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涂轶菲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业社会到平台世界:论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理论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翼青 余晓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3,共10页
在贝尔纳·斯蒂格勒看来,媒介是当代最为重要的工业生产体系。然而,这种观点只是工业社会理论的一种系谱性延伸。19世纪初,许多伟大社会学家都发现了工业带来的社会转型,马克思更是深刻揭示了工业社会运作的逻辑:为资本增殖服务的... 在贝尔纳·斯蒂格勒看来,媒介是当代最为重要的工业生产体系。然而,这种观点只是工业社会理论的一种系谱性延伸。19世纪初,许多伟大社会学家都发现了工业带来的社会转型,马克思更是深刻揭示了工业社会运作的逻辑:为资本增殖服务的社会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逐渐发现,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工业化的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认为我们已经告别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然而即使是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依然是资本增殖的产物。围绕马克思的工业社会理论及后续学者的不断拓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成熟和活跃的研究传统,这一理论视角有着完整的理论脉络。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和技术哲学的卓越阐释力,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对于理解和阐释数字基础设施时代人的生存境况,人与机器装置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社会 文化工业 媒介工业 资本 马克思主义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族裔文化引导理念带给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雯 罗予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5-188,共4页
由于历史原因和不断的移民涌入,美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国家,有几乎从每个国家移民来的人群。因此,考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移民文化引导理念以及各族裔文化的适应情况,是为了提炼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可以采取的最佳跨文化传播策略... 由于历史原因和不断的移民涌入,美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国家,有几乎从每个国家移民来的人群。因此,考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移民文化引导理念以及各族裔文化的适应情况,是为了提炼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可以采取的最佳跨文化传播策略。只有开放式的文化、蕴含了核心生存价值观的文化,才是最有可能绵延发展的文化。中国在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可以通过发现兴旺文化的核心生存价值观,保留已有的有利于自身文化发展的一些价值观,以抵制变化,同时又通过变化来提升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兴旺。而美国在当前的移民、族裔问题上所遇到的挫折和经验部分昭示了这种核心生存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族裔 熔炉 沙拉碗 我们与他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中财经政法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范式探索
4
作者 阎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7-181,共5页
根据财经政法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较高,但易形成程序观念和规则意识的特点,笔者受后现代主义价值多元和弘扬生命意识的理论启发,在《大学语文》课上探索新的教学范式。在教学形式上,重在自治课堂的建设,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意义... 根据财经政法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较高,但易形成程序观念和规则意识的特点,笔者受后现代主义价值多元和弘扬生命意识的理论启发,在《大学语文》课上探索新的教学范式。在教学形式上,重在自治课堂的建设,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意义的赋予者,鼓励他们参与教学的背、讲、批、辅、改各环节;在教学内容上,重在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由一元真理论的单向思考,转为诠释性认识论的多维思考;在教学目标上,重在对学生自我人格的塑造,将大学语文课的工具性作用,上升为重建审美情怀和健全人格的本体价值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后现代 自治课堂 自主思考 新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趣”的遨游:苏轼对北宋文化与诗学的双向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潘链钰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160,共9页
苏轼驾驭《渔翁》诗解中提出的“奇趣”概念完成了一次北宋文化与诗学双向建构的遨游之旅。苏轼发现,柳宗元借助“奇趣”视野完成了对屈子生命美学的诠释。立足北宋文化建构之命题,苏轼用“奇趣”观照和整合了颜回乐处与渊明自得两个文... 苏轼驾驭《渔翁》诗解中提出的“奇趣”概念完成了一次北宋文化与诗学双向建构的遨游之旅。苏轼发现,柳宗元借助“奇趣”视野完成了对屈子生命美学的诠释。立足北宋文化建构之命题,苏轼用“奇趣”观照和整合了颜回乐处与渊明自得两个文化场域,在王学、洛学之外建构了以“颜陶”为核心的宋调文化意蕴与诗学审美框架,蜀洛两学实践了不同的文化取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趣 苏轼 文化 诗学 双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媒体官方微博传播影响力研究——以“@财新网”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玉兰 肖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7,共5页
本文以《财新网》官方微博"@财新网"为例,结合与"@财经网"的对比,从传播规模、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时间、传播效果这5个方面,分析"@财新网"的传播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从传播规模、传播内容、传播时... 本文以《财新网》官方微博"@财新网"为例,结合与"@财经网"的对比,从传播规模、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时间、传播效果这5个方面,分析"@财新网"的传播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从传播规模、传播内容、传播时间和传播效果4个方面提出财经媒体官方微博传播影响力的提升策略:对有效粉丝进行精准传播,利用意见领袖进行裂变式传播;优质内容始终是主导;抓好黄金时段,随时与定时相结合;加强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媒体 官方微博 传播影响力 @财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报道的传播影响力──以央视财经频道“聚焦物流顽症”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玉兰 张楠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99,共3页
