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基础和诊断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兴民 李忠哲 +1 位作者 王军义 冯明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收治的 1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诊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 6例中 4例有效 ,有效率 66.67%。手术治疗 8例 ,...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收治的 1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诊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 6例中 4例有效 ,有效率 66.67%。手术治疗 8例 ,随访 2~ 3年 ,症状完全消失 ,肌力较术前恢复至Ⅳ~Ⅴ级 ,未发现有复发者 ,但肌肉萎缩无明显改善。结论 :本征早期用保守疗法可使部分患者治愈 ,如治疗 2个月无效或出现明显肌肉萎缩者 ,应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诊断 治疗 症状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皮肤牵张带闭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切口13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强晓军 陈志学 +1 位作者 郭宁国 蔡启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2-383,共2页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创口多不能直接缝合,遗留较大的皮肤缺损.通常采用游离植皮闭合创面,因疤痕较大,影响美观,多数患者要求再手术切除疤痕,增加患者痛苦.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应用自制简易皮肤牵张带逐渐闭合骨筋膜室减压切口...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创口多不能直接缝合,遗留较大的皮肤缺损.通常采用游离植皮闭合创面,因疤痕较大,影响美观,多数患者要求再手术切除疤痕,增加患者痛苦.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应用自制简易皮肤牵张带逐渐闭合骨筋膜室减压切口,切口均一期愈合,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牵张带 筋膜室综合征 减压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58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纪川 郭宁国 +1 位作者 陈志学 蔡启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2-703,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外科治疗 儿童 痉挛性脑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12例诊治体会
4
作者 陈兴民 郑德鹏 +1 位作者 冯明录 王力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3-384,共2页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suprascapular notch)或冈盂切迹(spinoglenoid notch)处被嵌压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1963年Kopell和Thompson[1]首先报道了该病,国内最早在1989年朱盛修等[2]报道了3例.该病一直被...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suprascapular notch)或冈盂切迹(spinoglenoid notch)处被嵌压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1963年Kopell和Thompson[1]首先报道了该病,国内最早在1989年朱盛修等[2]报道了3例.该病一直被认为是少见或罕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发现及报道有增加的趋势.1990~2001年,作者收治12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 颈肩痛 神经压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46例
5
作者 王景诗 强晓军 邱新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6-797,共2页
关键词 椎弓根内固定 治疗 腰椎不稳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肋骨瓣椎体间植骨鲁氏棒固定治疗椎体结核13例
6
作者 蔡启卿 强晓军 +3 位作者 冯纪川 郭宁国 陈志学 张玉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结核 带血管蒂肋骨瓣植骨 鲁氏棒固定 骨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2例
7
作者 张国亮 冯纪川 +4 位作者 蔡启卿 常秀玲 郭慧萍 何腊仙 郑德鹏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可吸收内固定物 关节内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