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数字经济融合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映梅 李坤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4,共14页
本文从价值链投入产出视角界定了数字经济融合的概念和范围,划分数字经济融合类型,构建了一组数字经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RAS的拓展方法(IGRAS)创建了2001—2020年数字经济序列投入产出表新数据集,测度了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内部以及... 本文从价值链投入产出视角界定了数字经济融合的概念和范围,划分数字经济融合类型,构建了一组数字经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RAS的拓展方法(IGRAS)创建了2001—2020年数字经济序列投入产出表新数据集,测度了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内部以及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数字化效率提升部门之间来自供给与需求两个方向的融合程度,总结了数字经济融合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供给侧和需求侧部门的平均融合度均超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融合程度,呈现出较强的拉动与推动力量;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原材料、能源和机械制造部门的供给侧融合度较高,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供给侧融合逐渐加深,反映出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发展对上游关联部门的依赖性增强;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部分制造业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需求侧融合度较高,表明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支持,不同部门的数字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融合方式呈现多样性,体现了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关联的紧密性与渗透性差异。本研究对于把握现阶段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特征和趋势,深刻认识数字经济融合的多样化模式,对激励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数字经济融合 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资产更新规模测算与经济效应分析
2
作者 徐映梅 陈弘敏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9,共14页
在全球数字化及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资产代表了更新的技术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使得资产更新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为了深入研究可更新资产规模及其经济效应,测算了2001—2020年分行业的... 在全球数字化及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资产代表了更新的技术和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使得资产更新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为了深入研究可更新资产规模及其经济效应,测算了2001—2020年分行业的数字硬件、数字软件与非数字资产的生产性资本存量,将可更新资产分为超过国际使用年限标准的建筑资产、超过平均使用年限的非建筑资产和因保障科技创新需要加速更新的数字资产三类,估算了中国可更新资产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目前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中机器设备、建筑等非数字资产类型占比约为97%,数字资产投资水平持续提高,数字硬件资产中超过平均使用年限的资本存量占比高于其他资产类型;第二,2020—2024五年可更新资产规模约10.47万亿~16.87万亿元,其中数字资产贡献约76%~85%,现行资产折旧制度无法准确反映数字技术的高速迭代;第三,数字资产对各行业产出的作用显著,大规模资产更新将使2020—2024五年可比价增加值合计增加17.94万亿~19.04万亿元,其中数字资产贡献超过96%。因此,应在“两新”政策基础上,构建行业资产更新的结构化对接机制,推进数字资产对非数字资产的更新改造,加快数字资产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完善资产数智化转型的税收支持政策,从而更好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产 资产更新 资本存量 数字化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链关联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虎 邹媛媛 高子桓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5-170,共6页
文章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 文章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两种渠道来增强产业链关联的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劳动密集型和竞争性行业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链关联 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总体模型的设计效应分解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映梅 杨延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19,共20页
本文基于超总体模型研究抽样调查中设计效应的计算问题。首先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明确了简单随机、二阶段、不等概率和分层抽样对应的超总体模型,进而通过所给模型推导出分层、类集、加权单因素设计效应和多因素组合设计效应的计算公... 本文基于超总体模型研究抽样调查中设计效应的计算问题。首先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明确了简单随机、二阶段、不等概率和分层抽样对应的超总体模型,进而通过所给模型推导出分层、类集、加权单因素设计效应和多因素组合设计效应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对应估计量,公式表明:多因素同时存在的组合设计效应等于对应单因素设计效应的乘积。最后,对设计效应的理论值、估计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并利用相对偏倚、相对均方误进行了评价。本文的研究对复杂抽样设计中正确计算、使用设计效应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效应 超总体模型 类集效应 加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雇员股票期权价值核算:2006-2018年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映梅 陈树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6,共11页
根据SNA2008建议将雇员股票期权作为雇员报酬处理,2017年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也正式将雇员股票期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但至今尚未发布具体数据。基于此,本文以Cvitani’c等(2008)提出的融入了雇员股票期权主要特... 根据SNA2008建议将雇员股票期权作为雇员报酬处理,2017年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也正式将雇员股票期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但至今尚未发布具体数据。基于此,本文以Cvitani’c等(2008)提出的融入了雇员股票期权主要特征的雇员股票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股票期权附带业绩条件的分期执行模式,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例,科学核算了2006-2018年我国各年份以及各行业的雇员股票期权价值。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雇员股票期权价值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速为41.48%;从行业层面看,雇员股票期权价值集中特征明显,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雇员股票期权价值合计占全部行业的比重超过80%。结合实际核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展雇员股票期权核算需完善会计制度与统计制度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员股票期权 CWZ模型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