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纤维薄片单张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齐露露 于永民 +2 位作者 谷明辉 梅顺齐 黄家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柔软纤维薄片的单张分离是实现自动抓取和转移并进行自动化生产的关键。纤维薄片因柔软、轻薄和透气性导致其难以被精准分离,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深入了解柔软纤维薄片精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国内外织造布、无纺布和纸张的单张... 柔软纤维薄片的单张分离是实现自动抓取和转移并进行自动化生产的关键。纤维薄片因柔软、轻薄和透气性导致其难以被精准分离,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深入了解柔软纤维薄片精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国内外织造布、无纺布和纸张的单张分离技术,尤其对不同分离方式的技术特征和适用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研究发现,相较于纸张和织造布的单张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无纺布类纤维薄片分离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无纺布类纤维薄片在自动化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增多,针对无纺布类纤维薄片的单张分离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并指出把现有纤维薄片分离方法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将是未来纤维薄片实现高效、精准分离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薄片 单张分离 技术特征 适用性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化学纤维纺丝专件清洗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梦玮 于永民 朱沙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48,共7页
为了提高对纺丝专件清洗技术的认识和开发,进而提升化学纤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国内纺丝专件清洗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从物理、化学和复合清洗技术3方面出发,综述了纺丝专件清洗技术和设备在清洗质量、清洗效率和节能减排上的... 为了提高对纺丝专件清洗技术的认识和开发,进而提升化学纤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国内纺丝专件清洗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从物理、化学和复合清洗技术3方面出发,综述了纺丝专件清洗技术和设备在清洗质量、清洗效率和节能减排上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纺丝专件清洗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加强纺丝过程中污垢物理特性的基础研究、复合清洗技术的应用研究、清洗标准的理论研究以及清洗过程中节能减排的综合研究是推动纺丝专件清洗技术不断进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丝专件 化学纤维 化学清洗 物理清洗 复合清洗 清洗质量 清洗效率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蜡染元素在编织刺绣纺织品中的融合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欣洁 黄鑫 +3 位作者 赵鑫 李旭 王少博 杜海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
为了拓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应用途径,提出一种蜡染纹样与编织刺绣美学设计的创新融合方案。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归纳与分析黔西南苗族蜡染服饰中几何、动物、植物3类纹样的特点及象征寓意;然后提取传统的蜡染元素纹样并进行抽... 为了拓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的应用途径,提出一种蜡染纹样与编织刺绣美学设计的创新融合方案。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归纳与分析黔西南苗族蜡染服饰中几何、动物、植物3类纹样的特点及象征寓意;然后提取传统的蜡染元素纹样并进行抽象化处理,经由解构重组、色彩分析后形成富含民族美学价值的编织刺绣图案;最后借助纱线编织刺绣技法应用于抱枕、坐垫、手提袋和白T恤等纺织品上,既增强了纺织品面料的立体感和凹凸感,又赋予其丰盈质感和灵动色彩。传统蜡染纹样与编织工艺的融合拓宽了蜡染纹样在纺织品设计应用中的发展路径,丰富了产品设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蜡染 纹样符号 编织 纱线刺绣 融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激励幅值慢变的卷绕头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东强 史卫士 +2 位作者 于贺春 董学武 姜海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9,共10页
卷绕头转子系统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和时频变激励使振动问题十分复杂,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其动力学特性,根据转子动力学理论,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多盘质量慢变的卷绕头非线性转子系统整机动力学模型,运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对其动... 卷绕头转子系统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和时频变激励使振动问题十分复杂,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其动力学特性,根据转子动力学理论,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多盘质量慢变的卷绕头非线性转子系统整机动力学模型,运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对其动力学特性求解,得到仅存在初始不平衡量以及卷装不良带来的激励频率、幅值慢变下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分析轴心轨迹、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曲线等结果,发现卷绕头转子系统对因卷装不良引起的激励幅值慢变较为敏感,出现新的频率成分。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节点处的振动频谱,其结果可为卷绕头转子系统动力学设计和故障识别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绕头转子系统 质量慢变 时频分析 有限元模型 激励幅值慢变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基智能创伤敷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美玲 杜姗 +3 位作者 欧康康 代云玲 齐琨 王华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72-282,共11页
针对当前创面修复的高需求和现代商业敷料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通过敷料的实时监测、感染预警和按需给药功能来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创面愈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纳米纤维的特性及其在创伤修复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围绕纳米纤维基智能... 针对当前创面修复的高需求和现代商业敷料发展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通过敷料的实时监测、感染预警和按需给药功能来减轻患者痛苦、加速创面愈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纳米纤维的特性及其在创伤修复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围绕纳米纤维基智能创伤敷料的制备及响应体系,阐述了纳米纤维基智能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创面微环境标志物监测体系以及敷料自响应药物缓释体系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从理想敷料的特性、生物相容性、多功能监测和远程医疗等方面,探讨了未来纳米纤维基智能创伤敷料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创伤敷料 智能监测 智能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织物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尹云雷 郭成 +2 位作者 杨红英 李虹 王政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各种类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将织物与电子器件相结合的电子织物有望在健康监测、运动监测、智能医疗和人机交互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回顾电子织物在智能可穿...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各种类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将织物与电子器件相结合的电子织物有望在健康监测、运动监测、智能医疗和人机交互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回顾电子织物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最新进展,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参考。重点讨论了电子织物在传感,发光,能量收集和能量存储中的趋势和最新进展。并提出了电子织物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 传感器 发光电子 能量转换与存储 智能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磨主排风机排风筒的噪声控制研究
7
作者 杜云凯 王东强 +2 位作者 张君浩 李忠文 董学武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41,共9页
针对某水泥厂煤磨房主排风机排风筒50~5000 Hz宽频噪声的特点,设计了多孔吸声材料、无纺布和多孔板复合结构的阻性片式消声器。结合多孔吸声材料DB-Miki模型理论、声波透反射原理和声致循环流原理,建立消声器消声区域的等效声阻抗率数... 针对某水泥厂煤磨房主排风机排风筒50~5000 Hz宽频噪声的特点,设计了多孔吸声材料、无纺布和多孔板复合结构的阻性片式消声器。结合多孔吸声材料DB-Miki模型理论、声波透反射原理和声致循环流原理,建立消声器消声区域的等效声阻抗率数学模型,然后结合有限元法和传递矩阵法求解阻性片式消声器的传递损失,通过与实验测试的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阻性片式消声器内玻璃纤维棉的体积密度和纤维直径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选用纤维直径为10μm、体积密度为60 kg·m^(-3)规格的玻璃纤维棉的降噪效果最好。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阻性片式消声器设计的合理性,为解决排风管道噪声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噪声 阻性片式消声器 等效声阻抗率 玻璃纤维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