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B101-H井超深衬管完井水平井投产试气作业关键技术
1
作者 马来功 耿伟 +2 位作者 于春虎 张麦云 唐艳玲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3期49-51,77,共3页
YB101-H井是在川东北巴中低缓构造元坝区块的衬管完井水平井。该井具有井深、水平井段长、高产、含硫、裂缝发育等地质特征,投产试气作业存在井控安全风险。根据投产前试气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井控安全问题,提出了套管内扫塞、通井、... YB101-H井是在川东北巴中低缓构造元坝区块的衬管完井水平井。该井具有井深、水平井段长、高产、含硫、裂缝发育等地质特征,投产试气作业存在井控安全风险。根据投产前试气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井控安全问题,提出了套管内扫塞、通井、刮削、衬管内通井、循环洗压井及适宜的酸压改造工艺技术,以及下完井管柱等关键技术指标和要求。现场实施表明,该技术有效规避了井控作业风险,且酸压改造后获得了82.5×104m3的工业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管完井 水平井 试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的双弯头压裂管汇的振动特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祝效华 曾云义 +1 位作者 陈波 陶浩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1,共7页
高压压裂过程中,压裂车与交流管汇相连接的弯头极易因管汇的剧烈振动发生疲劳损坏,降低了弯头的使用寿命。为此,基于流固耦合理论,推导了高压弯管的运动方程,对弯头在波动流作用下的流体力学模型和固体运动模型引入摩擦耦合因素,并运用A... 高压压裂过程中,压裂车与交流管汇相连接的弯头极易因管汇的剧烈振动发生疲劳损坏,降低了弯头的使用寿命。为此,基于流固耦合理论,推导了高压弯管的运动方程,对弯头在波动流作用下的流体力学模型和固体运动模型引入摩擦耦合因素,并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双弯头的连接角度、弯管的壁厚、曲率半径等参数对弯管固有频率的影响,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双弯头连接角度对固有频率影响较大;(2)双弯头固有频率随着弯头内径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随着弯头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结论认为,(1)双弯管连接角度介于75°~105°更有利于减小管汇的振动强度,弯管的振动强度最大可减小约30%;(2)在流固耦合的作用下,双弯头弯管的固有频率随弯管内径的增长呈近似线性增长的关系,压裂现场压力为60 MPa左右时应选取内径为?101.4 mm(4 in)的压裂管线;(3)在压裂现场激振频率不高的情况下,弯管内径为70 mm时,弯管的曲率半径应该尽量控制在160 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连接角度 双弯头 有限元分析 振动特性 高压压裂 运动方程 固有频率 内径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粘土间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屈撑囤 王跃武 樊西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采用吸附法、红外光谱法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安丘土之间的作用,考察了作用时间、温度、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量较小时聚合物与安丘土之间的作用以吸附为主,分子量增大时桥联絮凝作... 采用吸附法、红外光谱法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安丘土之间的作用,考察了作用时间、温度、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量较小时聚合物与安丘土之间的作用以吸附为主,分子量增大时桥联絮凝作用增强,即两者之间的作用是通过吸附、絮凝机理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吸附 PD MDAAC 粘土稳定剂 絮凝剂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延迟长脉冲燃爆压裂火药优配与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杨 吴飞鹏 +3 位作者 蒲春生 何延龙 马岩 刘洪志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4-88,共5页
针对燃爆压裂火药爆燃加栽速率快、措施安全与裂缝规模难以平衡的问题,基于对成熟火箭推进剂配方的深入考察,借助密闭爆发器、燃速测试仪、落锤仪、摩擦感度仪和差热分析仪等实验设备,筛选优化了延迟长脉冲燃爆压裂火药配方,测试并... 针对燃爆压裂火药爆燃加栽速率快、措施安全与裂缝规模难以平衡的问题,基于对成熟火箭推进剂配方的深入考察,借助密闭爆发器、燃速测试仪、落锤仪、摩擦感度仪和差热分析仪等实验设备,筛选优化了延迟长脉冲燃爆压裂火药配方,测试并得到了其从低压到高压的燃速图版,评价了其爆燃加载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燃爆压裂火药,该延迟长脉冲火药燃速更低、持压时间更长,且具有较强的耐撞击、摩擦和高温性能,适用于深层、超高压地层油气井.在20℃下测试,延迟长脉冲火药在7MPa下爆燃加载持压时间78.1ms,为传统燃爆火药的2.12倍;45~70MPa超高压环境下燃速36.4~39.5mm/s,低于传统燃爆火药燃速一半,可有效提高燃爆压裂火药最大装药量、扩大裂缝延伸长度和破裂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药 持压时间 燃速 燃爆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的制备与性能
5
作者 刘德新 范明福 +1 位作者 姚立涛 赵修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5,11,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凝胶(胍尔胶)压裂液体系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8%~16.7%的单相微乳液,40~100℃下可快速形成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的破胶时间可控制在60~120 min,且单相微乳的加入对破胶后体系的黏度没有影... 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凝胶(胍尔胶)压裂液体系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8%~16.7%的单相微乳液,40~100℃下可快速形成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的破胶时间可控制在60~120 min,且单相微乳的加入对破胶后体系的黏度没有影响.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与常规凝胶压裂液体系相比,破胶前,黏度要高10%,滤失量低50%,摩阻要低8%~10%.破胶后,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呈微乳特性,表面张力约为常规凝胶压裂液的一半,且悬浮残渣能力强,返排压力低.经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处理后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高30%,裂缝导流段渗透率恢复率高30%~40%.因此,单相微乳凝胶压裂液体系具有高黏度、低滤失量、低摩阻、良好的破胶性能和较强的悬浮残渣能力等独特性能,使其在压裂后返排能力强,残渣滞留量少,对储层伤害低,岩心和裂缝导流段的渗透率恢复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微乳液 凝胶压裂液 滤失量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金属护肩封隔器的密封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祖林 张向宁 +3 位作者 陈波 唐海兵 梁开峰 祝效华 《石油机械》 2015年第5期96-100,共5页
针对胶筒肩部突出引起封隔器失效的问题,基于封隔器坐封过程,并考虑高温高压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密封组件非线性接触模型,研究了带金属护肩封隔器的密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常用封隔器坐封过程中,封隔器胶筒表现出较强的肩部... 针对胶筒肩部突出引起封隔器失效的问题,基于封隔器坐封过程,并考虑高温高压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密封组件非线性接触模型,研究了带金属护肩封隔器的密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常用封隔器坐封过程中,封隔器胶筒表现出较强的肩部突出特性;胶筒肩部突出随坐封力增大而愈加严重,高温高压加剧肩部突出;阶梯坐封力从初始15 MPa增到38 MPa而最终坐封,随温度上升,左端与中间胶筒的接触压力都随坐封载荷的增大而增加,胶筒的密封性能在井温150℃时达到最优;井下温度30℃时压缩距离最大,随着温度升高,压缩距离逐渐变小但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护肩 封隔器 密封组件 接触压力 压缩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弧度吊臂在钻修井用液压钳上的作用
7
作者 刘同华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1期65-65,共1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弧度吊臂在钻修井用液压钳上的安全作用。
关键词 大弧度吊臂 液压钳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