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读者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与分析——以中原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44
1
作者 姚显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4-147,共4页
归纳出十七种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提出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指标。组织中原工学院九百多位大学生,对阅读推广活动在八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在"参与人数多的活动"等方面对阅读推广活动排序,表明现阶段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一般现状... 归纳出十七种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提出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指标。组织中原工学院九百多位大学生,对阅读推广活动在八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在"参与人数多的活动"等方面对阅读推广活动排序,表明现阶段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一般现状。整理五百多位读者的意见,对阅读推广活动在创新、举办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推广 问卷调查 读者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减速器滚动轴承润滑性能数值仿真分析
2
作者 郭小锋 张忍 +1 位作者 付晓莉 杨树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5-268,273,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工作条件下地铁减速器输出端轴承的油膜体积分数和温升状况,以某地铁齿轮箱输出轴圆锥滚子轴承润滑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滚子轴承润滑和温升状况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并结合VOF方法和多参考系模型(MRF)对轴承... 为了研究不同工作条件下地铁减速器输出端轴承的油膜体积分数和温升状况,以某地铁齿轮箱输出轴圆锥滚子轴承润滑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滚子轴承润滑和温升状况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并结合VOF方法和多参考系模型(MRF)对轴承腔内的油气两相流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转速、入口处油气速度以及润滑油体积分数对滚子轴承润滑和温升状况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低转速阶段(30r/min),润滑油集中在轴承的上半部,距离入口较远处润滑油分布极少,长时间运行在此工况下轴承会产生润滑不良的情况;轴承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升随着轴承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车辆高速运转时,最大温升达3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滚子轴承 仿真分析 油气两相流 润滑性能 润滑参数 轴承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外观设计可拓模型
3
作者 尚会超 仝小冬 付晓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4-229,共6页
为了解决产品外观设计中设计维度单一的问题,建立一种面向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外观设计可拓模型。首先分析感性外观设计构建体系,将外观设计层次划分为用户感性需求、设计空间与外观要素,通过建立外观复合元实现不同设计层次的综合表征... 为了解决产品外观设计中设计维度单一的问题,建立一种面向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外观设计可拓模型。首先分析感性外观设计构建体系,将外观设计层次划分为用户感性需求、设计空间与外观要素,通过建立外观复合元实现不同设计层次的综合表征。其次,分析感性意象与外观要素之间的属性关联。通过引入可拓论的事物蕴含性,建立了外观蕴含通道,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具有多维度属性的外观复合元可拓模型。结合复合元特性分析外观要素间整体相关性问题,采用可拓变换算法收敛模型,形成了外观复合元可拓变换系统,实现面向用户感性需求的多维度产品外观设计。最后,采用上述模型对盆底肌康复训练仪进行外观设计,验证了该设计模型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外观设计 感性工学 复合元 康复训练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MS滤波算法的光栅谐波补偿方法
4
作者 任东旭 王刚 +1 位作者 马百川 李彬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光栅信号谐波失真问题是制约光栅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本文提出将NLMS滤波应用在光栅信号处理中。阐述NLMS自适应滤波迭代的基本原理,优化设计NLMS滤波器的步长因子,并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两路光栅信号经NLMS... 光栅信号谐波失真问题是制约光栅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本文提出将NLMS滤波应用在光栅信号处理中。阐述NLMS自适应滤波迭代的基本原理,优化设计NLMS滤波器的步长因子,并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两路光栅信号经NLMS滤波后,二次谐波的幅值分别降低约95%和89%,四次谐波的幅值分别降低约85%和82%,六次谐波的幅值分别降低约75%和95%。仿真结果表明,NLMS滤波是一种有效的光栅谐波补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信号 NLMS滤波 谐波失真 谐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矫正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芳 郭海伟 +1 位作者 吕蒙 李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4,共5页
结合脊柱侧弯矫形原理,推导出集中力和分布载荷作用下矫正力和偏移位移的函数关系式,从而为脊柱侧弯矫形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人体躯干的本构力学模型。由于人体软组织和脊柱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将软组织简化为弹... 结合脊柱侧弯矫形原理,推导出集中力和分布载荷作用下矫正力和偏移位移的函数关系式,从而为脊柱侧弯矫形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人体躯干的本构力学模型。由于人体软组织和脊柱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将软组织简化为弹性地基模型,脊柱简化为梁模型。以此为基础,计算矫正力与脊柱变形量的函数关系,根据函数关系可以求解侧弯脊柱对应的矫正力。推导出了集中力和分布载荷作用下,脊柱侧弯任意位置矫正力与偏移位移的函数关系式。利用有限元仿真验证了矫正力满足误差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人体骨骼、肌肉等组织简化力学模型,构建出在集中力和分布载荷作用下,矫正力和偏移位移的函数关系,从而为脊柱侧弯矫形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依据函数关系式为矫形器设计中矫正力的加载提供可靠的力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矫正力 生物力学 弹性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现代化与煤矿安全生产 被引量:31
6
