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晶硅铸锭内嵌杂质引发热应力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尧
何力军
+2 位作者
狄红祥
高忙忙
李海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3-928,共6页
对制造光伏电池用多晶硅锭中的主要硬质夹杂SiC、Si3N4引起的热致应力进行数值分析。首先用晶体生长软件CGsim模拟定向凝固,获得铸锭凝固完成时温度场及夹杂分布,再基于此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分析这两种嵌于硅基体内的夹杂在硅基...
对制造光伏电池用多晶硅锭中的主要硬质夹杂SiC、Si3N4引起的热致应力进行数值分析。首先用晶体生长软件CGsim模拟定向凝固,获得铸锭凝固完成时温度场及夹杂分布,再基于此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分析这两种嵌于硅基体内的夹杂在硅基体内引起的热应力。夹杂颗粒模型形状设计依据其实际形状特征。由于SiC与硅均为立方结构,SiC夹杂影响可处理为各向同性;对于六方结构的Si3N4夹杂,通过对弹性矩阵的坐标转换考虑了其力学性能的各项异性。结果表明,多晶硅锭由1685 K降至室温的过程中,夹杂引起的最大热致应力SiC颗粒约为16 MPa,Si3N4颗粒在13-21 MPa之间,SiC团簇约为21 MPa,多颗粒在18-21 MPa之间。基于此,计算出多晶硅锭内最小失稳临界裂纹尺寸在286-676μm之间,小于夹杂体的尺寸,因此在铸锭冷却过程中夹杂引起的裂纹发生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夹杂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晶硅铸锭内嵌杂质引发热应力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尧
何力军
狄红祥
高忙忙
李海波
机构
宁夏大学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卫市银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3-928,共6页
基金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Z14038)
文摘
对制造光伏电池用多晶硅锭中的主要硬质夹杂SiC、Si3N4引起的热致应力进行数值分析。首先用晶体生长软件CGsim模拟定向凝固,获得铸锭凝固完成时温度场及夹杂分布,再基于此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分析这两种嵌于硅基体内的夹杂在硅基体内引起的热应力。夹杂颗粒模型形状设计依据其实际形状特征。由于SiC与硅均为立方结构,SiC夹杂影响可处理为各向同性;对于六方结构的Si3N4夹杂,通过对弹性矩阵的坐标转换考虑了其力学性能的各项异性。结果表明,多晶硅锭由1685 K降至室温的过程中,夹杂引起的最大热致应力SiC颗粒约为16 MPa,Si3N4颗粒在13-21 MPa之间,SiC团簇约为21 MPa,多颗粒在18-21 MPa之间。基于此,计算出多晶硅锭内最小失稳临界裂纹尺寸在286-676μm之间,小于夹杂体的尺寸,因此在铸锭冷却过程中夹杂引起的裂纹发生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多晶硅
夹杂
热应力
Keywords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clusion
thermally-induced stress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晶硅铸锭内嵌杂质引发热应力的数值分析
刘尧
何力军
狄红祥
高忙忙
李海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