,并受油污染浓度大小的控制,当石油污染物的浓度大于近似残余饱和度,污染物向下迁移,对地下水产生污染。油... 洒落石油对地面生态(土壤、包气带)的污染主要分布在井下作业频繁与窃油现象严重的采油井井场内。油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运移,并受油污染浓度大小的控制,当石油污染物的浓度大于近似残余饱和度,污染物向下迁移,对地下水产生污染。油污染处理最为妥当的方法是生物处理技术,可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洒落石油 地面生态(土壤、包气带)污染 油污染物 近似残余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气井油管腐蚀因素灰关联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傅朝阳 罗逸 +2 位作者 郑家燊 赵景茂 徐卫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7,共4页
中原油田气田气井油管的内腐蚀严重,时常发生油管穿孔、断裂事故,直接影响了气田的正常生产和动态监测工作。为了弄清气井腐蚀原因,在对油管进行管材失效分析和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原油田现场... 中原油田气田气井油管的内腐蚀严重,时常发生油管穿孔、断裂事故,直接影响了气田的正常生产和动态监测工作。为了弄清气井腐蚀原因,在对油管进行管材失效分析和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原油田现场实测的腐蚀环境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分析了影响气井油管腐蚀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其腐蚀规律。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产出气中所含的CO2 和水导致油管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产出气的冲蚀作用又加剧了这一过程,二者共同作用是造成油管穿孔断裂的主要原因。这一分析结果与失效分析试验相吻合,也说明灰关联方法是一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油气田复杂环境腐蚀情况并得到较好分析判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气井 油管 腐蚀 模糊数学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古潜山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袁先春 赵新国 +2 位作者 刘小红 孙青 赵云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2,共4页
东濮凹陷古潜山含油层系多,于太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都有含油层系分布,发育下第三系和上古生界两套烃源岩。根据烃源供给方式的差异,可将潜山成藏模式分为新生古储、古生古储、多源古储和多源中储4种类型,其分布范围... 东濮凹陷古潜山含油层系多,于太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都有含油层系分布,发育下第三系和上古生界两套烃源岩。根据烃源供给方式的差异,可将潜山成藏模式分为新生古储、古生古储、多源古储和多源中储4种类型,其分布范围广,经多年勘探,在各类潜山中都见到较好的油气显示,表明东濮凹陷潜山勘探具有良好前景。但多年勘探未获突破,究其原因,除地质条件外,钻探中系统工程不配套也是制约古潜山油气藏及早发现的重要因素。图3表1参1(袁先春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油气勘探潜力 古潜山 地位特征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亚敏 吕延仓 +4 位作者 徐林丽 王世坤 邹森林 宋静 王婧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两个时期 5个阶段 ,即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和挤压、初裂、强裂、萎缩、余动阶段。兰聊断裂带油气圈闭类型多 ,根据油气地质特征、圈闭所处位置、遮挡条件和产状等 ,可分为鼻状构造和半背斜构造、上翘...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两个时期 5个阶段 ,即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和挤压、初裂、强裂、萎缩、余动阶段。兰聊断裂带油气圈闭类型多 ,根据油气地质特征、圈闭所处位置、遮挡条件和产状等 ,可分为鼻状构造和半背斜构造、上翘物性遮挡岩性圈闭、潜山圈闭、礁体圈闭、地层不整合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古河道岩性圈闭及推覆构造圈闭 8种类型 ,而油源丰富、油气运移条件好、通道多及水下扇砂体和构造控制则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圈闭类型 油气控制因素 断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最佳药量及耦合条件的选取 被引量:17
9
作者 潘文锋 赵伟卫 +3 位作者 孟祥顺 贾随良 李凌峰 钱绍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3-451,共9页
