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范畴问题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1,共9页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诸多难点问题尚待突破,而资产范畴问题位居其首,是最为基本的问题。本文围绕自然资产范畴的规范统一性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分析认为:①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资产范畴界...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诸多难点问题尚待突破,而资产范畴问题位居其首,是最为基本的问题。本文围绕自然资产范畴的规范统一性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分析认为:①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资产范畴界定的重要理论依据。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既要反映一国或地区自然资产存量及其变化,又要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是自然资产范畴界定的前提条件。②自然资源资产法定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分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两个目的放在同一张表中会使资产范畴存在矛盾。③从核算基础与理论基础看,如果将核算政府部门经济管理活动的IPSAS准则、GFS体系与SNA体系结合起来,以政府部门作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表单位,有利于自然资产范畴的规范统一。④在此框架下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界定并运用多级综合分类法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列示,能够实现自然资产范畴的规范化;借助矩阵式账户,能够确保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表目的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资产范畴 多级综合分类法 矩阵式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39
2
作者 向书坚 许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二者关系的阶段性、地区性差异进行探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分别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自相关程... 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二者关系的阶段性、地区性差异进行探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分别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自相关程度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华北、东北、华东地区和西北、西南地区分别形成不同特征的集聚区;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出较强地区差异性,并在2012年呈现出"反向化"格局,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城镇化的影响是积极的,而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则转为消极。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新常态"下实施差异化和协同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73
3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7,共6页
文章界定了绿色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指数,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原理与绿色经济的关系,构建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并运用"十一五"时期的数据对指数进行验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目前的... 文章界定了绿色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指数,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原理与绿色经济的关系,构建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并运用"十一五"时期的数据对指数进行验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目前的绿色经济发展不具有典型绿色经济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发展指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普惠金融理论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0,共7页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本文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法,以2005-2018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作为样本,对普惠金融的核心知识域、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进行梳理分析,并通过解读普惠金融内含,探讨普惠金...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本文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法,以2005-2018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作为样本,对普惠金融的核心知识域、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进行梳理分析,并通过解读普惠金融内含,探讨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1)在过去十三年间,普惠金融的研究范围与研究视角较为全面,且研究脉络较为清晰;(2)国内外普惠金融研究的热点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映出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3)普惠金融未来将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普惠金融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成本管理的影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知识图谱 热点主题 内涵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