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刚塑性有限元的GFM精锻锻透性仿真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旭东 戴晓珑 +3 位作者 王国宣 高全德 白振拴 孟惠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采用商用软件DEFORM用刚塑性有限元理论对GFM精锻锻透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确认了GFM锻不透的问题并指出锻透性最大只能达到约60%,且与摩擦条件的影响关系不大,进而得出了GFM锻透性FPE与压下率△h/R的5次方回归关系式,为GFM精锻的工艺设... 采用商用软件DEFORM用刚塑性有限元理论对GFM精锻锻透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确认了GFM锻不透的问题并指出锻透性最大只能达到约60%,且与摩擦条件的影响关系不大,进而得出了GFM锻透性FPE与压下率△h/R的5次方回归关系式,为GFM精锻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M精锻 锻透性 刚塑性有限元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鹿宾 赵洁 +2 位作者 张蓉 王瑞清 雷经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研究了Si—Mn—Mo低碳贝氏体钢在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该钢奥氏体化空冷后获得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经300℃回火后具有良好的强韧配合,而在400℃~500℃回火时出现明显的回火脆性。通过研究回火后的组织转变及残... 本文研究了Si—Mn—Mo低碳贝氏体钢在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该钢奥氏体化空冷后获得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经300℃回火后具有良好的强韧配合,而在400℃~500℃回火时出现明显的回火脆性。通过研究回火后的组织转变及残余奥氏作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的变化,探讨了粒状贝氏体韧化及脆化机理。提出了适于该钢的最佳回火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 贝氏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CrNi3Mo和3Cr2W8V钢唯象本构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俞汉清 张麦仓 +4 位作者 周义刚 解克绍 白振栓 鲁荣顺 高全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采用压缩试验法,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34CrNi3Mo和3Cr2W8V钢的高温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对流动应力的变化影响明显,而变形程度仅影响曲线的形态。从而以应变为修正项,采用逐步线性回... 采用压缩试验法,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34CrNi3Mo和3Cr2W8V钢的高温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对流动应力的变化影响明显,而变形程度仅影响曲线的形态。从而以应变为修正项,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提出了上述两种材料的唯象本构关系模型。这对利用有限元法对金属塑性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流动特性 唯象本构关系 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炼-联锻方法生产厚壁炮管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瑞清 雷经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1-35,24,共6页
PCrNi3MoAQ钢经双炼——电炉初炼,ASEA-SKF钢包炉精炼,使钢的S、P、[H]、[O]等有害元素大幅度降低,满足了厚壁炮管中强度P-85级的要求。通过联锻——水压机开坯,卧式旋转精锻,不仅生严效率高,还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使炮管毛坯的外形尺... PCrNi3MoAQ钢经双炼——电炉初炼,ASEA-SKF钢包炉精炼,使钢的S、P、[H]、[O]等有害元素大幅度降低,满足了厚壁炮管中强度P-85级的要求。通过联锻——水压机开坯,卧式旋转精锻,不仅生严效率高,还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使炮管毛坯的外形尺寸精确,质量稳定。经小型、大型实弹射击,结果表明,完全能满足大口径厚壁火炮的战术、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管 双炼-联锻 火炮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水晶釜釜底结构的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家芝 李佩泉 《压力容器》 1995年第6期501-504,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两种类型的高压釜,RJF250-150型高压釜里有一个φ256mm的内径台阶,而在RJF260-150型高压釜中没有内径台阶。通过理论计算和应力应变试验证明丁RJF260-150型高压釜的结构比RJF250-150型高压釜好。
关键词 高压釜 内径台阶 釜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加荷法快速测σ_(0.2)
6
作者 史惠卿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1987年第10期48-52,共5页
一、前言一般说,除退火钢或热轧的低碳和中碳钢等少数合金有屈服现象外,多数经淬火、回火的高强度钢均无明显的屈服点。因此,根据构件在服役中的情况不同,人为规定在标距长度内,产生不同的规定残余伸长的应力作为该种材料的屈服强度,并... 一、前言一般说,除退火钢或热轧的低碳和中碳钢等少数合金有屈服现象外,多数经淬火、回火的高强度钢均无明显的屈服点。因此,根据构件在服役中的情况不同,人为规定在标距长度内,产生不同的规定残余伸长的应力作为该种材料的屈服强度,并以σ0·01、σ0·05、σ0·1、σ0·2等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距 伸长量 引伸计 引伸仪 力学测试仪器 绘图笔 图解法 数值分析 放大倍数 座标 卸荷法 实测记录 加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