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碎屑锆石对班公湖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物源的制约
被引量:
6
1
作者
樊帅权
史仁灯
+1 位作者
丁林
张国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7-864,共18页
本文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沙木罗组(J_3—K_1s)和日松组(J_3r)地层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形态学及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约为100~150μm,内部结构清晰,晶体为长柱状,自形程度较高,多数锆石不含暗色包体及浑圆形内核;有些锆...
本文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沙木罗组(J_3—K_1s)和日松组(J_3r)地层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形态学及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约为100~150μm,内部结构清晰,晶体为长柱状,自形程度较高,多数锆石不含暗色包体及浑圆形内核;有些锆石颗粒有扇型分带结构。Th/U比值较大,多数大于0.1,均值约为0.86,说明岩浆的成因以锆石为主体,部分颗粒或晶体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6个区间范围内:1)180~100 Ma,2)350~180 Ma,3)600~450 Ma,4)1100~600 Ma,5)1800~1400 Ma,6)2200~1800 Ma。锆石U-Pb年龄谱对应了羌塘地块经历的几次构造热事件,验证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班公湖地区的物源主要来自其北部的羌塘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
碎屑锆石
物源
羌塘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碎屑锆石对班公湖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物源的制约
被引量:
6
1
作者
樊帅权
史仁灯
丁林
张国凯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究
生院
中原油田采油五厂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7-864,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2056
40672051)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创新项目(编号:07Va0810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南部特提斯缝合带的形成与演化(编号:1212010918013)资助
文摘
本文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沙木罗组(J_3—K_1s)和日松组(J_3r)地层的碎屑锆石进行了形态学及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约为100~150μm,内部结构清晰,晶体为长柱状,自形程度较高,多数锆石不含暗色包体及浑圆形内核;有些锆石颗粒有扇型分带结构。Th/U比值较大,多数大于0.1,均值约为0.86,说明岩浆的成因以锆石为主体,部分颗粒或晶体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6个区间范围内:1)180~100 Ma,2)350~180 Ma,3)600~450 Ma,4)1100~600 Ma,5)1800~1400 Ma,6)2200~1800 Ma。锆石U-Pb年龄谱对应了羌塘地块经历的几次构造热事件,验证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班公湖地区的物源主要来自其北部的羌塘地块。
关键词
班公湖
碎屑锆石
物源
羌塘地块
Keywords
Bangong Co,Detrital zircon,Provenance,Qiangtang block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碎屑锆石对班公湖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物源的制约
樊帅权
史仁灯
丁林
张国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