本文首先较系统地从理论上讨论了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如何选取最佳药量及炸药耦合的问题 ;然后通过实际试验得出 ,在高分辨率勘探中应采用较大药量的激发方式以及为了改善炸药耦合条件应采用小井孔、闷井的措施 ;同时建议采用接收不同... 本文首先较系统地从理论上讨论了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如何选取最佳药量及炸药耦合的问题 ;然后通过实际试验得出 ,在高分辨率勘探中应采用较大药量的激发方式以及为了改善炸药耦合条件应采用小井孔、闷井的措施 ;同时建议采用接收不同药量震源子波的方法 ,使其更接近地震勘探的实际情况 ,并使因素更为单一 ,更具可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高分辨率 炸药量 耦合条件 震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泥岩油气藏勘探方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姬美兰 赵旭亚 +2 位作者 岳淑娟 逯振东 郭金花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针对寻找裂缝性泥岩油气藏的技术难题,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裂缝性泥岩油气藏勘探方法,并归纳出裂缝性泥岩油气藏勘探方面的一些具体经验,为今后裂缝性泥岩油气藏的勘探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裂缝性泥岩油气藏 勘探开发方法 储量计算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断裂系统构造格局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23
11
作者 樊生利 王秀林 苏玉山 《断块油气田》 CAS 1995年第3期16-23,33,共9页
依据实际资料,采用地震与地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拼接并系统解释全区地震大剖面,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东濮凹陷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变化。分析研究了主要断裂的组合展布及其发育特征,提出了东濮凹陷断裂系统和断裂发育期次的概念,认为东... 依据实际资料,采用地震与地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拼接并系统解释全区地震大剖面,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东濮凹陷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变化。分析研究了主要断裂的组合展布及其发育特征,提出了东濮凹陷断裂系统和断裂发育期次的概念,认为东濮凹陷存在6个期次、4个级别的断裂,不同期次、不同级别的断裂有序发育,并多呈NE、NNE向雁列方式展布。进行了二、三级构造的系统划分和构造格局分析,进而分析了断裂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指出了东濮凹陷潜在有利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断裂系统 构造划分 构造格局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地下储气库库址选择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振兴 靳秀菊 +2 位作者 朱述坤 翟凤云 王忠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为充分发挥“西气东输”管线和规划中的中国石化塔巴庙—济南长输管道系统的输气能力,确保季节 调峰和供气的安全性,需建设配套的地下储气库。河南、山东所处中原地区与西部气源相距远,天然气管道输送距 离很长,而中原油区恰好位于... 为充分发挥“西气东输”管线和规划中的中国石化塔巴庙—济南长输管道系统的输气能力,确保季节 调峰和供气的安全性,需建设配套的地下储气库。河南、山东所处中原地区与西部气源相距远,天然气管道输送距 离很长,而中原油区恰好位于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同时具备多个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枯 竭性气藏。因此,宜在中原油区建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对比国内外地下储气库建设情况,结合中原油区气藏地 质特征和开发现状,提出了气藏改建为地下储气库的标准,然后对中原油区现有气藏进行筛选,从气藏的构造、断 层及盖层的封闭性、储集层的物性、单井注采气能力与储气库容量等方面,综合分析气藏建库的可行性。在上述工 作的基础上,优选出文96等4个气藏进行综合地质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在中原油区建设地下储气库完全可行,同 时认为文96气藏可作为首选的储气库库址,卫11气藏可作为继文96气藏后的建设储气库的后续工程,文23气 田、文13西气藏作为长远建设储气库工程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地下储气库 库址 枯竭性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富县探区古生界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春玉 刘绍光 +1 位作者 刘新刚 魏承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上古生界气源岩巨大的排气量和持续的供气能力是古生界气藏富集的基础 ,天然气早期以垂向和侧向运移为主 ,晚期就近运移聚集 ,为古生界特别是上古生界大面积含气提供了有利条件。稳定的构造背景和多套盖层良好的封盖能力构成了古生界天... 上古生界气源岩巨大的排气量和持续的供气能力是古生界气藏富集的基础 ,天然气早期以垂向和侧向运移为主 ,晚期就近运移聚集 ,为古生界特别是上古生界大面积含气提供了有利条件。稳定的构造背景和多套盖层良好的封盖能力构成了古生界天然气保存的有利条件。下古生界风化壳发育和上古生界有利砂体分布是古生界气藏成藏的关键条件。做好储层预测 ,寻找有利的储层发育带 ,对陕北富县探区的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县探区 古生界 天然气运移 供气能力 风化壳 砂体 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技术政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戴胜群 张昌民 +2 位作者 尹太举 龚福华 邹士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2-466,共5页
