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急热防护织物有效导热系数分形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方龙 张渭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3,共5页
运用分形理论对应急热防护织物的内部微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纤维体积分数是影响热防护织物传热的2个重要参数。根据等效热阻法建立预测高温下热防护织物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模型,求出基于分形理论的热防护织物的有效导... 运用分形理论对应急热防护织物的内部微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纤维体积分数是影响热防护织物传热的2个重要参数。根据等效热阻法建立预测高温下热防护织物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模型,求出基于分形理论的热防护织物的有效导热系数表达式,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值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同时合理反映出高温热辐射在织物传热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织物 有效导热系数 分形理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皮肤热模型的热防护服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方龙 张渭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在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基础上,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耐高温模拟皮肤传感器代替铜片热流计测量通过应急热防护服装面料的热流量,将热流量作为热波皮肤模型边界条件,得到人体皮肤表层下80μm处的温度值,从而得到一定条件下人体真实皮... 在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基础上,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耐高温模拟皮肤传感器代替铜片热流计测量通过应急热防护服装面料的热流量,将热流量作为热波皮肤模型边界条件,得到人体皮肤表层下80μm处的温度值,从而得到一定条件下人体真实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用其评价热防护服用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并将热波皮肤模型(TWMBT)的测试值与Pennes模型以及铜片热流计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热波皮肤模型分析织物层下的"皮肤"防热时间更接近实际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时间值,可较为精确的量化织物热防护性能,为应急救援热防护服装的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性能 皮肤烧伤 模拟皮肤传感器 热防护织物 热波皮肤模型(TWM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