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鄢小兵 徐艳兰 高谦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2,57,共7页
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呈现一种"单核向心模式",即武汉是整个城市圈空间联系的引力中心和辐射... 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呈现一种"单核向心模式",即武汉是整个城市圈空间联系的引力中心和辐射源,圈中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外围8个城市与中心城市武汉之间的联系;2有"点轴扩散"的分布特征,即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密集区,主要集聚在沿江沿线分布的4座城市(仙桃、武汉、鄂州、黄石)之间。据此,提出优化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引力模型 城市流强度 城市空间联系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土地碳平衡适宜性评价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1-276,共6页
碳排放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变暖等诸多气候问题,土地是碳排放的载体,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排放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运用文献分析法查找有关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将碳平衡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建立了城市圈土地碳平衡适宜性评价指标体... 碳排放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变暖等诸多气候问题,土地是碳排放的载体,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排放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运用文献分析法查找有关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将碳平衡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建立了城市圈土地碳平衡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分别从碳源和碳汇两个角度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碳汇适宜性较高的城市有咸宁市、黄冈市和孝感市,碳源适宜性较高的城市有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通过图示可以直观地发现各城市的优势和不足。以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碳排放当量为依据估算各城市碳源碳汇总量,通过计算平衡因子、碳源碳汇比例等综合指标分析各城市土地碳平衡潜力,结果显示,各城市碳平衡潜力差异显著,工业较发达地区在碳平衡方面一般处于劣势。在城市圈发展中,区域整体的碳平衡更有利于实现城市圈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适宜性评价 碳平衡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潜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发展潜力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74,共4页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城市圈作为地区发展的集群,在发展中应遵循协调一致、互动发展的原则,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尤其是建设用指标分配中更应以各城市的土地发展潜力为指导。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对建设用地根...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城市圈作为地区发展的集群,在发展中应遵循协调一致、互动发展的原则,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尤其是建设用指标分配中更应以各城市的土地发展潜力为指导。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对建设用地根据其发展的水平和潜力进行了明显的调整,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关键,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研究必须立足区域整体,兼顾各自的发展优势与特色,合理地分配各类用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发展潜力 城市圈 土地利用结构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差异化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康贤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3-161,共9页
作为一种介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学院之间的本科教育形式,独立学院立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得到广泛共识。然而现实中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存在明显的趋同化现象。独立学院如何另辟蹊径,避免本科教育应用技术型... 作为一种介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学院之间的本科教育形式,独立学院立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得到广泛共识。然而现实中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存在明显的趋同化现象。独立学院如何另辟蹊径,避免本科教育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趋同化,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个性化办学特色,是独立学院办学转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独立学院差异化人才培养思路主要表现在:实现办学定位特色与差异化;构建差异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重视校企合作教育;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本科教育差异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独立学院推进质量工程战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悦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3期73-76,共4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为全面落实好教育部质量工程战略,独立学院首先要结合校情和服务面向,找准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特色因子",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并...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为全面落实好教育部质量工程战略,独立学院首先要结合校情和服务面向,找准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特色因子",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并据此加快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步伐,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力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努力建立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质量工程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北”集群效应与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研究
6
作者 蒋珩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3,共4页
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一个或若干个增长能力较强的战略支点和辐射源,东起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西至天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紧邻汉口北部后湖片区的近80平方公里土地,被称作"汉口北"的新区拥有独特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目前正... 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一个或若干个增长能力较强的战略支点和辐射源,东起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西至天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紧邻汉口北部后湖片区的近80平方公里土地,被称作"汉口北"的新区拥有独特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现代专业市场群,以市场集聚和园区扩展引导产业集中,将会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只有充分发挥集群正效应,规避负效应,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北 集群效应 武汉城市圈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胡煜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123,共1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综合了法学、经济学、会计学与伦理学四门学科知识,其特点是内容政策性强,涵盖面广,主要章节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税收征管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各章节之间相对独立且知识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综合了法学、经济学、会计学与伦理学四门学科知识,其特点是内容政策性强,涵盖面广,主要章节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税收征管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各章节之间相对独立且知识点分散。基于上述特点和笔者的教学经历,当前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考 支付结算制度 会计法律 税收征管制度 职业道德规范 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 学习活动 四门 后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机理与对策——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被引量:29
8
作者 曾繁华 王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1-55,共5页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当前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环节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本质是当产业内升级达到较高水平后,企业通过开辟新的技术渠道突破特定经济发展...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当前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环节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本质是当产业内升级达到较高水平后,企业通过开辟新的技术渠道突破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核心技术束缚,实现产业全球价值链从低增值环节向高增值环节的转移。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我国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机理,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球价值链 技术创新驱动 跃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视野:国家形象的官方民间舆论场互补建构 被引量:21
9
作者 江作苏 李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91,共8页
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的统筹协调机制进行规划和管理。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需在现有媒体生态的... 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的统筹协调机制进行规划和管理。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需在现有媒体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官方和民间资源,全面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出发,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认为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既要依靠官方舆论场对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又要依靠民间舆论场对国家形象差异化特色进行充分挖掘,实施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基础上,弥合国家形象传播的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视野 国家形象 官方舆论场 民间舆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动态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 被引量:19
10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碳排放过量引发的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低碳发展是新时期促进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路径。文章在进行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测算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视角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动态演变过程。根据IPCC给出的碳排放清单,从能源消费... 碳排放过量引发的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低碳发展是新时期促进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路径。文章在进行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测算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视角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动态演变过程。根据IPCC给出的碳排放清单,从能源消费、农业、废弃物三方面系统测算湖南省历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以投入和产出为分类建立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模型对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时序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增速较快,能源消费是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逐年提升,保持年均28.32%的增速,根据RD指数分解结果,效率提升的来源主要是技术进步。湖南省应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及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倡导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的低碳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 MALMQUIST指数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相对力度变化对FDI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江珂 卢现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6-51,共6页