根据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状况,建立该类油藏最小含油面积、开发投资、收益、油藏开发经济可行性、油藏递减规律、经济规模储量等计算模型。开发经济技术界限研究表明:边际油藏最小含油面积为0.02 km2;油井经济界限产量受... 根据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状况,建立该类油藏最小含油面积、开发投资、收益、油藏开发经济可行性、油藏递减规律、经济规模储量等计算模型。开发经济技术界限研究表明:边际油藏最小含油面积为0.02 km2;油井经济界限产量受油藏埋藏深度、原油价格、吨油操作成本的影响,其中油藏埋藏深度、原油价格是影响油井经济产能的敏感因素;最小储量规模受油藏埋藏深度、采收率、原油销售价格、吨油操作成本等影响,其中油藏埋藏深度、原油销售价格是影响经济规模储量的敏感因素。由于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原来评价为低效或无效的小规模储量可能已变为可开采的经济储量。对卫360块沙三段中亚段6-7油藏总体评价结果表明,该油藏处于经济开发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边际油藏 面积界限 储量规模 产能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机理分析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谦渭 刘长松 +1 位作者 贾连璧 王法轩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5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的有效防治途径。方法:对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状况进行统计、归类,并对形成套管损坏的因素和损坏的机理进行分析、理论计算和室内实验。套管损坏的成因分为盐膏层蠕变、不恰当的射孔密度、注入水... 目的:探讨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的有效防治途径。方法:对中原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状况进行统计、归类,并对形成套管损坏的因素和损坏的机理进行分析、理论计算和室内实验。套管损坏的成因分为盐膏层蠕变、不恰当的射孔密度、注入水水窜诱发泥岩膨胀和少数断层复活、套管管柱设计不合理、油田高压注水及地层高矿化度水腐蚀等,并对上述因素作了分析。结果:油水井套管损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对某一油水井套管损坏,有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钻井时合理设计套管管柱,搞好油田注水和防腐,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的科学设计与施工是预防套管损坏的主要内容。结论:科学开发油田,积极预防油水井套管损坏至关重要;对已破损套管研究科学实用的修复方法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 套管 腐蚀 防治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调剖堵水使用的颗粒堵剂 被引量:14
16
作者 罗跃 王正良 +3 位作者 杨顺贵 南国立 孙苏虹 赵普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结合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三厂、五厂的油藏地质特点,开发了 J T D 系列颗粒堵剂,在120 井次的应用中取得了90 % 以上的成功率。
关键词 颗粒堵剂 调剖堵水 中原油田 堵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树奎 周明非 +2 位作者 沈万杰 贾志斌 孟祥顺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602-604,共3页
在东濮凹陷MC地区进行了数字三分量检波器二维地震采集试验,所获得的纵波单炮记录中高频成分的能量明显增强。经保幅处理后,剖面的分辨率较二维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转换波处理得到X分量和Y分量剖面,对剖面沿时间轴进行压缩处理,压缩... 在东濮凹陷MC地区进行了数字三分量检波器二维地震采集试验,所获得的纵波单炮记录中高频成分的能量明显增强。经保幅处理后,剖面的分辨率较二维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转换波处理得到X分量和Y分量剖面,对剖面沿时间轴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后的转换波剖面与纵波剖面有较好的对比性。该区气藏的顶面纵波振幅和横波振幅分别表现为"暗点"和"亮点",通过振幅比技术确定气藏区,低振幅比异常对应着含气区。