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
5
1
作者
戚建刚
郭永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0,共7页
反恐认定法律制度是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基础。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在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效力以及救济和监督方面均存不足,面临合法性危机。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实践,中国反恐认定制度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在行...
反恐认定法律制度是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基础。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在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效力以及救济和监督方面均存不足,面临合法性危机。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实践,中国反恐认定制度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在行政认定构造中发挥司法机关的结构性功能;以"恐怖行为"为基础完善认定标准;以启动认定、审查核实、公布名单等三个环节为核心内容规范认定程序;明确反恐认定的综合性法律效力及其有效期间;将行政认定纳入司法审查以拓展救济路径,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功能,完善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恐认定
认定标准
认定程序
行政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之反思
被引量:
5
2
作者
戚建刚
兰皓翔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60,共15页
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国内环境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诉求,难以证成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由于误用比较法研究方法,郭文在与中国第一代环境法'比较'基础上归纳的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显著特征缺乏说...
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国内环境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诉求,难以证成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由于误用比较法研究方法,郭文在与中国第一代环境法'比较'基础上归纳的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显著特征缺乏说服力。因虚构假设条件与曲解立法原意,郭文主张中国第二代环境法向域际法拓展的观点是错误的。因将自我发展演化机能与基于该机能的结果相混淆,郭文得出中国第二代环境法向独立性、自足性发展的观点是不足信的。由于无视行政主导治理机制是贯穿中国环境法发展的'红线'之事实,郭文主张主体合作和规则共治的治理机制作为环境法体系开放性发展前提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由于没有新证据来证明环境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与自然冲突,因而郭文是在重复一个已经被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否定了的观点。研究中国环境法发展问题所持的学术立场应当与法学研究方法相勾连,在规范、实证和价值层面的研究均需要遵循相应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第二代环境法
中国第一代环境法
反思
学术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
5
1
作者
戚建刚
郭永良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
治发展与司
法
改革中心
研究
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应急法研究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学院
边防系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0,共7页
基金
2015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中国反恐怖主义立法研究”(项目号:CLS2015C2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反恐认定法律制度是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基础。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在认定主体、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效力以及救济和监督方面均存不足,面临合法性危机。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实践,中国反恐认定制度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在行政认定构造中发挥司法机关的结构性功能;以"恐怖行为"为基础完善认定标准;以启动认定、审查核实、公布名单等三个环节为核心内容规范认定程序;明确反恐认定的综合性法律效力及其有效期间;将行政认定纳入司法审查以拓展救济路径,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功能,完善监督体系。
关键词
反恐认定
认定标准
认定程序
行政救济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之反思
被引量:
5
2
作者
戚建刚
兰皓翔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
治发展与司
法
改革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应急法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60,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环境风险治理工具的行政法进路研究”(17AAFX013)
文摘
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国内环境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诉求,难以证成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由于误用比较法研究方法,郭文在与中国第一代环境法'比较'基础上归纳的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显著特征缺乏说服力。因虚构假设条件与曲解立法原意,郭文主张中国第二代环境法向域际法拓展的观点是错误的。因将自我发展演化机能与基于该机能的结果相混淆,郭文得出中国第二代环境法向独立性、自足性发展的观点是不足信的。由于无视行政主导治理机制是贯穿中国环境法发展的'红线'之事实,郭文主张主体合作和规则共治的治理机制作为环境法体系开放性发展前提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由于没有新证据来证明环境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与自然冲突,因而郭文是在重复一个已经被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否定了的观点。研究中国环境法发展问题所持的学术立场应当与法学研究方法相勾连,在规范、实证和价值层面的研究均需要遵循相应规则。
关键词
中国第二代环境法
中国第一代环境法
反思
学术立场
Keywords
China’s second generation environmental law
China’s first generation environmental law
reflection
academic stand
分类号
D922.68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反恐认定法律制度之完善
戚建刚
郭永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第二代环境法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之反思
戚建刚
兰皓翔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