作者 安向东 李春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0-83,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从更新现有的老化机电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实现机电现代化生产的角度,阐述煤矿机械设备集成创新、加快煤矿机械电子发展、改进煤机企业机床设备、煤矿机械设备引进等观点,提出一些新见解和主张。煤矿机... 针对目前国内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从更新现有的老化机电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实现机电现代化生产的角度,阐述煤矿机械设备集成创新、加快煤矿机械电子发展、改进煤机企业机床设备、煤矿机械设备引进等观点,提出一些新见解和主张。煤矿机械具有复杂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其机电设备的改进,实行现代化生产技术,开展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性、可靠性,减轻体力劳动,减少伤亡事故,对保证安全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创新 煤矿机械 采掘机械 数控 企业资源计划(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减震器杆高速硬铬电镀效果分析
7
作者 张卫民 王天钦 +1 位作者 牛继高 杨勇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汽车减震器杆是悬架减振器的核心零件之一,它连接着减震器的上下两个腔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汽车减震器杆在恶劣的工况下工作时,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导致活塞杆的强度、挠度和疲劳失效等问题。为了提高整车的可靠... 汽车减震器杆是悬架减振器的核心零件之一,它连接着减震器的上下两个腔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汽车减震器杆在恶劣的工况下工作时,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导致活塞杆的强度、挠度和疲劳失效等问题。为了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汽车减震器杆高速硬铬电镀效果展开了研究。经过预热、阳极活化、冲击电镀和正常电镀等工序,对除油后的试件进行高速硬铬电镀。然后将试件放置在烘箱内,设定时间与温度分别为190℃和12 h,完成试件除氢。利用相应设备测试试件的镀层厚度、维氏硬度与耐磨损性等。结果表明:采用B组参数进行高速硬铬电镀,得到的镀层厚度达到22.8μm,显微硬度高达920 HV,且磨损失重较小(3.5±0.2)mg,表明该镀层具有较好的物理屏障和抵抗腐蚀介质渗透的能力。随着电镀时间的增加,镀层厚度也随之提升,镀层的沉积速率保持在1.5μm/min左右;除氢前后的试件镀层的维氏硬度分别为730 HV_(01)和800 HV_(01);试件镀层的摩擦系数在摩擦磨损17 min后达到0.35左右,并在到达20 mim后维持稳定状态。通过测试结果验证所制备的试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硬铬电镀技术 减震器杆 镀液制备 阳极活化 除氢处理 耐磨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KD-A系列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改造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铬 郝用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综合运用PLC及IPC技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整合,采用友好的人机界面,增加故障测试与诊断功能,综合应用各种后备保护措施,改造TKD-A系列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后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效率,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节能11... 综合运用PLC及IPC技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整合,采用友好的人机界面,增加故障测试与诊断功能,综合应用各种后备保护措施,改造TKD-A系列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后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效率,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节能1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D-A矿井提升机 电控系统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机喷头温度场分析及冷却系统优化
9
作者 段梦珍 任东旭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9,共8页
在熔融沉积型3D打印过程中,当温度太高时,耗材吐丝不均匀;当温度太低时,打印吐丝速变慢,喷头易堵塞,因此,通过对3D打印机喷头温度场进行分析,并对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建立3D打印机喷头结构模型和3D打印机温度场热分析理论模型;然后,基于A... 在熔融沉积型3D打印过程中,当温度太高时,耗材吐丝不均匀;当温度太低时,打印吐丝速变慢,喷头易堵塞,因此,通过对3D打印机喷头温度场进行分析,并对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建立3D打印机喷头结构模型和3D打印机温度场热分析理论模型;然后,基于Ansys Workbench建立3D打印机喷头温度场模型,对其整体及关键部件进行温度热分析;最后,基于温度场热分析结果,对喷头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和温度场热分析,并对优化后喷头进行打印实验。结果表明,当t=100、200、300 s时,与优化前相比,喷头整体最低温度分别降低了0.558、3.254、7.086℃,降低率分别为2.58%、13.4%、25.1%,喷头最高温度分别提高了20%和5%,喷头冷却效果和加热速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提供了足够的打印热量,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在打印实验过程中,喷头温度与仿真时温度基本一致,并且,没有发生耗材堵塞、成型件坍塌等问题,证明了优化后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喷头 温度场分析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采摘期收获特性测量与分析
10
作者 胡吉帮 尚慧香 +4 位作者 孙千涛 郭小锋 孙文喜 郭怀刚 王文晓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65-168,172,共5页
针对红花采摘收获期物理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系统测量分析了红花收获期采摘物理特性。以河南广泛种植的卫红花为试验对象,利用专业测量设备统计了红花收获期花丝与花苞的主要尺寸特征。结果表明,花冠直径>花球直径>缩颈直径;各主... 针对红花采摘收获期物理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系统测量分析了红花收获期采摘物理特性。以河南广泛种植的卫红花为试验对象,利用专业测量设备统计了红花收获期花丝与花苞的主要尺寸特征。结果表明,花冠直径>花球直径>缩颈直径;各主要尺寸的离散程度为:花冠高度>缩颈直径>花冠直径>花球直径;花丝抗拉力随着花冠直径减小而减小,随着拉伸角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大抗拉力为14.21 N。针对红花抗剪切力难以测量现状,设计了一种电磁推杆式物料剪切力试验平台,选取开放第3~8天的红花为试验对象,分析其开放天数与抗剪切力的力学关系,结果表明:开放第3~6天,红花丝抗剪切力随开放天数的增加而增大,第6天瞬时抗剪切力达到最大值23.88 N,第7~8天抗剪切力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收获特性 测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桥式起重机自主运行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辉 惠延波 +2 位作者 王瞧 王宏晓 周颖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1-700,共10页