研究型报道最早是央视财经频道内部提出的一种栏目理念,是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本文运用传播影响力的相关理论、借鉴说服传播的ELM模型,认为研究型报道传播影响力的形成主要源于对报道信息加工中枢路径的积极探索。通过对"聚焦物流顽... 研究型报道最早是央视财经频道内部提出的一种栏目理念,是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本文运用传播影响力的相关理论、借鉴说服传播的ELM模型,认为研究型报道传播影响力的形成主要源于对报道信息加工中枢路径的积极探索。通过对"聚焦物流顽症"系列报道的选题特点、议程同构、报道视角等方面的分析,总结研究型报道传播影响力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的内容、方式、效果三方面提出提升研究型报道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报道 传播影响力 央视财经频道 “聚焦物流顽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区域经济新闻报道的传播影响力研究——以《经济日报》区域版新闻报道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玉兰 项盼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区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区域经济新闻报道也因此成为经济社会活动主体普遍关注的报道类型。《经济日报》作为全国经济类报刊中权威性、公信力最强的报纸,对区域经济新闻的报道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2015年《经... 区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区域经济新闻报道也因此成为经济社会活动主体普遍关注的报道类型。《经济日报》作为全国经济类报刊中权威性、公信力最强的报纸,对区域经济新闻的报道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2015年《经济日报》区域版1至12月刊发的1297篇道为例,分析其传播影响力,并提出策略思考,以期为同类报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新闻报道 传播影响力 《经济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际贸易新闻报道的传播影响力探析——以“中欧光伏贸易战”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玉兰 罗予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192,共4页
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的稳步上升,国际贸易新闻报道在维护国家形象、促进服务贸易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运用传播影响力的相关理论,选取我国财经媒体对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中欧光伏贸易战"相关报道为... 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的稳步上升,国际贸易新闻报道在维护国家形象、促进服务贸易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运用传播影响力的相关理论,选取我国财经媒体对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中欧光伏贸易战"相关报道为例,深入探析了国际贸易新闻报道传播影响力的表现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新闻 传播影响力 “中欧光伏贸易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微博使用与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秀才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3-16,共4页
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媒介崛起,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介生态,也对新闻传播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在使用与满足、建构主义与非正式学习等理论基础上,分析美国高校教育中微博使用的成功范例,探索中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微博使用的理论、观念与方法。
关键词 微博 新闻传播教育 使用与满足 建构主义 非正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中的共情框架与情感组装——以人民日报抖音号81起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秀才 郭泓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短视频社交媒体崛起时代,面对信息传播中的“情感转向”与“图像转向”,主流媒体如何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架构情感是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与影响力的关键。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普遍采用了情感包装策略;在情感架... 短视频社交媒体崛起时代,面对信息传播中的“情感转向”与“图像转向”,主流媒体如何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架构情感是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与影响力的关键。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短视频新闻报道中普遍采用了情感包装策略;在情感架构中更多采用“情感突出法”来安排短视频新闻报道的共情框架,且主流媒体的情感框架和情感设定,能对受众产生预期的情感效应;主流媒体在情感组装时一般会预设具有明显引导意图的意义装置,在意义装置规制下,通过集纳短视频新闻的情感“刺点”,并经过多模态符号间的情感锚固和情感缝合,形成情感互文、情感震撼与情感侵染,最终完成情感引导与情感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抖音号 短视频新闻 共情框架 情感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环境中的文艺经典:意义生产的动态性与共创性
12
作者 苏也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0,共6页
数字媒介的兴起重构了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推动文艺经典的意义生成机制从静态封闭转向动态开放。媒介技术不再仅是文本载体,而是深度介入文学形态的建构,消解了传统文学的单向叙事逻辑,重塑了艺术的感知维度。在此过程中,文艺经典... 数字媒介的兴起重构了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推动文艺经典的意义生成机制从静态封闭转向动态开放。媒介技术不再仅是文本载体,而是深度介入文学形态的建构,消解了传统文学的单向叙事逻辑,重塑了艺术的感知维度。在此过程中,文艺经典的生成呈现三重动态性——文本形态的流动性、阐释主体的复数性、意义网络的延展性,其价值坐标由权威话语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共创。读者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批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形成专业批评与大众阐释的对话。现有文学研究需结合媒介理论进行批判性重构,新媒介文艺学揭示出经典建构实质是技术逻辑、主体实践与文化语境的动态博弈,其价值不再固守永恒性而转向流动性。这种转型要求文学研究突破文本中心主义,在共创的、动态的意义网络中重审经典的价值坐标与再生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文艺 文艺经典 意义生产 跨媒介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公共领域与后现代文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余秀才 朱梦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本文在分析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基础上,从微博的媒体属性与后现代文化等方面,探析当下中国构建微博公共领域的条件与可能。认为微博虽然具有形成公共领域的天然条件,但与真正理性、成熟的公共领域仍相距遥远,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 本文在分析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基础上,从微博的媒体属性与后现代文化等方面,探析当下中国构建微博公共领域的条件与可能。认为微博虽然具有形成公共领域的天然条件,但与真正理性、成熟的公共领域仍相距遥远,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未知的变数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公共领域 后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以澄 吴玉兰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9,共4页
