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衡量制约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信任度的基本变量-以32起公共事件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6
1
作者 戚建刚 郭永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139,共7页
现行公共风险监督法制面临公众的信任危机,亟需信任导向的制度重构。科学回答衡量制约公众对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信任度的基本变量的问题,是解决如何基于信任来设计或完善现行公共风险监管法制的前提。运用实证调查方法,通过对近年来被权... 现行公共风险监督法制面临公众的信任危机,亟需信任导向的制度重构。科学回答衡量制约公众对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信任度的基本变量的问题,是解决如何基于信任来设计或完善现行公共风险监管法制的前提。运用实证调查方法,通过对近年来被权威媒体深度报道和公众广泛参与的32起"公共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衡量制约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信任度的基本变量是:公平、胜任、效率和问责的可得性。这一研究结论不仅超越了国内外管理学等其他非法学学科的学者的研究视野,而且为我国基于信任来改革公共风险监管法制提供了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风险监管法制 信任度 基本变量 公共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务员免责制度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哲飞 戚建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76,共6页
规范文本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免责制度的骨架已初步形成。从公务员免责行政实践来看,初成的公务员免责制度的正当性与合法律性均饱受质疑,一方面,制度规范并不契合行政法的基本价值、原则;另一方面,制度建构与实施缺乏上位法依... 规范文本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免责制度的骨架已初步形成。从公务员免责行政实践来看,初成的公务员免责制度的正当性与合法律性均饱受质疑,一方面,制度规范并不契合行政法的基本价值、原则;另一方面,制度建构与实施缺乏上位法依据或与上位法相抵触问题。根据公法的"权责结构"理论得出,公务员免责制度框架必须平衡公务员免责权利与违法或不当行为担责间的关系,从公务员免责的主体、行为与责任结构入手,科学设定公务员免责的申请主体、审查主体、免责程序与免责事由等制度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免责 权责结构 制度框架 免责事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5
3
作者 戚建刚 郭永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0,共7页
反恐认定法律制度是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基础。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在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效力以及救济和监督方面均存不足,面临合法性危机。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实践,中国反恐认定制度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在行... 反恐认定法律制度是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基础。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在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效力以及救济和监督方面均存不足,面临合法性危机。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实践,中国反恐认定制度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在行政认定构造中发挥司法机关的结构性功能;以"恐怖行为"为基础完善认定标准;以启动认定、审查核实、公布名单等三个环节为核心内容规范认定程序;明确反恐认定的综合性法律效力及其有效期间;将行政认定纳入司法审查以拓展救济路径,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功能,完善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恐认定 认定标准 认定程序 行政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之信任危机——以过程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戚建刚 张景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以衡量针对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信任的四个具体变量——公平、胜任、效率和问责的可得性——为参照系,以过程论为分析视角,可以发现现行公共风险监管法制的六个环节——公共风险议题之形成、公共风险监测、公共风险评估、公共风险交流、公... 以衡量针对公共风险监管法制信任的四个具体变量——公平、胜任、效率和问责的可得性——为参照系,以过程论为分析视角,可以发现现行公共风险监管法制的六个环节——公共风险议题之形成、公共风险监测、公共风险评估、公共风险交流、公共风险标准制定和公共风险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特别在公平、胜任和问责的可得性纬度上,信任危机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风险监管法制 信任危机 过程论 具体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