为了提高桥式起重机的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对一桥式起重机的安全自主运行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采用数字孪生思想构建了起重机自主运行系统整体架构,根据桥式起重机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四模型(即虚拟模... 为了提高桥式起重机的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对一桥式起重机的安全自主运行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采用数字孪生思想构建了起重机自主运行系统整体架构,根据桥式起重机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四模型(即虚拟模型、物理动力学模型、行为控制模型和规则计算模型)的方法,构建了起重机的孪生模型;然后,在起重机孪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起重机路径规划和大小车轨迹跟踪仿真实验,采用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对起重机大小车轨迹跟踪进行了控制;最后,对该数字孪生系统进行了互联互通实物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重机数字孪生系统中可以同步进行虚拟仿真和实物实验;在起重机大小车轨迹跟踪实验中,使用所提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法时,大车跟踪误差在±7 cm内,小车跟踪误差可达±6 cm,表明该控制方法的先进性;同时,该系统初步达成数字孪生技术虚实同步、虚实融合、虚实对照的目标,并且具有良好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可为推动机电装备的数字化进程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数字孪生系统 孪生模型 跟踪控制 虚拟仿真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激励幅值慢变的卷绕头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东强 史卫士 +2 位作者 于贺春 董学武 姜海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9,共10页
卷绕头转子系统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和时频变激励使振动问题十分复杂,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其动力学特性,根据转子动力学理论,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多盘质量慢变的卷绕头非线性转子系统整机动力学模型,运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对其动... 卷绕头转子系统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和时频变激励使振动问题十分复杂,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其动力学特性,根据转子动力学理论,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多盘质量慢变的卷绕头非线性转子系统整机动力学模型,运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对其动力学特性求解,得到仅存在初始不平衡量以及卷装不良带来的激励频率、幅值慢变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分析轴心轨迹、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曲线等结果,发现卷绕头转子系统对因卷装不良引起的激励幅值慢变较为敏感,出现新的频率成分。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节点处的振动频谱,其结果可为卷绕头转子系统动力学设计和故障识别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绕头转子系统 质量慢变 时频分析 有限元模型 激励幅值慢变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树峰 王峰 +2 位作者 张伟杰 车江宁 徐文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0-155,共6页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承担较大的法向接触力,但凸齿廓的啮入端接触应力最大,凸、凹齿面接触压力差与转矩成正比;安装误差对齿面接触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中心距误差容易引起齿轮分阶处应力集中,轴线平面的安装误差会引起齿面接触偏载,且对安装误差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安装误差 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NSAC的圆拟合算法在螺纹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尚会超 韩鑫磊 +1 位作者 嵇长委 彭向前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在视觉检测过程中,针对多残缺、多噪声圆周的拟合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的圆拟合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使用基于Scharr算子的Canny算法可获得高质量的边缘分布图;使用霍夫梯度法在边缘分布图中对目标圆弧进行粗定... 在视觉检测过程中,针对多残缺、多噪声圆周的拟合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的圆拟合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使用基于Scharr算子的Canny算法可获得高质量的边缘分布图;使用霍夫梯度法在边缘分布图中对目标圆弧进行粗定位,并提取包含目标圆弧的点集;提取到的点集中含有大量无关边缘像素点,使用RANSAC算法剔除点集中的异常数据,得到有效样本数据构成的待拟合圆周点集;最后采用LIN算法对待拟合圆周点集进行拟合,得出最终的拟合结果。算法在椒盐噪声和曲线噪声抗干扰实验中表现优异,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已经成功应用到了螺纹孔圆周的拟合,精度和实时性均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SAC 圆拟合 螺纹孔 抗干扰 霍夫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的机床主轴箱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乔雪涛 周世涛 +3 位作者 闫存富 曹康 盛坤 张洪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针对机床主轴箱结构优化设计中模型复杂及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相结合的优化办法。以箱体壁厚和筋板尺寸为输入参数,主轴箱质量、最大变形、最大应力、1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6个关... 针对机床主轴箱结构优化设计中模型复杂及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相结合的优化办法。以箱体壁厚和筋板尺寸为输入参数,主轴箱质量、最大变形、最大应力、1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6个关键尺寸作为优化参数;采用最佳填充空间设计法和Kriging函数法构建主轴箱响应面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对优化后的主轴箱进行有限元分析来验证求解的准确性,优化后的主轴箱质量减轻了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箱 优化设计 灵敏度分析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齿轮成形磨削机床立柱的多级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雪涛 杨泽 +1 位作者 李放 周世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针对摆线轮成形磨床立柱优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提出一种综合拓扑优化、结构仿生、尺寸优化的多级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立柱质量、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应力及变形位移综合目标优化。