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事诉讼中预决事实的免证效力范围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洪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基于维护裁判稳定性及司法统一性的考虑,可以对法院生效裁判已确认的事实赋予一定的免证效力,但该效力须受一定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的限制,并非所有的预决事实对后诉之主体可以产生免证的效力。免证效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绝对免证...
基于维护裁判稳定性及司法统一性的考虑,可以对法院生效裁判已确认的事实赋予一定的免证效力,但该效力须受一定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的限制,并非所有的预决事实对后诉之主体可以产生免证的效力。免证效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绝对免证效力,即不可推翻的免证效力,如对自然规律及公理的免证;二是相对免证效力,即可推翻的免证效力,主张方可以主张免证或被赋予一定的免证权,但该免证事项却可以通过提出反证予以推翻,比如推定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决事实
免证效力
效力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混混对村庄人际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柏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33-42,共10页
当前两湖平原的乡村混混群体,已经脱离了村庄熟人社会的约束,反过来对村庄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村内混混逐渐取代传统型"头面人物",成为村庄中"最有面子的人";混混在村庄内部与熟人相处时,不再...
当前两湖平原的乡村混混群体,已经脱离了村庄熟人社会的约束,反过来对村庄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村内混混逐渐取代传统型"头面人物",成为村庄中"最有面子的人";混混在村庄内部与熟人相处时,不再遵循传统的人情和面子原则,为了利益而不断走极端,动用暴力和暴力威胁;乡村混混的暴力和暴力威胁,也日渐嵌入村民与人相处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乃至改变村庄内部的人际关系。这些都表明,熟人社会中的乡土逻辑发生了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混混
熟人社会
人际关系
乡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从国际人权法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洪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133,共3页
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虽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从国际人权法中有关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分析了刑事法律援助在整个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落实刑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扩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范...
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虽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从国际人权法中有关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分析了刑事法律援助在整个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落实刑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扩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和阶段,发展刑事简易程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律援助
国际人权法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判及韬略筹划--以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为视角
被引量:
4
4
作者
江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4,共9页
菲律宾通过立法宣示其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侵犯了中国对南沙群岛所固有的领土主权。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体现了它的代表意义,也决定了中国应采取灵活审慎的外交战略,同时也不能放弃或忽视法律途径。根据...
菲律宾通过立法宣示其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侵犯了中国对南沙群岛所固有的领土主权。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体现了它的代表意义,也决定了中国应采取灵活审慎的外交战略,同时也不能放弃或忽视法律途径。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领土主权是无可置疑的,而菲律宾借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国家安全原则",在法理上缺乏正当性,也无法得到国际司法实践的支持。中菲争端的法律分析,有利于在战术上确定可行的外交策略和正当的法律诉求。同时,只有理解外交和法律途径及其国际背景和法律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和平解决中国与菲律宾乃至南海邻国之间的海洋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争端
南沙群岛
领土主权
国家安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附带民事诉讼效率价值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卓朝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0-92,共3页
在当代社会,除了公正以外,效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是否科学与文明的重要尺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关于效率价值的追求是设置这一制度的基础,附带民事诉讼中效率与公正是统一的。在兼顾公正的同时,提高诉讼效率,应成为我国附带民...
在当代社会,除了公正以外,效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是否科学与文明的重要尺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关于效率价值的追求是设置这一制度的基础,附带民事诉讼中效率与公正是统一的。在兼顾公正的同时,提高诉讼效率,应成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置所追求的目标。大陆法系的法国的制度模式可以成为我国修改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一种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
效率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
6
作者
池海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中国法制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大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新的世纪,中国法制面临着新的危机与变革。这种危机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这种危机和变革,影响到中国法制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中国法制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大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新的世纪,中国法制面临着新的危机与变革。这种危机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这种危机和变革,影响到中国法制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迎接这种危机与挑战,是每一个法学研究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应当在分析这种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以应对危机对我国法制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我国现行法制的深入变革,使我国法制真正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制
法制的危机
法制的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罪刑法定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命运
7
作者
李艳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1-84,共4页
罪刑法定是近代西方的舶来品,20世纪初在中国的引入主要基于修律者在列强压境之下,企图通过修律而强国的一种非常功利化、理想化的主观愿望。由于缺乏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罪刑法定最初只能以一个给列强看的标签、一项专制统...