新闻舆论监督对法制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促进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促进司法权的正当行使和抑制司法腐败。媒体审判是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的不当监督,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司法独立,损害了司法公正。因此要实现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良... 新闻舆论监督对法制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促进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促进司法权的正当行使和抑制司法腐败。媒体审判是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的不当监督,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司法独立,损害了司法公正。因此要实现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良性互动,我们既要依法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又要恪守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同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职能和司法审判职能的内在衔接,使两种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监督 媒体审判 司法独立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郎眼》节目特色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玉兰 邢春燕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95,共3页
2009年6月落户于广东卫视的聊天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财经郎眼》,以其通俗化的经济解读视角和犀利的评论风格,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财经郎眼》的兴起背景、节目特色,并结合节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谈话节目 《财经郎眼》 选题策划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广播经济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道荣 陈青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系统地探讨目前我国广播经济新闻现状,即经济广播陷入收听低谷、节目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交通广播频率成绩斐然、经济广播定位两难选择、同质化竞争中的品牌缺乏和品牌意识觉醒、节目主持人素养有待提高等。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广播... 本文系统地探讨目前我国广播经济新闻现状,即经济广播陷入收听低谷、节目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交通广播频率成绩斐然、经济广播定位两难选择、同质化竞争中的品牌缺乏和品牌意识觉醒、节目主持人素养有待提高等。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广播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经济新闻报道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71
17
作者 徐锐 万宏蕾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74,共4页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从精确新闻发展而来,数据代替文字成为讲故事的新工具,这体现出传统新闻业面临新媒体冲击而作出的转型努力。数据新闻生产包括数据搜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呈现三个流程,数...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从精确新闻发展而来,数据代替文字成为讲故事的新工具,这体现出传统新闻业面临新媒体冲击而作出的转型努力。数据新闻生产包括数据搜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呈现三个流程,数据可视化的效果取决于所用信息是否干净、精确和有意义。数据新闻加速了记者乃至整个新闻行业的角色转换,数据新闻团队的协作能力成为提升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新闻 生产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传播的马太效应、木桶效应与涓滴效应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秀才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54,共4页
微信自2011年诞生后,迄今已发展成最为成功的自媒体。关于微信发展为何如此迅速、为何如此成功、有何危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最关注的命题。本文从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马太效应、木桶效应与涓滴效应等理论层面入手... 微信自2011年诞生后,迄今已发展成最为成功的自媒体。关于微信发展为何如此迅速、为何如此成功、有何危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最关注的命题。本文从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马太效应、木桶效应与涓滴效应等理论层面入手,从微信传播与发展的特征、问题与趋势等方面,对这些问题作了细致的剖析与解答,并对微信发展的长远战略作了审慎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微信传播 微信发展 马太效应 木桶效应 涓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威在华讲演中的传播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海波 吴廷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5-49,共5页
1919—1921年杜威在华讲学期间多次论及传播的重要性,他把自由传播视为民主制度的根本特征,分析了落后的交通状况和等级观念对社会交往的阻碍作用,对白话文运动表示同情和支持。因此杜威的这次讲学活动,不仅向当时的中国听众介绍了他的... 1919—1921年杜威在华讲学期间多次论及传播的重要性,他把自由传播视为民主制度的根本特征,分析了落后的交通状况和等级观念对社会交往的阻碍作用,对白话文运动表示同情和支持。因此杜威的这次讲学活动,不仅向当时的中国听众介绍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也实现了其传播观念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传播。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翻译的问题以及学科之间的隔阂,杜威在华讲演中的传播论述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中国 演讲 交通 传播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的短视频转向与治理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秀才 王映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1-35,共5页
近年来,短视频传播成为引发突发事件舆论爆发的重要因素,也引发了由文字到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转向。这种在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的短视频转向,既有技术动因,也有媒介与受众动因。在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裂变式传播及多... 近年来,短视频传播成为引发突发事件舆论爆发的重要因素,也引发了由文字到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转向。这种在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的短视频转向,既有技术动因,也有媒介与受众动因。在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裂变式传播及多层次传播,极易引发谣言、情感暴力、观点极化等舆论危机与乱象。因此需要加强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合作,从短视频内容生成、传播方式、传播技术与渠道以及受众情感等方面加强对突发事件舆论传播的引导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短视频转向 舆论引导 舆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