本文利用1995-2007年间41个投资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把41个投资来源国和地区分为25个发达国家与16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两类,重点研究中国环境规制相对力度的变化对FDI的影响,并考察了借贷成本、双边贸易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等影... 本文利用1995-2007年间41个投资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把41个投资来源国和地区分为25个发达国家与16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两类,重点研究中国环境规制相对力度的变化对FDI的影响,并考察了借贷成本、双边贸易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等影响因素,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中国环境规制相对力度的变化对FDI的影响的实证检验,为中国选择FDI的类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相对于投资来源国——环境规制相对力度越严格,来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FDI将减少;而来自发达国家的FDI并不受影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不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企业环保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其对环境规制的敏感程度不同。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选择FDI的类型从外资的来源结构、产业结构、环境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FDI 投资来源国 环境规制相对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平衡适宜性评价的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9-184,192,共7页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碳平衡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之一。研究参考已有文献,将碳平衡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分别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建立了基于碳平衡的城市圈土地适宜性评价指...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碳平衡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增强发展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之一。研究参考已有文献,将碳平衡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分别从经济、生态、社会角度建立了基于碳平衡的城市圈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碳源适宜性评价和碳汇适宜性评价两个方面。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获得了研究对象的两类适宜性的综合评价值和多边形图示。碳平衡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各城市适宜性差异显著,存在较大的区域内协调潜力。选取多目标规划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城市圈的碳排放权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并将碳排放权优化限制结果引入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中。最后得出了各城市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比,进一步强化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碳排放权配置研究可以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碳平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适宜性评价 碳平衡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多目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规制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20个污染密集型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江珂 滕玉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3,共4页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从行业角度的研究较少。运用面板数据从行业的角度实证研究不同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行业差异,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从行业角度的研究较少。运用面板数据从行业的角度实证研究不同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行业差异,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但环境规制对中度及轻度污染行业技术创新影响作用不显著,要充分保障环境规制给创新产业带来的应有收益,政府应引导创新动力不足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时,被规制行业应主动实行环境战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环境规制,这一结论为行业环境规制政策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行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变量的度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江珂 卢现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9-22,共4页
与环境规制相关的实证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环境规制政策工具不断演化,度量方法多种多样,给相关的实证研究带来了困难,如何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度量环境规制变量是研究的关键。文章系统地将环境规制变量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与环境规制相关的实证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环境规制政策工具不断演化,度量方法多种多样,给相关的实证研究带来了困难,如何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度量环境规制变量是研究的关键。文章系统地将环境规制变量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并比较了现有度量方法的优点及缺点,并对环境规制变量度量方法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实证研究 度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评价——基于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燕娟 方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18-123,共6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知识产权创新、管理、运营和保护4个层面构建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14家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企业知识产权创新、管理、运营和保护的单项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排序。结果表明:企业在知识...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知识产权创新、管理、运营和保护4个层面构建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14家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企业知识产权创新、管理、运营和保护的单项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排序。结果表明: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但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参差不齐,运营能力普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企业 知识产权 综合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西方经济学》创新性教学实践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艳兰 鄢小兵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30,共4页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与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对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层面展开分析,结合对十几所高校的考察,以及对湖北省六所独立学院的实证数据分析形成如下共识:吸引学生参与是关键,教师的学识与付出是保障,校方支持是动力,... 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与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对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层面展开分析,结合对十几所高校的考察,以及对湖北省六所独立学院的实证数据分析形成如下共识:吸引学生参与是关键,教师的学识与付出是保障,校方支持是动力,方法多元化是手段,网络平台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西方经济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耦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志平 黎继子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141,156,共6页
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正是集群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等问题时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生产模式。本文根据国内外生态工业园与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耦合的概念;从低成本交易... 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正是集群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等问题时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生产模式。本文根据国内外生态工业园与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耦合的概念;从低成本交易性、差异化互补性和集中化规模性角度系统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驱动机理;结合武汉青山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实际,通过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研究,揭示了生态工业园集群式供应链的形成过程。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生态工业园改造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集群式供应链 耦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强化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探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绍雨 申曙光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分析和定位可看出,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惊人,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从基尼系数分析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警戒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不能充分执行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通过对税收... 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分析和定位可看出,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惊人,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从基尼系数分析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警戒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不能充分执行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通过对税收制度方面和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缺失的研究,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原因有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税负公平的基本原则、个人收入所占的比重较低、调控客体不完全到位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强化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对个人所得税制课税模式、功能定位、税收扣除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消费方式变迁及其作用消费增长的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绍雨 申曙光 《西部论坛》 2014年第5期22-2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阶段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习惯、消费者的自我认同、社会分层属性、区域位置、消费制度、家庭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是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及其演进方向的重要因素。消费方式的变迁可以直接带来消费量的增加,而消费方式的变迁综合地取决于农民自身因素、农村客观环境因素和农民收入;同时推动消费方式变迁和农民收入增加,可以用较小的社会变革实现农村消费的较快增长。因此,新农村建设应"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三者并重,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消费方式 传统消费方式 现代消费方式 耐用消费品 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环境 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增收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WLS修正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绍雨 申曙光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2期22-28,共7页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解决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问题的必要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在总结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广东、湖北和甘肃等省市的新农保试点状况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Logi...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解决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问题的必要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在总结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广东、湖北和甘肃等省市的新农保试点状况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WLS修正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决策过程的客观特征因素和主观认知因素。并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新农保制度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WLS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