该区马62井振幅比异常显示和钻探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量 振幅比 检波器 地震勘探技术 剖面 纵波 地震采集 气藏 东濮凹陷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通南巴灰岩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郑国庆 吴树奎 何新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川东北通南巴灰岩地区表层结构复杂,地震波场混乱,构造成像困难。针对该问题,①进行了激发井深试 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层激发效果较好;②研究了灰岩区含水条件下使用不同炸药类型的激发效果,在该区使 用高能炸药可以提高激发能量;③... 川东北通南巴灰岩地区表层结构复杂,地震波场混乱,构造成像困难。针对该问题,①进行了激发井深试 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层激发效果较好;②研究了灰岩区含水条件下使用不同炸药类型的激发效果,在该区使 用高能炸药可以提高激发能量;③基于地质模型进行了观测系统设计研究,并探讨了不同观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效果,根据该区实际地质地震条件设计观测系统为3640-60-(20)-60-6040不对称观测系统;④进行了灰岩 激发条件试验,采用水泥、清水和稠泥3种方式封井,清水封井对提高激发效果有明显作用。将上述方法应用于 实际地震资料采集中,地震剖面的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地区 川东北 技术探讨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采集 表层结构 地震波场 构造成像 激发井深 试验结果 炸药类型 含水条件 激发能量 高能炸药 设计研究 地质模型 条件试验 地震资料 方法应用 地震剖面 高速层 不对称 高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特殊工艺井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麒麟 龚保强 +1 位作者 鄢捷年 李培海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5,共4页
针对中原油田地层高温(140~180℃)、高压(1.5~1.9g/cm3)、高矿化度(14×104~25×104mg/L)和低渗透率的实际特点,开展了特殊工艺井水基钻井液在流变性、润滑防卡、井壁防塌、储层保护以及现场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通过钻井... 针对中原油田地层高温(140~180℃)、高压(1.5~1.9g/cm3)、高矿化度(14×104~25×104mg/L)和低渗透率的实际特点,开展了特殊工艺井水基钻井液在流变性、润滑防卡、井壁防塌、储层保护以及现场工艺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通过钻井液弱凝胶聚合物流型调节剂、纳米润滑乳化剂、油膜形成剂以及油气层保护暂堵方法的优选,研制开发出了一套性能优良的特殊工艺井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携岩、润滑和防塌性能及好的储层保护效果,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特殊工艺井钻井液。中原油田10多口井的应用表明,平均钻井周期为50d,比对比井降低了10%,日进尺为84.6m/d,比对比井提高了12.6%,钻井综合成本明显降低。其中桥69平1井是中原油田第一口以开发天然气为目的的三靶水平井,该井水平段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均大于85%,全井施工顺利,井径规则,生产时效达97.28%,纯钻时效为38.32%,电测均1次成功,产量是对比井的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弱凝胶流型调节剂 纳米润滑剂 油膜形成剂 理想充填理论 特殊工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水平井技术应用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5
20
作者 熊有全 刘明国 时国林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68-71,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平井技术发展状况及目前技术水平,结合中原油田油藏结构和地层特点,着重分析了中原油田运用水平井技术的高难度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通过介绍中原油田水平井的设计和施工实践,阐述了水平井技术在中原油田的适应性和...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平井技术发展状况及目前技术水平,结合中原油田油藏结构和地层特点,着重分析了中原油田运用水平井技术的高难度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通过介绍中原油田水平井的设计和施工实践,阐述了水平井技术在中原油田的适应性和工艺特殊性,描述了中原油田高难度水平井钻井、完井工艺技术,水平井施工设备配套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钻井液技术,井下安全钻井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成功和不足,并结合中原油田油藏结构特性,地质复杂特点及现场施工经验教训,给出了中原油田水平井技术施工和技术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希望为中原油田水平井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导向钻井 中原油田 水平井技术 应用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