罪刑法定是近代西方的舶来品,20世纪初在中国的引入主要基于修律者在列强压境之下,企图通过修律而强国的一种非常功利化、理想化的主观愿望。由于缺乏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罪刑法定最初只能以一个给列强看的标签、一项专制统治之下的刑法条款、一句没有灵魂的标语口号的形态存在于近代中国。及至20世纪中后期,频繁的政治运动畸化了刑法的功能,罪刑法定迷失于强烈的社会保护思想、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之中,即便是具文规定也不见有。20世纪末围绕罪刑法定和刑事类推而展开的百家争鸣,使人们深刻注意到社会结构变迁及民主、自由、秩序等价值观念与罪刑法定的联系,这种认识基于历史源于现实,极具历史意义。1997年我国刑法典第三条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这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质的重述。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的法制建设之路险阻重重,罪刑法定于细微之处让我们领略了其跌荡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20世纪
中国
历史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诉讼中预决事实的免证效力范围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洪浩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8-131,共4页
文摘
基于维护裁判稳定性及司法统一性的考虑,可以对法院生效裁判已确认的事实赋予一定的免证效力,但该效力须受一定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的限制,并非所有的预决事实对后诉之主体可以产生免证的效力。免证效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绝对免证效力,即不可推翻的免证效力,如对自然规律及公理的免证;二是相对免证效力,即可推翻的免证效力,主张方可以主张免证或被赋予一定的免证权,但该免证事项却可以通过提出反证予以推翻,比如推定事项。
关键词
预决事实
免证效力
效力范围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混混对村庄人际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33-4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主法制进程中的乡村司法制度建设研究”(批准号09CFX060)的成果
文摘
当前两湖平原的乡村混混群体,已经脱离了村庄熟人社会的约束,反过来对村庄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村内混混逐渐取代传统型"头面人物",成为村庄中"最有面子的人";混混在村庄内部与熟人相处时,不再遵循传统的人情和面子原则,为了利益而不断走极端,动用暴力和暴力威胁;乡村混混的暴力和暴力威胁,也日渐嵌入村民与人相处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乃至改变村庄内部的人际关系。这些都表明,熟人社会中的乡土逻辑发生了变异。
关键词
乡村混混
熟人社会
人际关系
乡土逻辑
Keywords
Village punks
Acquaintance commun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arth-bound logic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从国际人权法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洪浩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133,共3页
文摘
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虽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从国际人权法中有关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分析了刑事法律援助在整个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落实刑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扩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和阶段,发展刑事简易程序的建议。
关键词
刑事法律援助
国际人权法
完善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判及韬略筹划--以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为视角
被引量:
4
4
作者
江河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4,共9页
文摘
菲律宾通过立法宣示其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侵犯了中国对南沙群岛所固有的领土主权。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体现了它的代表意义,也决定了中国应采取灵活审慎的外交战略,同时也不能放弃或忽视法律途径。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领土主权是无可置疑的,而菲律宾借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国家安全原则",在法理上缺乏正当性,也无法得到国际司法实践的支持。中菲争端的法律分析,有利于在战术上确定可行的外交策略和正当的法律诉求。同时,只有理解外交和法律途径及其国际背景和法律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和平解决中国与菲律宾乃至南海邻国之间的海洋争端。
关键词
南海争端
南沙群岛
领土主权
国家安全原则
Keywords
conflicts in South China Sea
Nansha Island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principle of national security
分类号
D993.2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D8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附带民事诉讼效率价值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卓朝君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0-92,共3页
文摘
在当代社会,除了公正以外,效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是否科学与文明的重要尺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关于效率价值的追求是设置这一制度的基础,附带民事诉讼中效率与公正是统一的。在兼顾公正的同时,提高诉讼效率,应成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设置所追求的目标。大陆法系的法国的制度模式可以成为我国修改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一种借鉴。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
效率
价值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
6
作者
池海平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文摘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中国法制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大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新的世纪,中国法制面临着新的危机与变革。这种危机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这种危机和变革,影响到中国法制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迎接这种危机与挑战,是每一个法学研究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应当在分析这种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以应对危机对我国法制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我国现行法制的深入变革,使我国法制真正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
中国法制
法制的危机
法制的变革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罪刑法定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命运
7
作者
李艳华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1-84,共4页
文摘
罪刑法定是近代西方的舶来品,20世纪初在中国的引入主要基于修律者在列强压境之下,企图通过修律而强国的一种非常功利化、理想化的主观愿望。由于缺乏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罪刑法定最初只能以一个给列强看的标签、一项专制统治之下的刑法条款、一句没有灵魂的标语口号的形态存在于近代中国。及至20世纪中后期,频繁的政治运动畸化了刑法的功能,罪刑法定迷失于强烈的社会保护思想、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之中,即便是具文规定也不见有。20世纪末围绕罪刑法定和刑事类推而展开的百家争鸣,使人们深刻注意到社会结构变迁及民主、自由、秩序等价值观念与罪刑法定的联系,这种认识基于历史源于现实,极具历史意义。1997年我国刑法典第三条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这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质的重述。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的法制建设之路险阻重重,罪刑法定于细微之处让我们领略了其跌荡起伏。
关键词
罪刑法定
20世纪
中国
历史命运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事诉讼中预决事实的免证效力范围研究
洪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混混对村庄人际关系的影响
陈柏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从国际人权法的视角分析
洪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判及韬略筹划--以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为视角
江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附带民事诉讼效率价值分析
卓朝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
池海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罪刑法定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命运
李艳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