以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体积分数为约束,采用拓扑... 针对摆线轮成形磨床立柱优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提出一种综合拓扑优化、结构仿生、尺寸优化的多级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立柱质量、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应力及变形位移综合目标优化。以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体积分数为约束,采用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确定了复杂载荷下摆线轮成形磨床立柱材料的最佳分布。以王莲叶脉和芭蕉叶柄为仿生目标,采用结构仿生优化设计方法,在立柱内部仿生空间设计仿生筋板,最大限度提升立柱整体性能。采用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对立柱内部复杂结构尺寸进行优化,得到尺寸最优解。结果表明:在受载相同的情况下,优化后的立柱质量减轻18.4%,立柱最大应力减少23.6%,变形位移减少0.6%,一阶固有频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床立柱 拓扑优化 结构仿生 尺寸优化 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 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轮廓仪机架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席建普 周卓林 +2 位作者 罗来华 张通通 聂子凯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27,共6页
针对复杂机床结构优化过程中,通常难以处理各个设计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数值模拟和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在Isight平台中调用SolidWorks和Workbench插件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 针对复杂机床结构优化过程中,通常难以处理各个设计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数值模拟和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在Isight平台中调用SolidWorks和Workbench插件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optimal latin hypercube algorithm,OLHA)设计样本点,用生成的样本点构建泛克里金近似模型,并使用交叉验证证明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最大位移变形量最小和一阶固有频率最大为优化目标,运用多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MIGA)进行寻优计算来获取最优解。优化后的一阶固有频率为221.31 Hz,较优化前增加了8.43%,最大变形为0.001 888 mm,减小了18.45%,实现了机架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仪 多目标优化 多岛遗传算法 泛克里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机与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雪松 刘信香 《现代农机》 202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微型机与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思政教育的目标任务,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方案。通过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了6大知识模块... 在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微型机与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特点进行分析,明确了思政教育的目标任务,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方案。通过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了6大知识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规划了课程思政的结构体系。以形成评价和教学评价为基础,建立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通过对“微型机与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实践,为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单片机 微型机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工程的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许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 为改善现有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的外观品质与交互方式,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基于价值工程理论(ValueEngineering,VE)提出一种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改进设计。方法 首先,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产品功能模块进... 目的 为改善现有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的外观品质与交互方式,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基于价值工程理论(ValueEngineering,VE)提出一种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改进设计。方法 首先,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产品功能模块进行划分与功能权重量化;其次,依据价值工程计算原理依次求出各功能要素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利用价值机会分析获取关键功能要素的改进设计方向,为整体价值提升提供设计指导;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多个改进设计方案进行排序,最终确定优选设计方案。结论 设计评价与验证结果表明改进设计方案在矫正模块和训练模块方面的用户满意度有明显提升。将价值工程理论应用于儿童下肢主动训练矫正器改进设计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相关产品设计有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康复 下肢康复矫正器 价值工程 层次分析法 功能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辐射理论的声屏障插入损失研究
20
作者 朱从云 王正大 +1 位作者 丁国芳 黄其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277,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在当前存在的公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考虑公路声屏障受到激励后产生声辐射的现象,推导出考虑声辐射时公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声屏障的插入损失比不考虑声... 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在当前存在的公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考虑公路声屏障受到激励后产生声辐射的现象,推导出考虑声辐射时公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声屏障的插入损失比不考虑声辐射的情况下降低0.9~3.6 dB。因此在设计公路声屏障应当考虑声屏障声辐射对降噪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屏障 声辐射 插入损失 虚声源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